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絢麗 青海長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稅務風險管理在企業稅務管理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建筑施工企業是稅務機關重點關注稽查的經濟稅源,而且在金稅三期系統整合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及時解決稅務風險,避免被稅務機關通過稅務系統稽查,減少企業損失。建筑工程項目具有施工周期長、投入資金量大、利益關聯方多以及項目管理復雜的特點,部分涉稅業務的處理復雜度較高,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制定有效的風控方案,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解決稅務風險,實現節稅效益最大化。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應稅業務數量較多,所涉及的稅種也相對較多,比如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等,以下主要從增值稅和所得稅方面入手分析企業的稅務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的增值稅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值稅發票開具與規定有差異,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應的應稅業務名稱類別不準確、備注欄填寫與要求不符、打印錯誤、打印內容不完整等都引發稅務風險[1]。第二,建筑施工企業對增值稅發票真偽驗證不足,未能嚴格審核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旦出現增值稅發票虛假情況,稅務機關通過系統發現之后則會對企業進行稽查處罰。第三,增值稅發票管理不當,按照要求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合理妥善管理已經認證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未能對發票進行分類管理,經過認證抵扣的發票沒有裝訂,出現少數發票丟失的情況,造成稅務風險。第四,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采購設備、施工材料等,而采購行為面對的供應商納稅身份也是形成增值稅風險的關鍵因素,如供應商是小微企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則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抵扣出現問題,企業稅務負擔增加。而且若是供應商的信用等級低則其提供的發票也容易產生稅務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的所得稅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為減少稅款則選擇虛增成本,以達到收入減少的目的,導致企業應預繳的所得稅減少,而清繳匯算過程中需要進行補稅。另外,在金稅系統監管下,虛增成本等不合法手段容易進入稅務機關的重點稽查對象列表中。第二,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存在白條入賬情況,在匯算清繳階段部分成本仍然難以獲取相關憑證,沒有及時調整稅籌,導致企業被認定存在偷稅行為,既要繳納滯納金、補足稅額,還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多數建筑施工企業雖然有一套風控體系,但不夠完善,未全面覆蓋涉稅業務,導致稅務風險未能被有效控制,風險影響范圍逐步擴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缺乏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未能及時更新現行的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導致稅務風險發生概率增加,同時風險影響范圍擴大,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增長[2]。其次,稅務風險管控與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融合不足,風險控制體系的作用效果不理想,其控制結果難以為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有效幫助。最后,建筑施工企業缺少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壓力較大,無法為稅務風險控制分有足夠的時間,導致稅務風險難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控制。
完備的風險預警機制是有效識別和控制稅務風險的前提。但是現階段企業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不完善,部分涉稅業務發生風險缺少提前預警,以至于錯過最佳的處理時間。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在識別風險過程中,準確性不足,且缺少應對措施,稅務風險沒有得到及時控制。
建筑施工企業對稅務風險管控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還包括稅務信息系統功能不完善,稅務風險管理與信息系統的結合度不足。鑒于建筑施工企業規模逐漸擴張,應稅業務數量隨之增加,稅務風險呈多樣化,簡單依靠人力處理稅務風險顯然不科學,因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借助信息系統的力量處理稅務風險。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信息系統在稅務籌劃、納稅申報方面作用突出,而對稅務風險的作用效果不明顯,稅務風險信息化管理還有待加強。
企業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及時更新稅務風險管控體系。首先,更新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在現行制度基礎上,緊跟稅收政策指導,加入新的制度內容,規范稅務籌劃、納稅申報和稅務資料管理,以嚴格的制度約束稅務處理行為。其次,成立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或者團隊,獨立負責監管和控制企業各個經營環節的稅務風險,最大程度的減少企業承受的稅務風險。最后,持續培養優質的稅務風險管理人才,并結合實際需求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持續提高人員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
首先,建立健全集稅務風險識別、預警、應對于一身的預警體系,采用科學的防范識別風險。設計有效的風險識別指標,比如財務指標、業務指標、稅務類指標、水種類指標等,從稅源直報系統、綜合征管系統中提取指標。其次,進一步強化稅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功能,針對各類稅務風險設置風險預警值,企業可分別在歷史納稅數據、行業稅務指標基礎上計算稅務風險預警值,然后匯總取平均值,定位稅務風險預警值[3]。最后,加強風控執行力,風險一經發現則要理解實施相關措施進行處理,同時根據稅務系統建模數據確定稅務風險發生概率,做好風險測算工作。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應用信息手段實施稅務風險管理是必然趨勢,建筑施工企業應當結合稅務風險管理要求,對內部稅務信息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拓展系統功能,通過信息系統實現全過程的稅務風險監測和控制。建筑施工企業可適當增加對稅務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軟件,優化稅務風險實時監督、稅務資料管理、票據保管等功能,保證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可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實時監測涉稅業務開展情況以及稅務籌劃方案的落實情況,及時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識別稅務風險,分解風險成因,并制定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在當前環境下,不論是出于降低稅負的目的,還是出于規避稅務風險的原因,建筑施工企業必然要重視稅務籌劃和稅務風險的防控。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還需從實踐出發,立足于自身實際管理水平,通過準確分析稅務風險,掌握稅務風險的形成動因、影響深度,來制定出適宜的稅務風險控制措施,進而實現有效防控稅務風險的目的。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自身需求構建有效的稅務風險防控和預警體系,全面識別稅務風險,及時評估和預警,將稅務風險提早扼殺在搖籃中,減少風險帶來的影響,實現有效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