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節海 永春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商業銀行對內部審計工作予以創新,引入了風險導向審計這一模式。從審計的理念、內容和方式上都對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進行了比較大的改變和創新,它以風險評價作為審計的核心內容,并將風險控制貫徹到了審計業務的各個方面,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審計模式的束縛和局限,對豐富審計內容、優化審計流程、革新審計理念、完善審計方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有助于高效控制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所有存在的風險。
首先,內部控制是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作為內部控制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本質上是對內部控制中各個流程與環節的再次梳理和檢查,內部控制的各項基礎工作是內部審計的基石,風險導向審計要想順利實現預期的目標離不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其次,評估和預防風險是風險導向審計的首要目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一項執行準則就是要求在開展內部審計過程中,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現階段商業銀行所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信用風險。在開展業務過程中相關的風險管控和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企業和個人的征信系統方面缺乏合理完善的管控,可能會產生法律漏洞或者是詐騙銀行資金的情況;二是流動性風險。商業銀行的資金運行周期比較長,并且在一般情況下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會把資金投入到期限比較長或者是利率比較高的金融產品中,容易出現資金的期限錯配,增加流動風險;三是市場風險。大部分商業銀行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資產安全鏈接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存在較高的不良貸款比率,而且較為隱蔽,不容易被發現,容易出現一些新的違規問題,比如用貸款置換或者違規出表等來掩蓋不良貸款,還有就是貸款的比例結構不合理,中長期貸款占比較大,導致容易出現壞賬風險;四是操作風險。一些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體系執行不到位,極容易產生操作風險。
正是因為我國一些商業銀行目前在審計過程存在一定風險,比如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更加需要審計人員在開始制定審計風險防范策略的時候,就要加強對風險的評估,而且不應僅僅局限于內部控制評估,還需要對商業銀行所存在的運行環境和法人治理結構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發現潛伏風險,對風險的實質性檢測范圍予以明確,同時嚴格按照規定的審計程序了解商業銀行在運行和管理過程中,是否存在著重大的違規問題或者是風險隱患,以便于及時發現并制定相應措施。
根據商業銀行現階段的運營管理狀況,對發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良因素進行仔細分析和全面評估,在此基礎上獲取準確的評估結果,以此來作為審計方案制定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另外要在了解風險的基礎上結合銀行的戰略方針和經營方案,以此來實現審計的最終目標。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商業銀行的投資能力以及內部控制和管理等多個因素進行全面考量,從而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解決對策。最后則是要加強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現狀的分析,從而對其開展有效的評價并予以總結,提出有效的改進和優化措施。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也逐漸加強了對信息化技術的重視并將其運用于審計工作中,在提升效率的同時確保數據的準確。在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需要重視其規范性與合理性,減少不良因素對審計項目和結果的影響,提升審計效率。此外需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學習和考核,確保其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的價值。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內部組織機構是在內部單獨設立的,并且還需要對銀行的業務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同時需要向上級進行反映,該流程會使得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能和地位被弱化。因此需要商業銀行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主導作用,加快構建并完善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組織體系,以此來發揮內部審計的主導作用,同時要構建完善的審計委員會,以此來更好的落實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為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發現,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其重點就在于要以商業銀行的風險為基礎,改變傳統的事后審計方式,逐漸向事前介入、事中跟蹤和事后評價反饋入手,實現全方位動態化全過程的審計,以此來加強商業銀行對審計風險的評估和控制能力,降低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為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