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艷 鄭州市氣象局
謹慎性原則是市場環境背景下,各個事業單位謀求穩定發展的有效行為原則。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主要應用,是要求會計工作人員在多重選擇中,對事業單位資產謹慎合理的進行評估,促進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平穩發展,維護企業效益。
謹慎性原則也是審慎原則,主要是在會計實務過程中出現不確定因素以及會計信息公允和質量出現偏差時,會計工作人員運用高水平專業技能知識對相關問題進行謹慎判斷以及合理處理的行為原則。謹慎性原則可以在會計實務中盡可能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負債情況、收益利潤進行準確判斷,從而為會計報表使用提供高質量且公允的會計信息,讓其對相關數據擁有正確認知。在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謹慎性原則做出了明文規定。如果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在會計實務中不應用謹慎性原則,會致使事業單位錯估本身實例最終出現經營風險[1]。
謹慎性原則主要是對不確定信息的應用,其中不確定信息包括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不確定因素與資金風險;會計實務工作中的大量資金審核與負債能力、償還能力的預測等,針對這些情況,謹慎性原則的應用可以有效對這些不確定因素進行控制約束。
此外,事業單位管理者需要對公司發展情況有明確的認知,謹慎性原則可以有效防止管理者盲目樂觀。謹慎性原則在會計資產時,可以預測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資金損失,將預估的損失計入公司賬目中,當情況真的發生時,由于已經預測到損失,損失費用已經入賬,致使公司不會因為突發的損失造成資金鏈短缺,影響經營。因此,謹慎性原則對企業可以有效平穩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謹慎性原則可以有效對事業單位財產物資進行管理。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針對相關物料以及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時,都是直接對相關資源進行作增加或減少處理,這種處理方式直接忽視盤盈或盤虧產生的原因,草率且忽略真相的處理方式對事業單位財產資源的監管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針對該漏洞需要相關會計人員應用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審算中對物資謹慎進行盤盈、盤虧,確保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并且在財產處理過程中如若發現違規人員,需交由有關部門處理,追究相關責任,從而有效保證事業單位的財產物資安全。
其次,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會產生相應資產,按照流動性可分為,如貨幣存貨、長期投資、短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相應項目款項和政府撥款等相關的流動性資產與非流動性資產,但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對這些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資產處于“漠不關心”狀態,沒有任何部門對該些資產進行統計與有效管理,對其可能發生的市場價值與損失也不進行方案預測,因此,這時需要應用謹慎性原則,有效避免或減少相關資產的損失,進行資產有效估值和管理,從而保護事業單位相關資產[2]。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常用與確認和計量。謹慎性原則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備的,只有相關擁有高水平專業技能的會計人員才能擁有,從而謹慎、合理、高效完成會計工作。謹慎性原則在專業會計技能支持下,可以科學合理呈現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和收益效果,因此,為加強事業單位穩定發展,提高謹慎性原則應用,需要強化相關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在會計實務中謹慎性原則經常與其他會計原則產生碰撞,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在會計實務中應該加強謹慎性原則的適應性,減少謹慎性原則與其他準則之間的碰撞問題,提高其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性能。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適應性培養,是一項大工程,因為謹慎性原則不僅需要與會計實務中的會計準則相適應,也需要與客觀性原則和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一切涉及信息公允性的會計職責相適應磨合。依據會計原則,謹慎性原則是保證信息公允性的客觀標準,也是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審核工作中的準繩,可以有效保證會計信息的公允與質量。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稅法也在不斷革新,因此,謹慎性原則需要符合稅法發展變化,與所得稅友好適應發展。稅法的根本目標是以企業出發,服務社會,同時不強制企業會計方法選擇。但是,事業單位賦稅與會計制度之間的聯系存在必要直接性,也就是不同的會計制度會產生不同的事業單位賦稅金額,因此,謹慎性原則應用過程中在保證稅法公允性的同時,也要保證事業單位責任。謹慎性原則對稅法具有極大影響,因此需要使謹慎性原則符合稅法發展,保證稅法來源信息的準確性。
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實務工作中需要協調謹慎性原則與會計準則之間的關系,找到兩者平衡點,減少兩者沖突矛盾。可靠性原則作為會計實務中的首要原則的地位不容置疑,在可靠性原則的基礎上,兼容謹慎性原則,從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實際調查發現,謹慎性原則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具有強大的可操作性,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中尤為顯著,但是受多種不可控因素影響的資產減值中,謹慎性原則的應用會產生一定偏離,由于評判標準主觀化,無法統一,致使會計信息與實際企業情況發生偏離,影響會計信息公允與質量。因此,謹慎性原則依然需要不斷減少與會計準則之間的沖突。
綜上所述,由于會計實務工作內容復雜,工作環節煩瑣,對相關專業會計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考核會計人員是否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在會計實務中對謹慎性原則的掌握程度,因此謹慎應原則不僅對事業單位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相關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