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玲 晉城市人民醫院
伴隨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和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化,當前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行為呈現出日益激烈的狀態,公立醫院為提升自身競爭力,適應當前新醫改逐步推進的形式,必須不斷提升其預算管理水平,以通過預算管理水平的持續提高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降本增效,并實現公立醫院社會、經濟效益“雙贏”。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意見(簡稱《意見》)中,其明確指出三級公立醫院要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因此,在內外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當下,新醫改浪潮不斷推進,提升公立醫院全面管理水平勢在必行。
全面預算管理已從最初的企業管理逐漸向醫院管理領域拓展。醫院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以醫院一定時期內的戰略目標為依據,對醫院各科室資源進行合理且科學的分配并制定詳細預算計劃,以及執行預算計劃,評估預算執行效果并進行反饋的過程[1]。對于非營利性質的公立醫院而言,其全面預算管理的重點在于資金使用和醫療服務質量的規范。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具有戰略性、全面性、系統性、適應性以及控制性等特點。也就是說,只有符合公立醫院戰略目標的全面預算管理,才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只有全員參與的全面預算管理,才能夠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力。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的統計,顯示自2012 年以來我國公立醫院的數量已從1.34 萬個下降至2021 年3月底的1.18 萬個??傮w來說,當前我國公立醫院的數量正呈逐年下降趨勢。相較于2020 年,2021 年3 月底我國公立醫院數量減少45 個。然而,盡管我國公立醫院的數量不斷減少,但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資源配置卻在持續提升。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并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先進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提升,不僅有助于醫院總體戰略目標的實現,而且有助于醫院資源的合理配置[2]。與此同時,對于促進公立醫院內部各科室及工作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在激發醫院員工工作積極性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對于醫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加強也有一定推動作用。
當前我國公立醫院部分員工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還較為缺乏。在《J 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施調研報告(2020)》中的相關數據指出,該公立醫院53.70%的員工將全面預算管理僅視為醫院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還未能將全面預算管理視為醫院每個工作人員的職責。而公立醫院管理層中,不足5%的管理者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會對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而正是由于醫院管理層及工作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不足,導致公立醫院迄今為止還尚未對全面預算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在調研該公立醫院員工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積極性中,還顯示僅有24.27%的員工對參與全面預算管理有較高的積極性,67.88%的人對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積極性不高。
現階段,我國部分公立醫院還存在預算執行不到位,以及執行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這主要表現為入賬、付款手續不規范等致使賬實不符。例如,J 醫院目前還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盡管通過調節表,以及與醫院各科室和供應商協商展開多次協調,賬實不符的情況已有所改善,但執行效率卻較低[3]。以預采購工作為例,2019 年醫院投資類項目預算執行率為76.56%,2020 年為82.82%,相較于2019 年預算執行率提高6.26%。從整體上來看,盡管該醫院的預算執行力有所改善,但依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而導致預算執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預算管控端口后置,預算執行審核不嚴謹等。
受傳統的管理觀念影響,公立醫院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并且缺乏與日常管理相配套的預算管理系統,現有的管理系統也并不成熟,最終造成公立醫院出現多個管理系統存在信息共享的技術障礙,從而導致預算申報、審批及下達等工作的效率低下。在實際調研中,顯示該醫院55.04%的員工認為當前該全面預算管理中的信息系統建設還較為薄弱。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公立醫院的長期戰略目標發展有直接關系,只有正確認識其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方能夠持續提高預算管理的水平。因此,首先應采取系列手段增強醫院管理層對預算管理的認識,從而提高其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度,以加大對預算管理的投入。例如,可針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特點以及重要性等進行大力宣傳。其次,應大力培育全面預算管理文化,以促使醫院全員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中。例如,公立醫院可通過定期形式或非定期形式圍繞全面預算管理展開研討會,以對全面預算管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進行成功經驗的推廣等,從而增強全員參與的積極性。最后,還應通過高素質專業化財務人才的引進,以及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等,從整體上增強醫院全體員工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以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
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預算執行屬于其中關鍵環節。為進一步提升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力,應在政府會計制度準則下,依據經濟分類對公立醫院的項目支出決算工作進行合理編制,以做到賬表一致、賬實相符,從而確保收支真實、數額準確,持續提高決算編制質量,并進行定期檢查、評估、分析以及反饋。與此同時,還應嚴格堅持并落實“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規定,以強化醫院預算支出管理。另外,還應加強對月度、年度決算數據的分析,并對決算數據信息予以充分利用,通過偏差分析以不斷改進醫院財務數據的質量。除此之外,還可引進PDCA(即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循環思想,以提升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
信息化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意見》中,對我國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工作有了具體要求,并明確提出了績效考核信息系統的建設,其主要是利用當前先進網絡科技,實現“互聯網+考核”模式的真實應用,進而獲得更為精確的考核數據,提升考核工作的真實性。在這一政策號召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加強是極為關鍵的。為推動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首先應對信息系統建設的基本標準以及軟硬件設施等基本要求予以明確,并統一信息化技術標準,預防信息技術風險。其次,應按照醫院業務性質和內容的不同,推動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強化預算集成系統的聯合應用,將醫院多類型業務系統進行適度銜接,建立強大的額信息共享平臺。最后,應加強信息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以將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下達等工作效率予以提升。
公立醫院在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行業中擁有重要地位,其承擔推動新醫改目標實現的重任。而在動態且復雜的競爭環境下,為促使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資源獲得合理配置并力求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必需對其財務管理中的全面預算管理給予正確認識,并加速全面預算管理的落實。同時,還需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