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學偉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有限責任公司
信訪工作是國企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是檢驗企業管理和決策的一面銅鏡,如何更好的開展信訪工作,值得深思。作為從事國有施工企業的信訪工作人員,一直在認真思考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施工企業信訪工作。
個別信訪人對信訪工作人員的耐心解釋聽不進去,無論如何做解釋、宣傳、思想疏導、化解工作,還是信訪所反映的問題是否有了明確的意見、處理結論,仍然以同一事項或者同一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到國家機構、部門或者企業上訪,給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這構成了當前國有施工企業的信訪工作的難點。
歷史遺留的問題往往涉及集體訪,是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的重點之一。職工因維護自身利益,往往會“翻舊賬”,甚至大集體人員、已退休多年或已改制分流的人員為了切身利益找到企業,是重復訪、集體訪的主要原因。如我公司按照國家政策,對物業、幼兒園等社會化移交,較多老同志不理解。
國有施工企業的信訪工作大多表現在權利的救濟,管理的具體事項零散而且廣泛,大多是公司內部的單位、部室不管了,才來找到信訪部門。但是信訪部門卻沒有解決眾多問題的實質權力,責任大、權力少,有時責任追究往往第一個追究的就是信訪部門。
隨著國家改革、企業改制的進一步深入、深化,一些深層次矛盾的日益凸顯,信訪渠道的多樣化和職工維權意識的顯著增強,由此引發的信訪工作量也不斷增加。另外,個別信訪人存在“不上訪引不起上級領導重視”“不上訪問題不能解決”的心態,極個別信訪人法制觀念淡薄,煽動不明真相職工采取不合理的訴求方式上訪,甚至出現越級訪和群體性訪。
過去信訪主體以企業職工為主,現階段信訪主體涉及各類群體,如集體企業職工、家屬工、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以及離退休人員等。
反映問題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并存,同時還有一些合乎情理、但在現行的法律框架、政策內暫時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如個別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一直認為自己應該離休待遇。
信訪渠道的手段、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走訪、書信、電話方式到新興的電子郵件信訪、網上留言信訪、網上信訪等新方式的出現。
新時期職工群眾反映問具有普遍性,大多數是自己或者群體待遇不均衡引起。
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全面的規章制度指導信訪工作,致使信訪工作不能得到較好處理。
企業體制、機制的轉換,權益、職工福利重新進行調整分配,帶來權益、職工福利分配上的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情的現象,導致出現一些職工受利益的驅動不斷上訪,甚至越級上訪。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國有施工企業特點,我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國企領導人員要深刻認識到信訪維穩工作的政治意義和重要性,把信訪維穩工作擺在首要工作,與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同評比、同賞罰,抓緊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有的企業對下屬單位信訪和生產經營實行雙百分考核機制,促使企業人人重視信訪,人人關注信訪。
全面加強正面引導教育,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輿論氛圍,是做好信訪工作的重要前提。加強黨的宣傳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積極引導員工轉變觀念,向員工解釋政策,講明法規,爭取職工群眾理解支持。認真落實黨務公開、企務公開等工作,維護好員工知情權,積極消除職工的疑慮和顧慮、消除可能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用行動贏得員工的支持信任。
當前,一些信訪事項、訴求不能得以合理解決,使問題復雜化、矛盾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訪工作的相關制度或是信訪工作的制度、機制執行落實得不好。因此要完善好、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接訪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反饋機制、進一步完善好維穩排查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責任追究機制,這些制度得到強化、落實,才能保證辦理信訪案件過程中各個環節不出或少出瑕疵、紕漏、錯誤,進而在整體上減少重復信訪、越級信訪的發生。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在妥善處理好信訪突出、突發問題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強調要加強風險研判,加強源頭治理,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國有施工企業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企業改革、改制和涉及廣大職工群眾利益的重要政策及可能誘發不穩定因素的敏感事項,提前進行風險評估,做到風險分析預測在先,矛盾處置化解在先,努力從源頭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因素的發生,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各單位、部門注重信息搜集,發現不穩定因素及時向公司領導和信訪辦反饋。在信訪敏感時期,要多次召開會議,共同分析研判排查出的不穩定因素、實現信息共享,實行24小時值班和零報告制度,保證內部信息網絡全面覆蓋。同時做到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匯報,必要時爭取地方公安部門的支持。
企業要設置專門的信訪機構,配有專、兼職信訪工作人員,提升人員素質,培養和建設一支政策水平高、政治素質好、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信訪穩定隊伍。信訪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服務宗旨、擁有廣博的法律知識、高效的辦事能力、機智的口才藝術、寬闊的胸懷等。
在接訪職工來訪過程中,信訪工作人員要做到一張笑臉迎人、一把椅子讓人、一杯茶水敬人、一番好話暖人、一顆真心待人,主動縮短與來訪職工群眾的心理距離,為化解矛盾創造了積極條件。要積極向群眾宣傳信訪條例、法規、制度和相關工作流程,尤其面對一些政策法規不健全和法規政策執行上的問題,更要增強上訪群眾的法制觀念,引導群眾自覺遵守信訪條例、法規,合理合法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即反映了問題,又沒有違反治安條例、法律法規。要扎實推進辦信工作,努力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要以解決職工群眾中最突出問題,作為衡量信訪工作的一個重要標尺[1]。
當前國有施工企業信訪問題趨向復雜化、利益化,但國有施工企業的專職信訪工作人員少、兼職多,因信訪人反映的信訪問題往往是國家政策、企業的某項決策影響了其利益,解決信訪訴求、問題往往需要涉及保護職工群眾的合法利益,這就向國有施工企業提出了新時期信訪工作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求企業的各單位、各部門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妥善處置信訪人的訴求和反映的各類問題,這就需要國有施工企業形成一個全新的“大信訪”格局[2]。“大信訪”格局重點是以信訪部門為主導、各相關部門、單位全面參與、聯動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解決處理問題的工作機制。它吸收較多的專業人員全程參與信訪案件的處置管理工作,積極引入企業的法務人員介入信訪案件的處置,協調公司人事、財務、安全、工會、辦公室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處理信訪人提出的信訪訴求和反映的問題,齊心協力,全方位、多兵種應對問題。把“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貫徹、落到實處,在不違反相關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盡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也能有效平衡國企施工企業信訪工作權責的不均衡性、不對稱性。
雖然信訪工作被稱為“天下第一難”的工作,但國有施工企業信訪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為職工解難、協調勞動關系、密切干群關系、維護企業發展和社會穩定中意義重大[3]。國有施工企業信訪工作面對新時期的國家政策的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等巨變帶來的壓力與挑戰更是“難上加難”的工作,只要國有施工企業領導和信訪工作人員沉著冷靜,緊緊把握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時代同步,沉著應對,就能處理好各種信訪問題,為企業穩定和諧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