新聞速遞
一幅幅色彩鮮艷、制作精美的唐卡,帶動超萬人從事周邊產業,西藏自治區唐卡年產值突破2億元;一曲曲氣沖霄漢、催人奮進的黃河號子,讓觀眾驚嘆“這就是黃河的力量”;一個個“非遺+文創”“非遺+文旅”的創新項目,讓傳統文化火起來……如今,從城市到鄉村,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生活中精彩亮相,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觀點一覽
非物質文化遺產源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涉及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各地豐富多彩的實踐表明,“非遺”不是躺在櫥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閣的技藝絕活,而是促進增收致富的“金鑰匙”,涵養文明鄉風的文化資源。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遺”資源,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