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英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幾千年來一直流傳至今,可見農業從古至今都是國民生存的基礎保障。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于農產品的需求量也在顯著上升,可傳統農耕技術見效慢、收益低,已經無法滿足農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因此,若想滿足我國農業生產需求,必須加快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上千年農耕文明的國家,一直在農業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且一直十分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但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工作做得卻還遠遠不夠到位。目前,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急需約束力較強的宏觀調控手段,雖然我國各地已推行了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相關規章制度,但很多下屬基層管理機構,實際上并沒有對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進行有序落實,推廣宣傳力度嚴重不足,導致農業機械無法快速有效的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
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業部門的重要性不足,另外在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部門人員缺乏責任感,并沒有落實到實際[1]。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制度建立不夠完善,未形成統一標準化推廣方案,現代農業機械技術人員時不時就會被安排抽調到其他部門,導致實際推廣環節往往無法按照既定計劃推進,導致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卻沒有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且推廣方式過于單一,并沒有做到結合各地農村實際情況,采用靈活有效的推廣方式。
因農村的資源相對匱乏,大部分農民群眾文化素養不高,且對于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更為熟悉,對農業部門人員缺乏足夠的信任,并不愿意學習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此外,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缺乏對農機設備操作的專業培訓,導致農民購買農機設備后,由于專業知識能力不夠,無法盡快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且機器一旦發生故障,也無法及時進行維修處理,對農機作業的質量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使農民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產生一定抵觸心理,造成推廣困境。
基于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困境,筆者建議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政府應就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問題頒布相關政策法規,并將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納入各省市農機部門財政預算中,拓寬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渠道,加大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經費投入,出臺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作業補貼政策。例如,政府可以資助資金來更新維護農業機械設備,或出資為農民培訓農業機械技術課程。結合國家大力發展農業的良好局勢,進一步推廣現代農業機械技術。除此之外,各省市農機部門應積極主動地開展現代農業機械技術試驗示范工作,進一步強化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培訓與宣傳,可通過課堂理論教學與現場作業觀摩相結合的方式,來詳細介紹現代農業機械技術的操作應用,提升農民對于現代農業機械化的全方位認識,加快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步伐,從而實現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種植和收獲,取得更優異的經濟效益。
針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困境,需要農業部門提高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健全完善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制度,在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部門人員增加責任感,將推廣工作落實到實際,建議各鄉鎮干部親自走訪基層為村民推廣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根據各地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農作物高產、農民增收為目標,歸納總結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推廣規劃。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是一個全流程的工作,并不僅僅是前期的介紹,需要在向農戶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后,對其購買后的使用情況進行跟進和意見反饋,最后進行修正再推廣[2]。除此之外,農業部門還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通過信息網絡途徑,隨時更新各示范基地的現代農業機械技術試驗數據,形成示范作用,激發更多農民群眾應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步入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發展道路中來。
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還要消除農民的抵觸情緒,讓農民群眾對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有正確的認知,深刻意識到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技術講解人員應盡量通俗易懂地解釋專業技術詞語,避免農民因理解偏差在實際機械設備操作過程發生錯誤,而引發安全問題。如果當地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定期進行講座培訓,邀請現代農業機械技術人員來試驗示范區實地操作教學,使每一位農民都能真正領悟到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帶來的便捷,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整體收益,促進國家農業的穩步發展。總而言之,消除農民抵觸情緒無疑是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綜上所述,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意義非常重大,在促進現代化農業生產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針對我國現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推廣宣傳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推廣制度和農民有一定抵觸心理的問題,筆者給出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健全完善推廣制度和消除農民抵觸情緒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