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智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國有建筑企業在生產產值等方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有建筑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大型國有建筑企業面臨國外資本進入等威脅,使得國有建筑企業發展受到很大挑戰。如何保持國有建筑企業市場地位,成為企業面臨的嚴峻考驗。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建筑市場競爭加劇給國企帶來很大影響。企業更關注如何應對環境變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需要對企業戰略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解國企經營現狀,結合企業實際為企業制定可行的發展戰略。
在2017年統計局印發的《統計上大中小微企業劃分辦法》中規定,資產總額在8億元以上,營業收入8億元以上為大型建筑企業。目前我國大型建筑企業雖然僅占全國建筑企業的10%,但相比中小型企業在企業人員、施工面積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體制的改革深化,建筑業大企業逐步走出行政組織模式,企業形成了產權為連接紐帶的大企業。我國建筑企業在施工技術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建筑法、合同法等系列法律出臺實施,使得建筑市場改革整頓取得明顯成效。建筑企業施工質量明顯提高,企業不斷加強行業內部管理制度,勞務生產力不斷提高[1]。改革開放后,社會對建筑工程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建筑業進入發展新時期,但相比國外建筑業,我國建筑業仍存在效益低下,經營結構單一等問題。我國建筑業不能吸引高層次人才,國外建筑業人員素質構成高于國內。國內建筑業新材料技術應用方面相比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建筑業取得成績同時,國有建筑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困難,包括行業總體水平不高,建筑市場不規范。目前我國未建立工程咨詢為核心的建筑業管理體制,造成業主與材料供應商三角債等問題,損壞經濟秩序良好運行[2]。國有投資管理有待規范,工程竣工結算仲裁制度等需要完善。我國建筑企業缺乏品牌意識,部分企業規模定位失當,國有企業改制進程緩慢。建筑業企業經營中盲目求大,在專業化發展上定位不準。
企業戰略是決定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問題,企業戰略是企業奮斗的終點與達到目標尋求的途徑結合物。企業戰略制定取決于企業經營環境,企業經營環境涉及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等方面。需從建筑企業經營環境分析入手,研究建筑市場規模變化,對建筑行業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國有建筑企業經營現狀,更好地為企業戰略規劃設計提供依據。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定,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避免重復西方國家發展初期的彎路;在各級政府努力下,軟環境營造得到長足進步。由于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很平衡,導致居民對住宅等建筑方面服務需求多樣化[3]。建筑企業技術環境包括企建筑業相關技術,經過我國建筑者不斷努力,建筑業技術水平得到很大進步。但相比國際休閑建筑發展預制構件工廠化生產等方面技術,我國建筑業處于落后狀態。
基于建筑企業戰略模型進行戰略分析,主要任務包括明確企業使命,分析內外部環境。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需要分析競爭力對國有建筑企業的影響。民營建筑企業發展沖擊建筑市場,建設部在關于推進國企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實行多種經濟成分相互促進,民營建筑企業是國企潛在對手,國內僅有個別企業綜合實力超過大型國企。建筑業民營經濟在容納勞動就業等方面在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民營企業在企業個數及利潤額上占建筑市場的半壁江山。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建筑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建筑業規模擴大源于技術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等。能源等基礎設施發展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由提前量,經濟增長促進基建投資規模擴大。經濟發展擴大居民對住宅的需求[4]。城鎮化進程加快,對旅游文化娛樂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提出新的需求。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程序穩中有升的趨勢。我國建筑市場由于經濟持續拉動,今后會有較大的增長。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新時期國民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國有建筑企業未來發展在十四五時期具有廣闊發展空間[5]。主要由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外資對建筑業方面投入增加等原因促成。
我國建筑業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造成企業管理因循守舊的局面。不少企業對國際市場運作形式不夠了解,企業不能迅速按國際慣例標準要求建立管理體制,目前國內建筑企業面臨體制改革任重道遠,企業管理水平低,人才培養工作不力等方面的挑戰。近年來我國建筑企業產值逐年增長,但大多數企業效益未同步增長,主要原因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低,具體表現為建筑企業資金管理水平低,工程質量管理有待提高,管理手段相對落后。目前我國大部分建筑企業員工不熟悉國際慣例,不了解國外公司經營策略,國內建筑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需要培養引進大量高層次人才。建筑企業對人才培養存在重視不足,急功近利等問題。大部分建筑企業職工待遇不高,外國企業憑借其強大技術優勢高薪聘走我國優秀建筑專業人才,導致國內建筑企業發展缺乏高素質人才支撐。
企業戰略規劃是企業戰略分析基礎上形成,戰略規劃是確定企業戰略目標等內容。企業戰略目標是通過戰略行動最終達到結果,戰略目標表現企業具體期望,是制定企業規劃的依據。企業戰略規劃是企業確立發展具體規劃。近期規劃為實現長期規劃設計,企業長期規劃應與戰略目標一致。
深化國企改革,要大力推進企業體制管理創新,通過市場政策引導國企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企業戰略目標要依據國家政策導向確定,企業集團戰略目標是發展成為跨領域大型跨國公司。我國入世后建筑領域開放承諾允許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國有建筑企業戰略分析基礎上設定國企戰略規劃。3年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穩步增加國內市場占有率;3-5年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參與國際市場競爭。5年后發展成為跨行業大型跨國公司。
戰略選擇是企業戰略的重要階段,能否為企業提供易于管理的戰略方案,關系到企業相關者的利益。總體戰略是企業管理層指導企業行為的最高行動綱領,根據企業發展現狀,作出符合企業實際的戰略選擇,企業戰略分為發展型、穩定型戰略。發展型戰略分為企業并購戰略等類型。國有建筑企業可采用轉變型等戰略方案。
根據SWOT分析法作企業戰略方案選擇,依據狀態做出相應的戰略選擇。戰略匹配是將戰略類型與選擇匹配,企業要組合適用各種戰略。企業同時采用幾種類型的戰略,可部分采用發展型戰略,可在一定時期采用穩定型戰略。國有建筑企業戰略方案選擇構建企業SWOT矩陣圖,國有建筑企業戰略研究要確定未來可能所處戰略狀態。國有建筑企業集團面臨發展機會與優劣勢,構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應選擇的規劃,長期戰略應選擇SO戰略。國有建筑企業普遍涉足建筑業多個領域,企業實施戰略可以分析結果決定戰略的制定。
國有建筑企業近期戰略是WO戰略,外部環境為建筑企業提供良好發展機會,建筑企業使用穩定發展型戰略有一體化戰略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圍繞一種產品服務開展,注重產品服務銷售額利潤,是大多數企業成立后長期堅持的經營戰略。
國有建筑企業實施多元化戰略要審慎分析各地域市場,合理開發地域市場。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是提高市場意識,積極開拓外地市場。市場發展戰略規劃是強化本地市場競爭意識,提高房地產建設服務質量。采取技術戰略,關系營銷戰略,加大技術人才儲備培養,在小規模地域市場從技術深入上調整取勝。利用穩固的關系維持市場份額,了解客戶需求,建立客戶關系系統,加強與電網企業往來,關注政策走向,樹立良好企業形象。要建立市場開發獎勵機制,建立市場開發為主的人才隊伍,加強與政府管理,通過項目開發提高企業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