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寧夏煤炭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煤礦的掘進開采過程中大多會不同程度的滲入、涌入或流入一定量的水,如果在礦井中積聚的水量超出了礦井的正常排水能力,那么就會讓礦井遭遇水害,嚴重影響煤礦的開采安全性。
如今,在煤礦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煤礦開采過程中地質工作的開展,常常由于缺乏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引起諸多問題。從地質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很多煤礦企業常常選擇一人負責多個崗位,這就導致崗位功能的喪失,再加上煤礦企業缺乏專業性的技術人員,自然難以實現地質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另外,由于煤礦企業對該工作的不重視,所以在開展地質工作的過程中,常常存在不徹底、不全面的現象,這就導致地質工作缺乏實效性。
從煤礦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甚至許多作業人員沒有進行崗前培訓,導致他們缺乏專業知識,作業能力不強,難以有效開展防治水工作,使煤礦開采過程面臨嚴重的水害風險。從水災防治的角度來看,如果技術人員能夠提前發現相關信號,就能夠提前采取措施,有效地減少水災造成的損失。但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害事故,給煤礦帶來嚴重的安全事故。
在煤礦行業發展生產過程中永恒不變的主體就是安全,這也是煤礦行業進行穩定生產的重要基礎。煤礦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前者在實際開采過程中有著較高的危險性,所以,相關管理人員要對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予以足夠重視。在通常情況下,煤礦發生災難性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礦水災害,現階段我國發生煤礦災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煤層上部分含水層及下部分熔巖水發生突水和淹井現象,再加上部分開采單位并沒有對地質勘探工作予以足夠重視,這樣就會導致水災害的危害程度進一步巨大。所以,地質勘探工作室煤礦防治水工作的基礎,相關開采單位要提高對哈哈工作的重視程度。
基于煤礦企業的發展,其地質工作與防治水工作的開展都是在完備的內部管理制度的支撐下實現的,然而從目前煤礦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煤礦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但是,煤礦企業將地質工作與防治水工作結合以后,不僅會強化管理者對這兩項工作的認識,還能夠發現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依據礦區周邊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防治水方案,實現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通過煤礦地質與防治水工作的聯合開展,煤礦企業能夠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礦區具體情況,建立起符合煤礦開采的相關規章制度,以此來提升防治水工作效果。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準則是以人為本,在確保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同時,將煤礦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進行提高。為了能夠讓煤礦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煤礦工作人員就要不斷提高警惕水災害的能力。為此,煤礦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期開展防治水知識教育培訓,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相關的煤礦工作人員對防治水工作基礎知識進行充分了解,與此同時還要開展井下水災害應急救援演練,進而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防治水工作能力和抵御水災害的能力。煤礦工作人員要對先進的防治水技術和設備進行充分了解,并且對這些技術和設備進行充分應用,這樣才可以提高整體的煤礦防治水效率和質量。
通常情況來說,煤礦在遭遇水害之前一定會有一些異常現象產生,也就是水害前兆,工作人員如果對水害前兆有一定了解,那么就可及時作出必要的應急處理,將水害損失降到最低。水害前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一是,煤壁掛紅。如果發現煤層裂隙表面或者是巖層表面出現暗紅色水銹,那么就說明巷道離積水區距離已經十分接近;二是,煤壁出現水珠。這是因為如果在巷道附近存在積水區,那么水會在壓力作用下透過煤巖裂隙滲出,聚成水珠;三是,巷道內產生霧氣。因為巷道在開采過程中,人力與設備的運轉會讓巷道溫度有所升高,那么積水區的水就會因蒸發而形成霧氣;四是,空氣突然變冷。如果工作面與積水區距離較近,煤壁會因為氣溫降低散發涼意,就會令人感覺寒冷;五是,出現水聲。如果在煤壁中間出現水聲,就代表水體與煤壁之間的距離十分接近,并且很有可能隨時突破煤壁;六是,煤層發潮。如果挖去煤層表面依然發現煤層潮濕,那么則說明工作面與積水區距離十分接近。
在煤礦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切忌不可為了利益而忽略在支護設備建設方面的投入,尤其是隨著煤礦行業的發展,開采深度方面的變化,盡管加快了采掘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風險。尤其是在防護設備技術沒有提升時,自然難以滿足煤礦深井作業的需求,這就導致深井作業的人員存在安全風險。因此,煤礦企業需要重視防護設備及技術的革新與引進,采用科技含量高、材料強度高的防護設備,以此來增強煤礦礦井內部的安全防護能力,為煤礦開采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時煤礦企業需要保證勘探設備的科技含量,才能夠準確地收集水文地質信息,為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為了有效治理突發性的水害事故,需要相關人員具有超前的預見性,做好水害的防范工作、地質勘查工作,統計和記錄勘查數據,可使水害的防治工作更具針對性。依照煤礦地質的勘查工作提供的數據資料,礦井的防治水工作主要內容由三部分組成,需要根據工作中的具體地質勘查情況,創建科學使用的水位觀測站;需要對清礦區域里面的事件塌陷范圍展開合理勘查,對塌陷區內的積水面積、深度展開持續測量、記錄;需要做好排查工作,特別是在雨季,將礦區內的排水系統展開詳細檢查,保證排水的通暢性,確保在煤礦開采中排水安全。礦井的防治水工作具有持續性、長期性的特點,施工人員應對煤礦地質勘查中的各項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進行分析工作,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
從煤礦地質工作與防治水工作聯合開展的過程來看,完備的規章制度則是開展煤礦開采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的保障,所以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對于煤礦地質與防治水工作聯合實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煤礦企業在開采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出臺的相關規范與條例,并結合國家政策的變化,對煤礦地質與防治水工作方案進行修正,以此來為煤礦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在規章制度完善的過程中,煤礦企業需要結合不同部門的建議對這兩項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與了解,才能夠使得所建立的規章制度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為后續工作的實施提供科學的指導。最后,在煤礦地質與防治水工作結合的過程中,對于相關規章制度的落實,若是存在突發性問題則需要及時上報,才能夠確保煤炭開采的綜合效果。同時,還需要加強地質勘察工作的效果,確保能夠為防治水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煤礦在開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水害威脅,只能有效預防卻無法徹底根除,這也就要求煤礦企業必須將煤礦防治水工程作為一項日常的長期工作,確保所有防治水措施的具體落實。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將地質勘察與防治水這兩項工作結合起來,既可以強化企業對這兩項工作的重視,還能夠使得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符合礦區地質條件的要求,實現防治水效果的提升,為煤礦開采作業的進行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