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寧 淄博市體育運動學校
21世紀初,閆銳伶撰寫《北京門頭溝區檔案史志局口述檔案建檔流程》,最早對口述檔案的建檔流程進行討論。該文獻真實記錄了北京門頭溝區檔案史志局的口述檔案建檔流程,包括6個基本步驟:制定口述檔案工作計劃,預約口述者,開展訪談工作,按人物、事件、古建筑進行分類,排序分盒整理。收集歸檔的內容包括:原始錄音帶、錄像帶,轉化為文字的打印件,訪問人與主述人的相關資料,主述人對口述資料的意見等。
本文的口述檔案采集流程設計具體流程包括:項目選題、立項、采集準備、采集實施、采集整理、采集歸檔。
1.選取主題與采訪對象
《口述史料采集與管理規范》規定:“對國家、民族、集體或個人的歷史、現實、未來具重要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活動的親歷(見聞)者均屬于采集范圍。”對時間久遠或者親歷者較少、年齡較大的歷史事件主題優先進行搶救性質的口述檔案立項采集。突發性公共事件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爆發的社會公共事件,具有突發性和非常規性的特點,影響范圍較廣。以此類事件為主題的口述檔案采集應該即時進行,以時效性保證真實性,從大眾視角獲取公眾的個人記憶,展現人文關懷,同時,記錄政府治理的舉措。
2.初步調查
選取主題和采訪對象之后進行主題與對象的初步調查,廣泛查閱與主題相關的文獻、圖書、期刊、報紙等,收集基礎資料。通過多途徑收集采訪對象的公開的基礎資料,了解采訪對象的家庭背景、生平經歷、教育背景、性格特點、他人評價[2]。
3.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調查的基礎上對于選題進行價值分析,如果已經有其他機構建立類似的口述檔案的項目,則必須重新進行主題選取和初步調查的工作,避免因為重復研究而導致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其次,進行自身情況的可行性分析,評估自身的條件是否能夠滿足項目進行的必要的財力、人力、物力要求。考慮自身的資金是否能夠支持該項目的研究;是否能夠招募到足夠的人員進行工作,這些人員是否具備執行項目計劃的能力;是否有專業級別的錄音錄像設備進行訪談的錄制。
第三,進行口述者的可行性分析。口述采集并不是采集者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它需要采集者與口述者相互配合。在初步篩選出口述者之后,根據初步調查的公開資料對選取對象的個人品質進行考察,慎重選擇誠信度較低的。二次篩選之后,需要聯系口述者,了解口述者的受訪意愿,如果口述者拒絕接受采訪,再重新選擇。選擇多個、記憶較為清晰、誠信度較高的口述者有利于保障口述檔案的內容真實性。
第四,進行法律可行性分析。所有的項目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不能違反法律法規。如果并沒有其他項目組進行類似主題的口述檔案采集,自身的財力、物力、人力能夠達到完成項目的要求,選取的口述者愿意接受采訪,主題內容符合法律規范,那么這個項目就是可行的。如果有任何一個條件經過協商協調之后仍舊無法滿足,則項目不可行,必須重新選取主題或者采訪對象。該步驟完成之后,應該生成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完成后進行歸檔保存。
項目計劃的編制
首先,要對時間進度進行安排。確定項目各階段的執行地點、執行時間,預期項目結束時間,同時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彈性時間。
其次,確定預算方案與預算總額,預估需要的設備和軟件的采購或租賃費用、勞務費、有償訪談費用、交通住宿費用、口述檔案開發費用、檔案儲存材料費用等。
第三,隊伍建設計劃與人員分工。項目的進行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根據不同職能進行人員分工可以保證項目參與者專業能力的高校發揮。
第四,準備突發事件處理方案,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突發事件,如:設備突然出現問題,口述者在訪談過程中出現不配合、心理排斥等情況,在項目計劃時就應該準備好應對方案,在真的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冷靜恰當地進行處理。
1.知識準備
為了保障口述檔案的內容真實性,在采集進行時,及時分辨口述者所說內容是否符合歷史真相,正式采訪前要進行充分的知識準備。
知識準備是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對口述者信息和主題信息的再調研,廣泛收集相關信息,掌握充足的歷史資料,儲備大量知識。在這里可以利用《口述史料采集與管理規范》中的“口述者基本信息采集表”為每位口述者建立個人檔案,記錄其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生平經歷、興趣愛好、家庭情況、身體狀況等信息。要進一步調查主題的最新動態、理論成果、重要文獻、歷史背景,以便和口述者形成良性互動,及時發現口述者在口述時出現的記憶偏差。
除了收集大量資料之外,項目組還要進行信息的甄別,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審查與篩選,選擇真實的、權威的、有使用價值的資料,剔除真實性受到質疑的資料,尋找信息之間的聯系。
2.訪談大綱準備
首先,擬定訪談的時間與地點。時間與地點的選擇并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一般將口述者的習慣作為主要考慮因素。單次訪談時間控制在兩個小時內,不要讓口述者感到過于疲憊。訪談的地點優先選擇口述者熟悉的,環境安靜,不易被打擾的場所。
口述檔案項目的內容主題多樣,揭開了空白歷史的神秘面紗;它的呈現形式生動,文字與音像結合,吸引大眾關注;還為社會呈現了個人在歷史中的選擇,提高了大眾的參與感,拉近了歷史與檔案利用者的距離,匯聚眾多的個人記憶來展現集體記憶、社會記憶。保證口述檔案真實性是保障口述檔案權威性的要求,也是發揮口述檔案的價值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