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霞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分公司
傳統的企業統計工作中,不論是數據的收集還是數據的處理基本上是依賴于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不僅消耗過高的成本,而且人工操作在速度和準確性上也很難保證。如果長期這樣下去,不僅會制約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且伴隨著企業統計工作中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廣,所要處理的數據也更加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僅僅依靠人工操作顯得乏力,企業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統計模式,必然要面對不可估量的風險。
企業在對數據的分析過程中,最耗時耗力的是企業的統計對賬部分,這部分的內容一般在企業管理層的管轄范圍之中,企業管理層在與相關部門的統計人員進行工作溝通時,其過程較為煩瑣,并且在涉及利益分配問題時,不同的部門也都持有不同的立場,此時數據的傳輸問題就會更加困難,對數據的重點分析也會失去實效性,這樣數據的統計分析與應用的重要性就會被削弱。
企業傳統的統計工作全局意識較為薄弱,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對于方向的選擇并沒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因此,傳統的企業統計工作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處理事情時考慮的并不是很全面。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是成倍增長的,這使得企業工作必須依據現有情況去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大數據環境下,所要收集的數據信息范圍更廣,因此企業在數據統計時,所面臨的數據也更加多元化。例如,高新技術的出現、科技創新和目前企業所需的核心競爭力等相關信息,都可以作用大數據來及時高效的統計分析,并得到數據信息反饋。因此,企業的統計工作框架要適應環境進行適當調整,使用更全面的數據框架,對企業的統計信息進行補充,顯示出企業的核心優勢,加強部門之間數據信息交流的時效性和完整性,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我們可以看到,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數據信息處理與分析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企業在進行數據收集和統計的工作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如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分離和數據信息量龐大,使得企業的信息無法實現完全共享。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打破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隔離狀態。因此,需要在企業部門之間建立一個數據信息共享平臺,這要求各部門都按時上傳自己的數據信息,這樣,企業的信息共享就變得更加快速便捷,管理者最終獲取的信息也會更加精確全面,在風險把控方便也會更準確,減少了企業運行所面臨的風險。
根據現有情況來看,大多數企業的統計工作人員職位較低,更有甚者,少數企業認為企業中的統計職位只是擺設,可有可無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及時大數據能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效率,但環境因素影響,也會抑制企業統計業務的發展。
大數據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方法。是對以往處理問題方法的一種變革。在運行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企業統計工作的運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數據技術是一種以計算機信息網絡為基礎的一種數據處理思想,其中信息的共享是大數據技術一個典型的特點。然而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對大數據技術的認知還不充分,不能透徹的去理解大數據,認為大數據技術只是簡單的收集數據,因此在企業統計工作中,并沒有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應有的優勢,造成企業統計部門間難以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深刻剖析其中的原因,是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大數據的實質,沒有意識到信息共享在企業統計工作中對數據處理的重要性。
以往的統計工作只是對數據簡單的收集處理,主要是通過報表的形式進行數據收集,然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匯總處理,這種對數據的處理方式只是進行表面的整理,并沒有深入透徹的分析數據。而大數據技術不僅對收集數據的“量”進行了擴大,而且對收集到的數據的“質”進行了補充。大數據總有更廣闊的收集范圍,而且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通過計算機程序運行,對數據進行深度處理,找出數據大小所代表的含義,給統計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處理方式,并對企業統計工作者分析問題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數據支撐。
大數據的推廣應用,對企業的運行發現有著重大影響。雖然市場上各企業紛紛認為將大數據應用到企業統計工作中非常重要,但由于企業對大數據的應用并不全面,這就導致大數據在企業統計工作中的使用效果并不顯著。因此,企業要重視對統計環境的完善,更完整的推動大數據模式應用到企業統計工作中,是企業運營體系和制度朝著大數據模式轉型,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儲備數據信息資源,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總而言之,企業可以結合大數據模式進行發現運營,從根本上打破時間有限,人力資本有效的限制條件,促進企業各項統計工作順利進行。
大數據技術在企業統計工作中的應用,不僅對企業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企業統計工作提供了新的數據處理思路和方法。因此,企業統計工作應在大數據環境下,不斷適應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進行適當的改革和發展,優化企業統計工作結構流程,建立完整的企業統計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