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寧 44011119******6053
作為戰略性產業,高端制造是一個國家產業綜合競爭力的象征,無論是產業關聯度、附加價值還是科技含量都非常高。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大國,但是低端制造在我國制造產業內所占比例仍比較大。我國想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就必須要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控制低利潤率的低端制造在整個制造產業中的占比。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進入到轉型的關鍵時期,新常態的經濟環境將諸多發展機遇提供給我國高端制造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高端制造的發展帶來了一定挑戰,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選擇對高端制造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中的應對進行具體探討研究。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速讓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新常態階段,而減速換擋的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從而帶動了經濟結構轉型,開始向效率化、質量化發展,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不斷增加引進高新技術產業,“走出去”發展戰略逐步完成。
在經濟結構轉型階段,優化升級的經濟發展推動了各個行業開展技術革新,轉型升級逐步替代了原有的發展動力。在當前階段,制造業的發展模式、理念均發生了一些改變,高端制造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積極影響。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重要發展領域,高端制造在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轉型階段,不僅要順應國際市場發展趨勢,還要迎合我國國內經濟發展背景。而高端制造有著較強的附加值和產業關聯性,整體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就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轉型情況來看,在未來經濟建設中高端制造定然會成為重要的產業鏈支撐和戰略產業。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國內高端制造的產業規模已經非常可觀,在2020年我國制造業中高端制造銷售收入已經占有了超過25%的市場份額。在相關領域內,我國在軌道交通、海洋、航空航天、衛星導航等方面的體系和產業鏈也比較完善,產業布局初步完成。在不同領域內,有著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高端制造領軍企業已經出現,比如火箭股份等就屬于衛星領域內具有較強領軍能力的企業。顯然目前,我國高端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發展勢頭迅猛,不斷提升中國高端制造在國際市場中的口碑。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隨著我國國內治理水平的持續提升,不斷優化的資本結構為高端制造的發展與轉型提供了助力,多元化發展逐漸取代了原有單一國有發展。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而言,民營高端制造企業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這也為我國高端制造產業活力釋放提供了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高端制造業發展過程中所蘊藏的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內需不足。目前我國高端制造很難持續擴張,主要是因為我國目前趨于平穩的城鎮化建設很難為高端制造提供較多的市場需求,除了正在推進的5G基站之外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均未有大規模擴張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發展高端制造不利。二是技術瓶頸。對于高端制造而言,是否能夠有效攻克技術難關非常關鍵。盡管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大幅度提升了科學水平,但是在很多細分領域高端制造的投入顯然較低,先進技術國家仍存在壟斷核心專利和技術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高端制造產業的競爭力。三是重復建設。為推動我國高端制造發展,我國不斷完善各項戰略規劃,但各地區在管理、編制高端制造業發展規劃時,在規劃建設、發展方向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重合度,尚未做到因地制宜。
對于高端制造企業而言,創新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面對經濟結構轉型給高端制造業帶來了挑戰,高端制造業應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良性發展產業。
首先,國家需盡快將當前的高端制造創新主體更新,確認高端制造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以此來強化高端制造業創新活動中此類企業所發揮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應將國家相關戰略政策充分貫徹,向高端制造企業注入各類創新資源,利用技術、資金等支持高端制造企業發展。其次,各地政府部門應對科技創新人才大力培養,在科技創新方面人才資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政府應將高端制造業內人才流動障礙掃除,確保各個領域內人才合作、交流,為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注入人才活力。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階段,高端制造的發展增速明顯放緩,基于此想要進一步確保高端制造業的科學發展,就必須要將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增強。
首先,高端制造企業落后產能應快速淘汰,政府部門需盡快調整當地高端制造業結構,降低區域制造業內低端制造業的占比,改造有實力的企業,將其產能過剩問題平穩化解。其次,根據當前制造行業的實際市場需求,相關部門需引導高端制造企業對新產品進行培育,發揮高端制造領軍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比如高端制造企業可以向智能制造發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智能系統的研發,推動企業以及整個行業向智能制造邁進。最后,高端制造企業需增效提質,企業自身要對國際市場變化具有敏感感知,盡可能使企業的服務水平、經營能力提高,確保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同樣具有較強競爭力。
近些年迅猛發展的物聯網、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面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高端制造業必須要積極實現信息技術與制造的融合。首先,各地政府部門應引導高端制造企業向智能制造發展,將有關兩化融合的標準不斷完善,充分利用互聯網創新幫助高端制造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其次,高端制造企業的業務流程需實現信息化,在新時期高端制造企業應有效創新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大力優化業務流程,可利用CRM系統、OA系統等來輔助企業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確保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切實提高,為企業高效、平穩地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高度發展的經濟所帶來的工藝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在應對經濟結構轉型時高端制造業也應注意進一步推進綠色創新,不僅要向綠色產業拓展,還應做到循環利用、清潔生產。首先,高端制造利用工業能源的效率應進一步提高,國家相關部門需將當前的節能減排政策持續完善,將相關標準細化,利用較高的環保準入門檻有效地控制監督高耗能制造企業,助力制造企業轉型。其次,對于綠色制造產業,國家應推出相關政策予以鼓勵,將綠色制造體系完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資金、技術來支持高端制造企業向綠色產業轉型,為高端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端制造取得了非常值得肯定的發展成績,但內需不足、技術瓶頸、重復建設等問題仍限制了高端制造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應嘗試采取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核心競爭能力、致力于工業互聯網創新、推動綠色創新轉型等措施幫助高端制造應對當前經濟環境,為我國健康發展高端制造提供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