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丹丹 日照市中南園區運營發展有限公司
企業發展過程中,成本管理與控制被置于十分關鍵的地位,而且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多數企業在強調成本管理和控制時,都是從全局性、全過程和全周期性的角度出發,除了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還需要從采購、營銷推廣、后期運營維護等多個角度來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合理管控的目的。
長久以來,企業強調的一直是以計劃價格為前提、為基礎,以事后核算為關鍵,基于完全成本法——這一內容,進行算賬報賬。但相應的,這種模式也存在人盡皆知的缺點和不足,要求對企業現行的成本管理方式和手段進行優化與改進,不斷建立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企業生存發展必須要擁有足夠競爭力的產品,同時技術上也要保持絕對的領先優勢,其要想真正意義上走向現代化、實現現代化,必須改變企業核心產品競爭力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的情況,具體來說需要從這樣幾個角度做出調整和改善:
作為企業必須不斷更新成本管理思想和理念,要樹立積極的競爭觀念和思想意識,堅持效益優先的原則。
其要求企業內部必須實施分級管理、統一領導的原則,在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同時,還要保證目標成本的順利實現。
另一方面,企業有必要根據成本管理的功能和企業的實際訴求,建立和完善成本指標體系,考核體系以及核算體系。
企業需要不斷總結成本管理經驗,引入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包括責任成本管理、成本預測和決策、經濟核算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成本管理過程中,企業借助電子計算機既可以替代一些相對煩瑣的事務性勞動,還能加快信息的處理過程,有助于健全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成本管理團隊,推進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讓成本管理的優化控制不斷得以實現。
企業的成本管理活動需要以成本效益為重要切入點,對比分析“投入”和“產出”來判斷成本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強調以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多的價值,不斷提高企業的實際收益。當然在此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是,如何實現成本最低達成效益最高,其不僅需要對成本進行管理控制,減少支出,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成本管理的觀點來對企業管理進行優化和改進。
比如企業出于推廣宣傳的目的,投入了一定的營銷成本,雖然增加了費用,但是卻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也間接促成了其效益的提升;為了減少產品審核費用及后續研發整改成本而進行的必要公關費,雖然也會導致短期成本的提升,但是從自身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有助于企業盡快地將產品投入市場、獲取收益——這些投入的費用和成本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嚴格來說,都是成本效益觀的一部分。
企業成本管理并不是幾個部門、極個別人的工作,其必須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前提條件下,培養和提升其成本意識。
首先,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對成本管理擁有清晰且全面的認知,要堅持將成本管理落地實處;
其次,企業當中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有足夠勝任能力的管理人員,這是保證成本管理體系得以建設的重要基礎。這就意味著實際從事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足夠的職業道德和品質,還要掌握現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不斷提高經營意識、競爭意識以及效益意識;
最后,企業有必要提高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成本意識,尤其是一些開發、研發、施工技術人員更要關注到這一點。統籌企業成本管理的經濟性和技術性。
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方式復雜且多樣,但無論如何都需要會計核算,而這在傳統的手工條件下是難以實現的。應用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不僅可以節約核算時間,更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負擔和壓力,讓其從復雜且煩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置于事前的成本預測和控制、事中的成本分析和探索,同時也可以讓成本核算工作變得更加精致,滿足企業對成本管理信息化要求不斷提高的訴求。
作為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成本分析亦是企業管理的弱項所在,具體來說這種“弱”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成本分析局限于事后的定期分析,沒有進行前期的日常分析和預測;
其次,成本分析局限于產品;再次,責任成本分析不到位;
第四,局限于生產成本分析,沒有針對產品產生的全過程進行成本管控,比如產品的設計成本、消費成本和推廣成本等都是容易被忽視的部分;
第五,成本分析局限于經濟領域,未涉及經濟技術部分;
最后,成本分析僅限于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并沒有進行相應的成本效益分析。
因此,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體系構建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具體內容如下:
在內容分析過程中,要突破以前只是圍繞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分析的行為,將分析對象擴大到產品的整個運營周期,更深入技術領域,展開全面的分析;
在分析方法的選擇上,既要承繼傳統的優點和特色,建立全新的分析系統,也要朝著電算化、數字化的方向進行探索。
總而言之,管理是企業的靈魂,其中人才是關鍵、組織是基礎,手段和方法則是必要的條件,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要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構建高質量的成本管理體系,就必須做好這幾方面的統籌和配合,并保障其能夠同步運行,如此才能讓企業的成本管理朝著現代化的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