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煥棟 南京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五”是現階段我國主要的發展任務和規劃目標,服務貿易作為近些年才在我國興起和發展的行業,在“十四五”時期需要對其引起重視,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在世界市場復雜多變的環境背景下,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服務全球化實現的主要途徑和趨勢之一。對“十四五”時期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思路進行分析,能夠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借鑒的經驗。
服務貿易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在服務業領域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十三五”以來,我國各個行業和領域都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從服務業的角度來說,我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大國,在服務業的發展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在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的過程中,我國實現了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等多方面的發展目標[1]。現階段,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已經成為促進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在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主要是指信息通信技術、研發設計、金融保險以及知識產權使用費等行業內容。在進入“十四五”時期之后,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的旅行、交通等傳統服務貿易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沖擊,而以數字經濟為基礎的各種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也抓住了這一發展契機,截至到2020 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總額已經占據服務進出口總額的44.5%,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
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逐漸改變著我國服務貿易的主要出口方式和結構。現階段,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依據[2]。以數字技術為基礎,我國現有的知識密集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也在不斷優化,再加上我國加強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服務外包已經成為我國生產性服務出口的主要方式,這種變化有效地彌補了我國因受到疫情影響而減少的服務貿易缺陷。
盡管我國的服務貿易在一些行業和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為人口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大國,我國的服務貿易從整體上來說仍然存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發展不平衡、服務進出口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國際市場結構不平衡,嚴重阻礙了我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的提高。舉例來說,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盡管近年來服務貿易的比重不斷上升,但貨物貿易在整體的貿易中仍然占據較大的比重。2018 年我國服務貿易在外貿總額中僅占據14.6%,而貨物貿易在外貿總額中占比高達85.4%。因而服務貿易的整體競爭力不足,是現階段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傳統服務貿易主要包括旅游和交通運輸兩部分,我國的領土面積廣闊,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服務貿易中占據較大的比重。但從近幾年的服務貿易數據變化情況來看,僅旅游這一方面的服務貿易逆差,就占到了同期服務貿易逆差額的99.4%。由此可以得知,我國的傳統服務貿易競爭力較弱。但與之相對應的,盡管現階段我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較快,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要想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還要注重傳統服務貿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
創新能力是促進企業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在現代市場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企業服務貿易技術和產品競爭力的提升,都需要依靠人才來實現。然而由于現階段我國市場中的專業人才有限,一些服務貿易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消耗的成本過多,就會限制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和經營戰略的發展,進而影響企業的創新能力。而現階段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也逐漸成為服務貿易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整體服務貿易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國際貿易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增添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而我國也在這一背景下迎來了“十四五”計劃的發展階段。在“十四五”時期,盡管容易受到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但我國也迎來了許多新的發展機遇,也擁有一定的發展優勢,在這一時期,我國服務貿易的主要發展目標以高質量為主,對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十四五”時期,要想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創新是現代社會各個行業和領域發展的主要源泉和動力,對于服務貿易行業來說,提高服務貿易企業的創新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要想發揮創新在增加貿易競爭力方面的優勢,首先要從技術層面入手,加大對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投入,在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同時,鼓勵企業將技術研發與自身的競爭優勢相結合,研發出更具有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服務貿易內容。其次,我國要充分發揮自身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將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我國的市場發展相結合,以“市場換技術”來實現對技術的創新研發。第三,采用兼并重組等形式,對現有的服務貿易企業進行調整和改善,以先進的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的方式,讓中小企業在融入市場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從而推動我國服務貿易朝著數字化、產業化的方向轉型,達到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目的。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在我國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和上升空間,盡管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對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對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的措施進行分析時,首先可以實施“服務出口倍增”計劃,推動我國現有的服務外包轉型升級。在發展服務外包時,一方面要與現階段各種先進的數字科技相融合,充分發揮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優勢,對現有的服務外包模式進行優化創新,提高服務外包的范圍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開發系統集成、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新型的服務模式,實現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范圍的擴大。其次可以開展“數字賦能行動”,充分借助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優勢,發展以數字貿易為主的新業態和新模式,通過擴大社交媒體、通信、云計算等數字信息技術的服務出口,發揮數字醫療、數字金融等內容的出口能力,實現對知識密集型出口范圍的擴大。
在世界各國經濟聯系逐漸緊密的前提下,我國的服務貿易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還要堅持以開放型的經濟為主要發展原則,促進服務貿易與多種產業發展形式的協同發展。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在促進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時,首先可以從服務貿易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方面入手,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促進我國國內生產性以及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背靠國內強大的消費市場,保障服務貿易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各種制造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高我國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水平,為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源泉和動力。其次,從貨物貿易的角度來說,要想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協同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我國貨物貿易的優勢,通過貨物資源的發展來帶動金融、貿易、跨境物流等方面的貿易發展,進而從整體上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不同的區域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環境政策等方面的影響,在服務貿易的發展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要想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和進步,還要對現有的區域發展布局進行健全和完善,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不同區域發展服務貿易的優勢。在對區域發展布局進行健全和完善時,首先要充分發揮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區域的核心作用,引領全國范圍內服務貿易的發展。其次,在推動中西部發展時,將服務貿易作為其發展的主要動力,依靠中西部原有的網絡數字技術設施,充分發揮該地區的人力資源優勢以及設施優勢。在發展中,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中西部更好地發展服務貿易,進而更好地提升我國的服務貿易水平和能力。
傳統市場與新型市場都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還可以充分借助“一帶一路”的應用優勢,促進傳統市場與新型市場的共同發展。而從這一方面來說,“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多處于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起步期,能夠為發展我國的服務貿易提供廣闊的市場發展機遇。在以“一帶一路”為發展引領時,首先要鞏固發達國家的市場,充分發揮雙向投資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方面的作用,并持續擴大社會服務領域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合作,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基礎。其次,以“一帶一路”為主要的市場拓展方向,充分借助國際產能合作的優勢,讓國內的建筑工程承包、工業設計等服務業“走出去”。積極鼓勵企業向“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進行投資,促進服務外包合作,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除此之外,我國還可以通過加強對東盟、非洲等地區的服務業投資來深化交流合作,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出口范圍。
營商環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狀況。要想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還要對現有的服務貿易發展環境進行優化和調整,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服務貿易企業的發展。而要想優化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環境,首先要放寬對服務貿易發展的限制,促進醫療、教育、金融、數據中心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其次,優化服務貿易的發展環境,還要健全和完善現有的環境規則體系,以競爭政策為體系運行和發展的基礎,依據我國服務貿易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稅收政策,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解決服務貿易企業在發展中的后顧之憂,促進服務貿易企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我國整體服務貿易市場的良性競爭和發展。
綜上所述,服務貿易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現階段我國在服務貿易發展中取得和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要想在當前的“十四五”時期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僅要積極促進服務貿易與其他產業、技術、市場等方面的融合發展,還要對現有的區域發展環境條件進行合理的劃分和調整,為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