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
創新促使我國經濟邁入了各領域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自貿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改革的試點,更應該發揮區域的最大化優勢,進行各種潛能的開發,勢必要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當前我國的自貿區在科技創新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因此,應該對自貿區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的分析和選擇以及管理對策進行深入探討,促進區域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效率,為取得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科技是科學和技術的總稱。科學指的是自然科學。技術指的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的主要方式的總和。科技創新是指對科學進行創新同時對技術進行創新。科學創新的本質特征指的就是人類的前所未見性和前所未知性。技術創新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人類的首創性和前所未見性。從經濟學層次來看,技術創新還包括技術創新成果也就是產品的轉化、推廣和應用,隨著技術產品的推廣和應用不斷的深化來促進各個領域的經濟不斷發展。在當今社會,科學是科學創新的基礎,科技是科技創新的基礎,科學與科技密不可分,因此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社會發展中逐漸呈現出整體化和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戰略就是指能夠指導全局或統領全局,也就是對全過程或全方位進行策略、計劃和規劃等。從動態層面來講,戰略不僅包括制定和調節,還包括實施和控制,包括戰略目標完成的整個過程。
戰略路徑就是戰略從制定到實施的一個程序。從戰略的整體過程來看,戰略路徑是由戰略目標的確定、戰略運行的調控、戰略環節的轉化、戰略基點的選擇等部分組成的。因此,戰略路徑是戰略從開始到實現目標的一種方法、方式的總稱[1]。其中,戰略基點的選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對總體戰略的目標層次和水平高低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準確的掌握戰略路徑,能夠使戰略進行順利的實施,能夠提升戰略的調控效果,最終實現戰略目標。
自貿區應該基于自身區域的發展優勢之上,把握當前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強化科技創新意識,彌補當前創新方面的不足,開創科技創新的新局面。
自貿區在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的選擇方面,應該遵從短、中、長程創新路徑兼并的原則,但是在當前的發展階段中應該將短程和中程作為創新路徑的重點,同時在創新的過程中還要顧及到長程的發展路徑,在發展的過程,再將重點慢慢的轉移到長程創新路徑上。在此應該明確,在科技創新戰略路徑中真正實現的創新成果對于自貿區今后的超越式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巨大意義和價值。
在戰略基點的長程路徑中以基礎理論創新來講,從一開始取得了基礎理論創新成果,再到后期的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產品化,然后對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和時期,通常適用于自貿區在中、長遠方面的發展戰略目標和需求[2]。例如以生命科學理論創新為科技創戰略路徑的基點,應該發展新的產業集群、新的生物技術產業、新的生物技術產品等,其中包括現代農業產業、生物材料產業、生物綠色食品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生態環境產業等,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促進自貿區高速度、高質量的發展。
相對于短、中程路徑來講,它需要經過的過程和時間較短,取得科技創新成果的速度也較快。自貿區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選擇適合其發展需求的科技創新戰略路徑。例如發展新的通信產業、信息化產業、手機產業和芯片產業,從而對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自貿區還可以將自身所有的優勢和特色作為進行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的出發點,然后組織相關的專家、學者建立創新團隊,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自貿區的優勢資源進行開發和研究,生產出具有自貿區特色的產品,提升區域產品在整個社會經濟的競爭力。例如基于自貿區優勢特色的動植物資源,組建醫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專業的創新團隊進行開發和研究,形成具有自貿區特色的醫藥產業。基于自貿區優勢特色的旅游資源,組建旅游開發團隊,打造出具有自貿區特色文化的新的旅游產品,并創建智能化、信息化的特色旅游產業等。
自貿區應該將區域資源優勢作為科技創新戰略的出發點,這將對自貿區科技創新項目的水平高低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決定著自貿區創新產品、產業的開發前景,也就是實現戰略目標的可能性。所以,應該建立專業的專家團隊,對自貿區科技創新戰略的出發點的可行性和價值性、科學性等方面進行科學嚴謹的評估,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參與決策的作用和定向把關的作用。
自貿區科技創新戰略的實行需要人才作為保障才能推動創新項目的有效發展,因此各類型科技創新人才才是促進自貿區發展的主體。而人才的培養需要以教育作為基礎。基于此,自貿區要加快組建人才團隊,首先,根據自貿區本身具有的特色資源和科技創新的發展需求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需求,以綠色環保、經濟發展、優勢工作及人才政策,面向全世界進行人才招聘,引進具備專業技術水平和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3]。其次,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人才培養的步伐,為自貿區的創新發展培養大量所需的人才。其中要以培養高水平、高層次的科技創新人才為主。另外,要加強小學、中學的教育力度,為培養具有高水平、高層次的科技創新人才夯實基礎,這是一項長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任務。除此之外,國家還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大力發展高職等職業技術院校,重視遠程教育,創建網絡學習平臺,使各類人才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提升,成為自貿區科技創新戰略運行所需的高技術、層次創新人才。
自貿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發展的試點基地,應該以區域自身的優勢資源為基礎,加大國際化的科技合作交流,尤其是要加強與外國著名科技創新機構的合作和交流,以各種方式和渠道引入各領域的專業人才,打造強大的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強大人才隊伍的力量,例如可以通過聯合辦學、共同進行人才培養,或合作進行科技創新、研發,在不斷的合作交流與實踐中,既培養了自貿區的科技創新人才,又提升了自貿區的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
自貿區應該在政府職能、海關監管、金融開放等方面進行改革,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工作平臺,及時公布相關的科技創新政策,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另外,在政府對外工作平臺上,建立各個領域各個級別電子模塊,以視頻、圖像、聲音等形式將自貿區的特色優勢展示給國內外的友人;公示自貿區科技創新發展的計劃、安排、規劃,將要開展的科技創新項目和領域;介紹自貿區現有的科技創新成果;公布相關的人才培養、引進、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有關政策,增強與國際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促進,進而提高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管理的水平,完成自貿區建設智能化、數字化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管理平臺的任務。
自貿區政府的重要職能就是通過制定各項科技創新戰略實施政策,例如獎勵政策、經費政策、財務稅收政策、人才培養及引進政策等,給予科技創新戰略路徑管理大力的政策支持。政府職能政策實現電子化、智能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的監督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同時對于自貿區各層次方面的發展和提升來講,政府通過提供對外平臺的數據開放門戶,可展示需要公開的招投標文件、檔案、通知等,提升政府關于自貿區發展的頂層設計、協調能力,充分發揮自貿區的綜合優勢;對自貿區的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和科技創新等各項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協調各方面的運行規劃,使自貿區在各方面的發展都能形成循環促進的一體化系統,為自貿區以后的科技創新發展獲取最大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