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中國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
在全國經濟增速發展的背景下,金融行業因此而獲得了動力支持及保障,金融創新逐漸成為主流趨勢,與之對應的活動也隨之大幅度增加,這就需科學應用金融審計方法,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或根本規避,推動金融行業的持續性發展。
政府金融審計并不涵蓋其他金融行業的審計工作,二者之間不存在關聯性,而這是監督評價機制的創建中的積極要素,可以說政府金融審計在經濟監督中占據最高地位,其監督對象為金融調控政策。政府需以社會經濟發展的實況為切入點,重點監督金融市場,確保其運行始終保持在預設的最佳標準中。與此同時,政府還需對金融機構的自有調控手段進行規范性約束,設定好可調控區間,對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督職責是否落實做出監督。政府金融審計部門需精準及全面的識別相關金融違法行為,掌握違規問題的發生細則,更需給予金融監管政府存在的缺陷做出提示,對風險問題進行規避。近些年審計署逐漸將側重點放在對金融企業及相關機構的審計及監督上,工作力度明顯加大,這就充分保證了國家的金融安全,同時帶動著金融事業的穩定發展。
在金融行業的組織結構體系中,內部審計機構與各部門、董事會都保持獨立性,這就能夠為審計人員針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并給予經營環節的風險以相對公正的分析及評估,便于突出風險要素以實現策略調整。內部審計工作可保持宏觀性的分析企業風險并加以科學管理,而這同時還需對企業的具體情況及總目標相互融合進行綜合考慮,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意見。在內部審計工作實際進行時,審計人員可依托于制衡的權利,降低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失誤問題,充分保證審計信息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并將信息快速傳遞至企業管理層,從根本上提高各層級之間信息的對稱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建設發展,以及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順利開展,當前局勢下,國家對于金融審計監督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上升,然而,在當前的局勢下,金融審計監督工作也仍然面臨著較多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不良資產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等八大方面。這些風險也是當前金融實際監督工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風險,在今后的審計監督工作中,要想進一步提升進入行業的競爭力,就要重視具體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風險的應對解決工作。從當前各企業的具體工作的建設發展來看,我國對金融審計監督工作的著力點,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關于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方面的落實,以及今后的推進工作。要想進一步地加強對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工作的完成程度,企業就應當根據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來加強對自身企業內部的政策措施規則的制定,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融合國家對審計監督行業工作的標準,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建設需要的政策措施。當前階段具體結合我國各企業的審計監督工作,在推進相應的金融方面的服務以及其與各類實體經濟的發展方面來看,企業之間的建設發展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也在推進國家金融行業方面建設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對于相關政策以及措施的建設發展也有良好的幫助作用,這對于國家各個方面政策的落實都有著較好的影響作用。其次,各個企業之間也要重視對一些重大的風險的防范,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一些預防措施,與此同時,在相關金融風險發生時,也要及時地找到應對措施,避免一些風險擴大化,波及到企業各方面的建設發展。企業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以及應對程度,對于國家的金融行業各類風險的有效化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由于金融領域行業的一些相應違法犯罪活動的比率較高,所以在當前工作中,要重視對該類活動的打擊力度,必須通過加強審計監督工作來進一步的開展打擊工作。
近些年來,整個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的變化從宏觀上體現為市場的變化,微觀上則體現為企業的變化。首先,企業的經營業務更加多樣化,逐漸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企業經營業務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業務的種類上,也體現在業務的數量上。與以往企業只經營一兩項業務不同,如今的企業經營的業務充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生活物品,大至衣食住行。因此,企業審計工作也更加的繁重和復雜,與復雜同時而來的便是風險。其次,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的各項工作活動或者是財務活動等有許多是通過互聯網來完成的,企業的整體大環境都更加的網絡化、信息化,這與之前單一的企業環境不同。網絡化的企業環境對企業審計工作的要求也顯著提升,不僅要求企業審計工作逐漸網絡化,而且要求企業審計工作掌握企業碎片網絡信息,并做到及時更新。
由于金融審計環境的變化,為了提高金融審計工作的準確度和效率,必須使審計方法與時俱進,大大減少金融審計工作的重復和無效量。審計工作人員往往要及時準確收集到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信息,尤其是財務部門。然而,金融審計工作人員要獲得精細的信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反而使審計工作人員無法集中精力和時間去完成更有價值和效益的工作。因此,審計方法更新之后,給審計工作增加了許多難度和不便,提升了審計工作的風險。
第一,就專業性而言,審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企業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并通過國家和企業的考核。只有企業金融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過硬,才能使企業金融審計工作更加準確的完成。但是,現狀是企業的金融審計工作往往不是專門從事金融審計工作并獲得審計資格證的人員來完成,而是由企業的其他部門工作人員抽調組成審計部門來完成。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強,提升了金融審計工作的風險,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專業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第二,就獨立性而言,企業金融審計對企業起到一個內部監督的作用,因此,企業審計人員必須要獨立于企業的人員管理體系,這樣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公正和透明。然而大量的企業金融審計人員仍然受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領導,金融審計工作人員在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之下進行審計工作,難免會使企業的金融審計工作的公正中立立場有所偏頗,無法使金融審計工作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
(1)重點強化政府金融審計免疫職能政府職能范疇中的金融審計與金融審計監督體系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此能夠對體系的完善化形成產生作用,可以說政府金融審計工作的核心在于提高金融安全系數,維護并防范好金融風險,這就需要政府金融審計工作將職能作用最大化發揮,首先需要對金融違規及違法等問題進行揭露及處理;其次,將審計工作的預警能效體現并發揮出來,拓展金融審計范疇;第三,確保審計工作能夠形成保護圈,產生屏蔽作用,真正做到事前抵御,以填補金融創新發展中存在的空白及缺陷。(2)重視政府金融審計與監管的協作發展通過對金融審計監督的相關資料進行研究可以發現,金融行業現如今的發展實況不容樂觀,為了構建出契合目標的金融審計監督體系,就需要提高政府金融審計在其中的地位,以此為基準對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及配置。同時還需要與其他金融監督管理機構達成合作關系,構建起透明度高且互通的金融審計信息平臺,對金融審計結果進行積極交流及溝通,確保金融行業中存在的隱性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在相互協作的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明確并履行好自身職責,將金融活動的風險發生幾率降至最低,打造更便于開展金融審計監督的良性環境。
(1)重視注冊會計師在金融機構中審計作用的發揮程度在經濟增速發展的進程中,金融機構因需求而持續增加,其本身的股份制變革也更為成熟化,而注冊會計師本身專業能力較強,掌握的專業知識量較為豐富,可在金融機構中基于專業性的高效完成審計工作,把控好金融市場風向,解決好存在的風險及隱患。(2)重視注冊會計師金融審計獨立性的優化保持獨立性是高效推進金融審計工作的關鍵所在,這同時也是注冊會計師在開展審計工作中需堅持的一項原則,從現階段的審計制度實施情況來看,審計委托代理關系能夠對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形成較強的關聯性作用,這就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將其職責范圍清晰化,持續提高會計師的專業能力及素養,清楚掌握金融審計工作的具體情況,確保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始終保持獨立性。(3)重視非銀行性的金融機構審計工作基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最新指示,需將年作為一個節點,將銀行的經營現狀向外披露,同時還需將注冊會計師負責的審計報告共同出具,但是非銀行屬性的金融機構并不受約束,也未提出相對規范的監督管理機制,而金融行業在發展中的條件及環境更為復雜,關于金融機構的界定也不夠清晰化,要想將金融行業發展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就需要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審計監督工作融入金融審計監督體系中。在對銀行機構進行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對關聯的財務公司等進行逐一且細致的審計,確保金融體系免疫系統的不斷優化及完善。
(1)加強內部審計制度的建設為了將內部審計的免疫作用最大化發揮于金融行業的運行及發展階段,就需要提高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制度的規范性及完善性,將各類細化章程明確到位。可通過創建一致的審計工作執行標準,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增強工作活力,保證審計工作的權威性。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需要與各行業的管理協會緊密結合,做好對審計工作的宣傳,引導金融機構構建起健全且高效的審計系統。(2)完善內部審計工作的對象與內容內部審計工作需圍繞風險去展開對應工作,需具備風險識別能力,不斷完善金融風險管理程序,而金融機構則需要重點強化金融風險的敏感系數,確保總目標得以平穩實現。在金融創新的同時,金融行業因此而獲得了發展動力,創新的產品類型更為豐富,雖然其收益有所增加,但是風險也伴隨出現。因此,在創新金融業務的基礎上,需完善審計工作的對象及內容,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監督管理方案,提高審計工作與金融創新需求之間的相符性。
綜上所述,在金融創新趨勢下,雖然因創新而實現了增速發展,效益空間有所擴大,但是風險也隨之加劇,這就需要積極創建可行性的金融審計監督體系,將發展成本降至最低、將資源匹配到需求環境下,推動金融行業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