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兗礦東華重工有限公司煤機裝備制造分公司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有效需求不足的條件下,我國制造業企業面臨較大的企業經營壓力和經營風險。制造業企業應充分認識未來一個時期內的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重視企業內外部因素變化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從企業風險管理角度加強內部控制,全面提升企業防范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的能力,夯實企業發展的基礎。
企業風險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在行動、管理目標上保持一致,目的在于通過一定的手段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同時提升企業價值。大量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實現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保證企業內部信息的安全、真實,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而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內外部的風險因素,管理的流程包括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解決。應注意的是,企業風險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企業經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爆發風險。開展企業風險管理的目的是控制風險和化解風險,降低企業風險對經營的影響。從這一角度分析,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是相輔相成的,內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會帶動企業風險預警和化解能力的提升,科學、有效、規范的企業風險管理也能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部分企業風險管理意識不足,在企業風險管理上的資源投入不足,難以提前識別風險并對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管理,最終導致風險爆發時應對措施不當,導致企業經濟損失。調研中認為,企業的風險預警預案制定不科學,內部控制相關崗位及人員的職責不清。相當一部分員工將企業風險管理歸為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責,沒有建立起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體系,這種錯誤認識導致風控部門的工作量急劇攀升,難以完成預定的任務目標。比如在制造企業的采購環節,采購人員在購置材料時,只重視材料的價格,忽略供應商的持續供貨能力、質量管控能力、新材料開發能力等,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造成不利影響,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風險管理雖然是由風控部門負責,但是企業的其他部門在工作中也應當具有風險管理意識,盡可能地減少因工作行為不規范而導致的風險。
在風險管理機制中,重點探討風險評估方面的問題。科學的制造業企業風險評估應結合經典案例,同時針對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選擇合適的風險評估模型和風險評估方法。調研中發現部分制造業企業在風險評估模型的建設過程中只是進行了定性分析或者半定量分析,導致風險評估的客觀性不足。還有部分企業,在進行風險評估中,只是依據個人經驗開展工作,導致風險預警及處置方案制定不科學、落實性不強。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直接影響風險評估與預警,致使潛在的風險因素不能及時被發現,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大多數制造業企業設置了風險管理部門和內部風控制度,但是在具體執行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獨立性和權威性不足,難以獨立的完成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工作,風險管理工作不夠客觀。與此同時部分內部控制人員和監督人員綜合素質欠佳,致使內部審計和監督職能難以發揮,無法真正落實對制造,加工、采購,銷售等諸多環節的有效監督。
在制造業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應重視風險防控意識的宣貫,提升全員的風險防控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加強企業內部員工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使全員充分了解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企業應結合經濟發展的內外部情況和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風險防控管理制度,求各部門和員工積極參與,依據管理制度的相應職責,發揮自身的能動性。
在建立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的同時,又尤其重視風險的識別和預警工作。風險的識別預警和評估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如果能夠提前識別和預警風險,才能為風險的處置爭取寶貴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將可能發生的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在風險管理制度的制定時,應結合經濟案例和同行業企業的風險管理經驗,進行定量的分析,制定更為科學可執行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應急處置預案。有條件的單位可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和專業服務團隊,協助進行風險防控管理制度的制定。
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制造業企業風險管理問題,建議以信息化手段提升風險管理的科技屬性。首先,信息化平臺建立風險預警系統,結合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全面收集企業運行中的數據和信息。利用智能化的信息分析終端,對企業內部運行的數據進行分析,科學設置風險預警指標和警戒值,對于經營活動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告警,并快速的反映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其次,應分層次的體現風險防控的側重點,明確企業運營目標,風險防控目標和風險防控不同環節的重點工作。最后,提升風險防控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信息化手段下的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尤其重視新員工的風險防控實操能力,加強現有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培養工作成體系的,有組織的提升風險防控管理能力。
在完善企業內部監督管理機制時,應注重以下兩方面,首先,提升內部審計部門和風險防控部門工作的獨立性,建議內部審計部門和風險防控部門的領導直接向董事會或最高層管理人員匯報。其次,科學劃分內部管理人員的職責,避免內部審計部門兼任其他崗位,保證專人專責,在內部監督內部審計部門人員的調動時,應注意避免交叉風險。最后,各個部門之間應互相監督,落實監督的全面性,及時發現工作環節和工作流程中出現的風險。
制造業企業面臨非常大的內外部競爭壓力,在此條件下,開展風險防控管理影響因素的研究及提升風險管理的對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制造業企業應加強全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實現風險管理手段的提升,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建設,避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類風險造成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