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 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
醫德醫風和行風管理是醫療機構管理的重要內容,對醫療機構的日常運營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該項工作在實踐中往往容易流于形式、難以做實[2]。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行業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精湛的技術能力,集中展示了行風工作建設成果。醫療行業行風建設是為了醫院發展,也是為了促進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不斷推進長效管理、綜合治理,才能抓出成效,真正使精神文明與行風建設落到實處。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無論在何種文化中,人的生命都被視為最重要的價值。明代龔廷賢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病家求醫,寄以生死”都深刻地揭示了醫療的特殊性及其必然的道德要求。醫療從業人員要有較高道德要求,患者才能不因貧富貴賤、不因出身而被區別對待[3]。
醫學是至精至微之事,學醫者必須至精至誠。“精”是指醫生的醫學知識要扎實雄厚、醫療技術要精湛過硬。“誠”是指儒家為人之道、立身處世的中心思想,是一種真實不欺的道德境界,既包含醫者內心的態度也指其外在的言行。“誠”是營造和諧醫患關系、醫醫關系和醫社關系的重要基礎,因此要想成為一個名醫或良醫就必然要求要達到一定的道德境界。
鑒于醫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根本特點及醫學本質內涵的要求,社會對醫師給予很高的評價與期待,如明代龔廷賢所提的“良醫濟世,功同良相”,當今人們普遍將醫務人員稱作白衣天使。同時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和信息無障礙快速傳遞的挑戰,醫院醫德醫風情況成為人們就醫時考量的重要因素。醫德醫風建設管理是醫療機構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醫務人員良好的醫德是醫院的立院之本、信譽之根[4]。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務人員逆行出征,對白衣戰士的尊崇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只有不斷加強醫院行風建設,傳承“懸壺濟世”的社會責任感及“大醫精誠”的職業操守,時刻警醒自己,才能保證當黨和人民需要時,醫務人員勇于擔當、逆流而上,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促進職業生涯健康發展。
目前絕大部分醫院已形成常態化廉政教育模式,醫院定期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廉政報告會,組織醫務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合法監察法》《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這些教育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有部分醫療機構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有教育培訓,但未建立以案例為基點的自查自糾工作模式,未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情況和效果進行監督或評估反饋,不能很好地了解醫務人員的思想動態變化,難以將培訓效果內化與行。
公立醫院中專業化人才較多,不僅需要醫療人員的配合,在人才管理時還需要將重點放在管理人才、公關人才方面,只有將不同崗位員工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為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對不同崗位進行管理時,要本著一視同仁的原則,創新人才管理方式,同時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提升管理的針對性,為人才實現自我價值創造良好條件。
各醫院都制定了行風建設工作方案,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一些行風建設相關制度,但相關規章制度還不夠完善,系統性還不夠,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需加強基礎管理,逐步健全行風工作長效機制。
醫院管理中的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激勵:這是各大單位比較常見的激勵方式,主要是采用增發員工獎金、薪酬的方式來提升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人力資源部門可以以月、季度、半年、一年為階段,定期開展對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達到標準的員工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獎勵。從形式上來看,精神獎勵包括表彰大會、口頭表揚等多種方式,也包括滿足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需求,能夠讓醫護人員從內心感受到來自醫院領導層的關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精神獎勵更能夠體現對醫護人員個人能力的肯定,也具有物質獎勵無法比擬的榮耀感。在該方式的作用下,醫院內部會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改善醫護人員身心環境;三是工作獎勵:主要形式為晉升,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醫護人員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自身業務水平得到了飛速提升,能力強的員工能夠晉升到更高的崗位中繼續發揮個人價值。工作激勵是醫院內部實現良性競爭、營造良性競爭環境的重要途徑,該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能讓其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學習,積累經驗,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四是環境激勵:該方式的收益人群更為廣泛,主要是在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都能夠享受到環境激勵帶來的福利。為了讓醫護人員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醫院管理層需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切實滿足員工需求,同時也要保證激勵制度的透明和公開,讓醫護人員看到努力的方向。
(1)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按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辦醫主體的要求,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行風建設管理辦公室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分工明確,責任落實。
(2)各醫院要充分認識行風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把好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領導關。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完善行風建設工作。醫院黨政主要領導要積極支持行風建設主管職能部門工作,健全行風建設工作機制,完善院內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推進行風建設步伐。
結合醫院實際,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有計劃、全覆蓋、有側重的醫德醫風和行風建設宣傳教育活動。在醫院內部形成分級、分層次、分類別學習宣傳教育的良好工作格局,逐步形成醫院領導帶頭學習、全體職工有動力的良好學習氛圍,確保層層落實、人人知曉,保障制度的嚴格執行。
我們要按照重在建設、貴在堅持、為民惠民的要求,深入實施醫院文明創建工程,注重發揮全國文明單位示范帶動作用,統籌帶動青年文明號、衛生健康志愿服務等行業文明創建活動,緊緊圍繞健康中國建設中心任務,全面提升行業文明水平。
深化文明單位創建。舉辦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培訓班,加強對全國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指導,總結創建工作經驗,展示創建工作風采,相互學習借鑒。發揮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圍繞“為民惠民”要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完善便民惠民措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以點帶面推動衛生健康系統文明單位創建持續深入。
(1)學校醫院管理處以問題為導向,切實聚焦部分重點問題,聯合各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醫院重點督查和互查互學活動。做到督察項目全覆蓋,對接行風重點,實時更新監督評價表。建立行風建設督導專家庫,對督導專家進行培訓,統一認識。
(2)各醫院對重大醫療質量安全事件、違反“九不準”“十項不得”的行風案件,尤其是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等行為進行自查自糾,對于上級主管部門列出的問題清單進行認真整改。同時對本院行風建設工作進行回顧梳理,查找不足,總結經驗。
2017 年,在學校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醫院管理處聯合上海醫學院黨工委、黨委宣傳部、民主黨派等有關部門大力推進醫德醫風和行風建設“大討論、大整頓、大建設”專題教育活動;2017 年起每年創新性的聯合紀委辦公室、監察處、民主黨派開展年度直屬附屬醫院行風建設專項監督和互查互學活動,以問題為導向,切實聚焦部分重點問題開展督查整改,并將督查考核結果納入醫院黨政負責人年度考核指標與獎懲評價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