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楠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面對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發展趨勢,高校作為培育新型人才的教育基地,是維護我國社會主義穩定發展的主要后備力量。面對新時期復雜的社會形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體系的創新與改革是對我國教育事業以及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堅持以育人為根本,符合社會實際情況,貼近學生生活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勇于改革、積極創新與完善,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趨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為當前社會培育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現如今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工作任務。與此同時,過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高校領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少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改革與創新的積極性,社會并沒有很好的形成重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凝聚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存在表面性,政治思想教育與高校學生的實際思想不夠貼近,進而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為了迎合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發展趨勢,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已是勢在必行。
為了不斷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應當全面解放傳統思想模式,建立迎合新時期的思想觀念[1]。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正確建立以育人為根本的教育意識,將思想政治教育、當前社會形勢與實時政治策略教育相結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引導學生對我國社會當前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了解,達到符合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摒棄說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變思想觀念,構建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趨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創新與不斷突破,進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成果有效提升。
作為為社會主義新時期培育新型人才的教育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培育出更迎合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人才需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文化素養以及心理素質等多方位全面發展[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改變以往的教學目標,側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型思維,充分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訓練學生學以致用與致使創新的綜合素養,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創造型人才奠定基礎。
在當前社會主義新時期帶來的知識經濟與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若想取得行之有效的教學成果,應當充分結合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活動特點,針對各個階段的高校學生所出現的不同狀況因地制宜的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與時俱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于簡單化與政治化,無法適應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勢任務新需求。比如,在當前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發展趨勢中,國家的繁榮昌盛,任何企業與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對知識的探索與運用,科學技術力量是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生產力。科學技術的強大就是經濟的強大更是國家的強大[3]。因此這些符合新時代發展趨勢的現代社會理念應當程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課程。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達,傳統的單一說教模式無法滿足新時期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校園的便利條件。
網絡教育具有個性化、自由化與多元化的特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特性,將以往高校學生只能依賴被動的接受思想政治知識轉變成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主動學習社會發展趨勢與先進政治思想的能力,借助網絡技術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趨勢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
隨著新時期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與世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對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亦是與日俱增,為了迎合新時期的發展特點,廣大高校應當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逐步重視,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執行能力,對以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改革與不斷創新,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當前社會發展趨勢進行有效結合,為實現人才強國的發展策略,維護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