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曄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金華供電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眾在電力方面的需求逐漸提升,針對這一需求的變化,我國政府開始逐漸提升了對于電力行業的重視程度,并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電價制度的改革。具體而言,在輸配電價改革的大背景下,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從原來的賺取購銷差價進行了轉換,轉變為了輸配電準許收入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如下:由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稅金構成,與電量之間的關系開始割裂開來。在這一新的盈利模式下,有效資產的核定、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了電網企業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在部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賬面與實際不符、固定資產相關信息缺失、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力度較弱、用戶移交資產接收不規范等問題,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就會對電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分布廣、種類多是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首要特點。具體而言,我國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種類非常多,主要包括輸配電線路、計量與通訊設備、儀器儀表等內容,且分布十分廣泛,這種現狀也加強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使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顯著提升,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的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與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電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考量這種用電需求,并據此進行電力網絡建設的規劃與布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1]。
管理方面的復雜性也是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主要特點之一。具體而言,電網企業屬于我國的基礎國有企業之一,承擔著國家電力網絡建設的重要任務,與普通企業相比,電網企業具備的固定資產數額相對較多,其固定資產在其總資產種的占比相對較高,包含的部門、組織、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此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本身的復雜性也相對較高,不僅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等級,還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保證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符合企業要求。
更新速度較快也是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主要特點之一。具體而言,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在21 世紀之后,我國的科技水平、信息技術水平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其中,計算機、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電網企業帶來了更加先進的電網技術,我國電網企業的數字化趨勢更加明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好快,某些電子信息也成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內容,其資產形式與之前存在了相當大的區別,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方式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更新速度較快的現狀。因此,相關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必須緊跟時代趨勢對自身的管理知識、管理技能進行及時的動態革新,否則會嚴重降低相關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效率[2]。
賬面與實際不符是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首要問題。具體而言,這一問題廣泛表現在固定資產新增、運行、報廢等階段,首先,在固定資產新增階段,相關電網企業內部部門之間普遍存在缺乏溝通的問題,溝通、交流的缺乏導致企業的信息標準存在一定的缺陷,進而引發賬面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其次,在固定資產運行階段,電網企業出現固定資產變動與損毀的狀況時,管理部門應該及時進行信息錄入,但是在實際工作環節,部分電網企業的管理部門基本無法保證記錄的及時性,進而影響賬面記錄的時效性。最后,在固定資產的報廢階段,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及時進行相關手續的處理等,但是在實際工作種,部分電網企業管理部門根本無法保證報廢審批手續處理的及時性,最終引發賬實不符現象。
賬面與實際不符是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當前我國電力企業固定資產卡片信息仍舊不夠完善,在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部分電網企業無法確定建立完善的資產劃分準則,沒有在實踐中對設備的電壓等級進行具體標注,這一現象很容易導致固定資產處理出現問題。(2)電子企業固定資產信息中并沒有完善的對監管資產、其他資產的標準進行明確的區分,這很容易導致部分用戶在接收資產之后將其視為自由資產,進而在資產統計中存在一些問題。(3)在新時代背景下,部分電網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革之后,由于固定資產規則并不統一,因此在實踐中,部分企業進行的是新增固定資產,部分企業進行的是固定資產項目的新增,這些處理方式的差異也會導致固定資產信息缺失現象出現。
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力度較弱是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具體表現如下:電網企業在進行資產管理過程中,其常常根據功能模塊進行劃分,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管理,這種方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都是相當優越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資產管理人員在各階段的工作銜接中存在相當明顯的銜接問題。其次,電力企業部分部門的管理標準之間存在相當大的沖突。最后,部分部門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不愿意在相關的人員、設備配備過程中投入過多的資金。這些因素綜合導致固定資產實體管理力度較弱的現象出現。
用戶移交資產接收不規范是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具體表現如下:(1)在一些20世紀90 年代建立的老舊小區中,用戶電力資產設備的質量水平較低,這一現象很容易導致這些用戶在電力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此外,這一現象也導致電力企業后期維護成本的提升。(2)在實際的資產接收過程中,管理人員的現場驗收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支持,用戶之間自行接受自然也無法存在統一的接受標準。(3)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民眾的電力需求逐漸上升,電網企業必須結合這一需求上升的現狀進行電力維修與電力管理,由于外部因素的影響或者接收手續沒有按時完成的,電網企業需要承擔維護管理的職責。這一現象也很容易造成職責混亂的問題。
加強ERP 系統與各實物管理系統的協同性是電網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首要策略。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力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應該充分結合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加強自身ERP系統與各實物管理系統的協同性。(2)企業應該逐步建立PMS、IMS 等系統,進而保證與財務價值管理達到良好的銜接效果,進而逐步實現整個電網企業的信息集成。(3)電網企業應該逐步建立物料、資產等內容的聯動機制,是資產新增具備賬目、卡片、實物一致性的特點。(4)對于一些特定的實物進行退運管理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職責管理制度,進而實現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3]。
對固定資產電壓等級進行分類也是電網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策略。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電網企業應該逐步建立健全資產信息多維度實時管控機制,并根據輸配電資產的功能、電壓等級等指標進行資產分級。(2)電網企業應該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標準,在輸配電電價與固定資產電壓等級分類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這能夠加強電價制定制度的科學性[4]。
對固定資產相關信息進行完善也是電網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策略。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電網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提升對于相關資產管理區分的科學性。(2)電網企業應該結合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相關資產信息的集成、錄入與分析,提升資產信息管理的科學性。(3)電網企業應該在國家相關規定的指引下,逐步完成對自身輸配電資產信息處理的規范性,并適當增加相應的表示,例如監管與非監管資產、存量與增量資產等內容,最終嚴格根據卡片信息對電網企業的信息數據進行相應的分類管理。
提升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力度也是電網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策略。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在輸配電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應該積極做好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即對整個企業的資產情況進行全方位把控,將自身的固定資產管理方式與國家主導下的輸配電價改革與電網企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動態結合。(2)電網企業應該隨著EPR 系統相關信息內容的完善,更加重視實物清查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具體實物清查過程中做好相關的記錄工作,如果發現賬目、實體不相符的情況,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最終采取針對性措施使賬目、卡片、物體三者之間大致相同[5]。(3)電網企業的應當設計不同管理系統的資產信息字段,進而滿足不同部門的管理需要,這有助于保證系統之間的數據聯動性,進而促進企業資產數據質量穩定提升,最終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細化用戶資產接收方式也是電網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策略。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電網企業應該細化用戶資產接收方式,即優先考慮接受優質用戶資產,在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準許成本核算過程中接收的用戶資產不作為有效資產,但是這種方式能夠穩定提升電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電網企業應該制定統一的資產接受標準,這能夠有效提升電網企業規范性,也能夠降低職責混亂事件的發生率。
縱觀全文,在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有分布廣、種類多、管理復雜、更新速度較快的特點,且在部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賬面與實際不符、固定資產相關信息缺失、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力度較弱、用戶移交資產接收不規范等問題,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就會對電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相關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ERP 系統與各實物管理系統的協同性、對固定資產電壓等級進行分類、對固定資產相關信息進行完善、提升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力度、細化用戶資產接收方式。只有做到以上幾點,相關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力才能穩定提升,進而保障自身在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實現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