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改娟 萬榮縣財政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農村農業農民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得益于黨的好政策。特別是我國在2020年制定并通過的2021年——2025年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進一步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目標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暨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之后,我國對于三農問題的利好政策,這將對我國的農村農業發展起到職稱作用。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財務工作更加重要,這就要求會計機制越來越健全,核算越來規范,會計信息質量越來越高。全文圍繞著村集體會計核算應用與研究來展開探討,目的是為了有效幫助村集體會計核算在當代農村有效應用。以此可以深入推進農村集體會計核算制度的改革,使得農村集體會計制度得到完善,因為原有的會計核算機制已經被現在社會的發展所淘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會計對于經濟的適應性越來高,所以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很完善的會計核算體制,用于三農經濟工作的規范開展。
會計制度改革前,大量的農村集體經濟采取集中核算策略,由此可見他們不夠重視財務管理,對資金往來和使用缺乏合理的控制。村集體會計入職的門檻比較低,村干部等會計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足,會計基礎知識掌握不全,很多專業領域的會計知識無法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大部分會計人員都身兼數職,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會計工作中,有的又經驗不足,不能為新人培訓專業的會計知識,所以會影響到會計人才對農村集體經濟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綜合性、系統性是農村集體改革的特征。與之相關聯的是農村領域。農村改革中還有很多的法律不夠健全,國家也很少下達一些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即使有也是在很少的省份出臺一些相關的政策。總體來說村民的財務公開、實現民主理財等,這些還做得遠遠不夠,不能滿足農村集體的財務管理發展要求。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制度不夠完善,過于形式化,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沒有設置監管部門,以不當的形式保管會計檔案和簡化核算流程,加之會計人員專業度缺失,由于辦公條件和配置的問題會計資料放置不規范,會導致會計檔案的丟失,這些都會對村集體會計核算造成各種困擾。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制度上權限比較模糊,財產分配比較亂,會有一些報銷單存在不實問題,導致農村集體會計核算資金混亂,致使后期會計核算不規范。有些為了簡化核算流程,違規操作使得信息失真等問題。
村集體會計核算不同于私人企業,財務人員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這種情況會導致他們的會計水平無法提高,因此要加大培訓力度,專人專職負責會計工作。由于受工作條件的影響,不能去積極主動的學習專業的會計知識和提升會計技能。掌握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從而使村集體會計核算工作更加細致。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設立財務部門,并提高其地位。因此要建設農村集體經濟人才隊伍勢不可擋,所有的財務人員要培訓持證上崗,對已經入職的財務人員要不定期考核和培訓,有效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水平。
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產權改革,對于財務工作,村委會必須選派符合會計任職條件的人員上崗。農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大部分都難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有很好收益,財務人員的薪酬難以得到保證,大部分財務人員都權責不分明,有的是兼職做財務,無法實現按勞分配。今后可以按照按勞分配的制度合理的為財務人員發放薪酬,通過相應的政策領取相應的補貼,這樣會激發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管理中,必須不斷加強審計和監督力度。財務制度要相應健全,成本核算監督到位,嚴格把控開支。年終要編制資產負債表等并上報農經主管部門。通過審計可以有效的提高對經濟組織的監督,審計一個財年的財務狀況,年終注冊會計師會出具年度審計報告,客觀公允反映集體經濟情況。
關于會計核算的一切流程都要按照國家的規定的制度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要設立會計和出納崗位,招聘財務會計方面畢業的優秀人才,最低要求是必須要有會計專業基本知識才能上崗,上崗前要接各種專業技能的培訓。對于村集體發生的所有業務,都要按照規范的程序操作,不允許違規操作。每項業務都要附有原始憑證,都要納入核算范圍,達到會計核算制度化、規范化、流程化。
綜上所述,農村集體經濟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會計科目進行核算。農村集體經濟的形成有助于農村的振興和發展,會計規范核算起到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和自身經濟活動更好的開展。不得不說這一項改革在農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可以有效提升農村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為農村集體經濟做出積極地貢獻,所以村集體會計核算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穩定而有序的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