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我國經濟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各行各業也進入了強化自身創新發展水平的重要階段[1]。電力企業是以經營電力產業為主的能源企業,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為了可以符合當前的發展趨勢,進而使得企業更好的經營下去,應不斷對自身的經營方式進行革新,而其中的重點之處就在于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2]。
任何一家企業對自身所擁有的資金及其支出、收入狀況的核算,都應該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3]。電力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更應該做好財務核算工作,而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不少電力企業并未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來進行實際的核算工作,這不利于企業全局經濟的發展。如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后創建資產卡片不及時、暫估轉資不及時、項目超概算使用資金、結算與決算不及時等問題,這與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力度弱化具有直接的關系。
企業在進行為他方完成工作,他方在驗收后支付約定報酬的民事法律行為時,就需要同他方簽署相應的工程合同,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方在已經確定好實施計劃的情況完成工作任務[4]。而且合同的簽訂也使得企業和他方之間的責任劃分、義務劃分更加的清楚,這有利于維護雙方的利益。然而在實際簽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并沒有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來創制并擬定工程合同,特別是對于發包給承包單位的合同,對所需費用部分存在失真的問題,不僅使得工程的活動開展沒有保障,還會制約到借款的進程,進而引發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和農民工工資的情況發生。
由于多數企業的財務管控還處于發展初期,因此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管理人才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缺乏現象[5]。而且,由于部分電力企業的管理方式過于傳統,就使得管理人員的年齡普遍偏高,缺乏新技術和新管理理念的引進,也就形成管理機制落后的情況,不利于企業的財務管控發展。
內部自我評價是電力企業保障自身在經濟市場中運行和發展的重要機制,也是組織內部為實現目標不可或缺的內容[6]。然而目前部分企業雖然擁有自身的評價機制,但其中的評價內容并不完善,具有局限性,并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和預期目標來制定,因此就使得考核的項目僅有局部,沒有全局性。
想要提升財務核算的效率和糾正其中存在的偏差,就應該在進行企業工程建設期間提升對內部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在以往的監管制度上,進一步采用現代化科技來實施全面化、系統化管理。提升管理比較薄弱的部分,在預先干預業務前端并進行合理的資金效益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將外部從事專業性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機構加入工程的開展和完成階段中,以此來加強計量工程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精確性,優化企業的產業管理。
在進行企業建設中所需的費用的管理中,應當結合相關的法律規定來創制并擬定工程合同,并對企業的實際狀況和發展的方向進行中綜合分析,以免出現合同中工程建設項目所需費用失真的情況。這樣既可以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又可以使雙方的利益免于遭到破壞。相關部門也應該對其合同進行嚴格的評價和判斷,并預算估量其中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而保障工程的完工質量。
企業應對相關的管理人員結構進行評估,并結合當前企業的發展需求來積極引進相關專業的優秀人才,使得企業的技術和新管理理念有所提升,進而改變已經落后的管理方式,研究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管理制度,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發展。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其生產經營業務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和活動監督的管理規范,因此為使得企業可以更好的進行管理,還需要將自我評價機制進行完善,并且將其與企業財務管理相融合。這就要求企業多維度的對企業發展項目進行評定,并將符合發展的內容納入機制中,同時在進行管理的各個階段中需要明確財務管理的制度并嚴格按照其執行,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考核制度來進行內部控制的評價,以此來強化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為了可以符合當前的發展趨勢,提升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競爭力,完成既定目標,電力企業還需充分認識到當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財務核算、合同失真、人才缺失以及自我評價機制的問題,進而進行完善并充分發揮管控能力,使得電力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