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斌 上海市奉賢區統計局普查中心
近年來,統計分析系統在國內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有效運行和經濟建設發展息息相關。作為統計分析系統的一部分,統計指標的正確核算與恰當應用有利于促進國內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因此,研究統計分析中運用統計指標的主要策略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企業統計分析工作主要有統計設計、統計整理、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等多個階段,其中,統計分析最為重要,而統計分析離不開各項統計指標,只有有效運用并分析各項統計指標,才能通過統計分析正確反映出企業的資料整理、運營情況、日常生產等內容。通常來講,統計指標分為變異指標、平均指標、總量指標、相對指標等。從特征上看,統計指標具有可比性、可度量性、科學性等基本特征。企業應充分把握統計指標的類型和基本特征,并恰當運用于統計分析中。
在總體單位中,平均指標屬于特定標志值下的平均數,能夠把特定條件、地點、時間中總體的常規水平反映出來,體現標志值集中分布的主要趨勢。而變異指標能夠對不同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的差異度進行說明,體現標志值離散分布的主要趨勢。融合以上兩個指標并將其運用到統計分析中,能夠將社會經濟現象存在的一般差異和一般水平正確反映出來[1]。
例如,在某企業中,A、B兩個生產車間都進行某類零件的生產,二者的成品率分別是百分之九十八和百分之九十九,若根據成品率高低來判斷,A生產車間相對合適,在對二者以往的成品數量記錄進行觀察后,發現A生產車間雖然有較高的成品率,但不具備穩定的生產狀態,而B生產車間雖然成品率不高,但始終處于穩定的生產狀態,能夠確保該零件的成品率與生產進度。由此不難看出,該企業在對生產車間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如果不對統計指標值加以考慮,即不考慮生產狀況均衡性,那么該企業生產流程容易出現大量不可控因素,無法使生產零件的程序性與節奏性得到保證。
借助變異指標與平均指標,對企業生產的產品均衡性展開分析,使利用的勞動力和設備得到保證,進而確保產品的生產質量。因此,將變異指標、平均指標二者融合運用于統計分析中,能夠對平均水平受到總體結構的各方面影響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及認識,從而對總體內部的典型事例與實際狀況深入了解和掌握。
通常來講,總體外延規模能夠通過總體指標來反映出來,隨著總體外延規模大小的變化,總量指標的數值相應增減。平均指標則使不同單位在總體中的特定數量標志存在的差異抽象化,從而把總體的常規水平反映出來,隨著總體外延規模大小的變化,平均指標的數值不會發生改變。為了將社會經濟現象常規水平與總體規模反映出來,有必要將平均指標、總量指標二者融合運用。比如,將某企業員工薪資總額當作總量指標,只能夠將該企業在本年度中各項經營生產活動產生的總體人工成本數量反映出來,但是各個員工的薪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若要將員工的常規收入水平反映出來,就要對平均指標加以利用,對其平均工資水平進行計算,這樣才能夠確保所得數據的準確性。
例如,A國在2020年的經濟總量為B國的一半,但是A國有大量的人口,該國的人均經濟總量也在世界排名上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并不樂觀。從這個角度來看,將平均指標、總量指標二者融合運用于統計分析的過程中,能夠將不同總體范圍導致的總體數量差異有效消除,增強總體的可比性,并將不同時段里同一總體的變化發展態勢、各個現象彼此的依存關系等內容反映出來,從而為預測與推算總體數量提供便利。
總量指標是一項綜合性指標,能夠將特定空間條件、時間條件下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體水平、總體規模反映出來,一般體現為絕對數形式。而相對指標能夠反映不同事物在社會經濟現象中的聯系和數量,一般體現為相對數形式[2]。在統計分析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相對指標、總量指標,使二者實現有機結合,不但可以將企業經營規模、社會經營規模等內容反映出來,而且能夠對企業發展水平、社會發展水平做出正確評價。
例如,在2020年度,A企業、B企業的醫療技術應用產業總產值和2019年度相比分別增長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但是,不能只依靠該數據簡單的判斷A企業在醫療技術應用產業方面落后于B企業,假設B企業的醫療技術應用產業在2019年度處在起步階段,這一年度僅實現了十萬元的總產值,即便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在2019年度也僅僅有一萬元的產值增長;而A企業在2019年有一百萬元的產值增長,其醫療技術應用產業始終處于迅猛發展的狀態,工業總產值的實現占據一半的企業總產值,則其同比增長百分之五也很客觀。由此不難看出,只有將相對指標、總量指標二者融合運用,企業發展規模和社會經濟規模才能得到準確地反映,并能夠清醒而正確的認識自身發展情況。
總而言之,研究統計指標在統計分析中的恰當運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應對當前統計分析的概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充分把握統計分析的類型和基本特征,能夠融合運用變異指標和平均指標、平均指標和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總量指標,從而更好地開展統計分析工作,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