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民 天津市寶坻區周良街道辦事處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以人為本構建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文化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員工發展的需要。保護和傳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優秀基因,將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融入企業管理中,是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文化構建的重要發展方向。
阿里德赫斯作為“學習型組織”概念的創始人,在其代表作《長壽公司》一書中,寫道:“公司的自然本質與核心是作為一個持續完整的工作群體的存在,簡而言之,成為一個有生命的學習型公司。”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對學習型組織做了如下定義:學習型組織是指通過營造全員學習氛圍、培養全員參與學習,從而充分發揮企業員工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序的、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當前,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體中的地位正逐漸占有優勢,伴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企業和員工之間解除了物質層面的約束,共同成長型的學習型組織成為未來企業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形勢下的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是知識型組織的理想狀態,也是知識型組織的實踐目標,其本身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和高于個人績效總和的綜合績效效應,即1+12 的效應兩個特征。企業的未來,改革與創新并存,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是企業改革發展的戰略體現,是推進企業各項制度落實落靠的關鍵。所謂以人為本構建學習型企業文化,就是要重視人在企業發展歷程中的作用,在企業組織規劃中以人為核心,將人的全面發展融合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中,融入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中。
一方面,企業注重以人為本是企業在新時期構建學習型企業文化的關鍵步驟,是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為本就要堅持黨的領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企業員工力量,傳承企業文化的優良基因。將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企業規章制度,將企業文化與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合理結合,扎根企業員工心間,凝聚了強大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企業文化的主要服務對象和載體就是企業員工,關心關愛員工,一切以人為本,就是從根本上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榮譽感、責任感,進而提升和凝聚企業活力,增強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樹牢企業文化品牌,讓企業在行業發展競爭中占有優勢。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涌現的感人事跡和典型人物所體現的精神風貌,是企業的發展歷程的積淀,是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思維體現形式。在新時期背景下,構建以人為本學習型企業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一是以人為本可以有效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從員工的角度考慮,從顧客的角度考慮,從管理者的角度考慮,綜合分析其需求、目標和發展遠景,可以更有效的提出針對性的舉措,激活企業內部動力。二是以人為本可以有效激發企業員工創造力。從員工所需入手,往往可以加快提升員工對于崗位的認同感,比如幫助員工解決住房問題、子女入學等問題,讓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同企業理念,從而更專注于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效益。三是以人為本可以有效鑄造企業凝聚力。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品牌,就是企業價值的來源,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更是需要企業文化的滋養,需要注重以人為本,通過開展各項活動、落實各項政策,讓企業文化凝聚為一種企業精神,形成企業員工的強大合力,助推企業發展,從而通過提高管理水平以節約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企業文化是通過其發展歷程中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未來發展方向等的綜合呈現。探討企業文化構建途徑,需要重點圍繞這樣幾個方面。一是人的方面,即關注企業員工個人技能發展和職業生涯發展,幫助和引導員工將個人的發展同企業的發展統籌考慮。二是制度的方面,要圍繞學習型企業文化而構建配套制度,形成考核機制推動制度落實落靠。三是多措并舉的落實方式,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好的舉措來跟進和落實,在落實舉措的選擇上,要遵循以人為本理念,完善用人、管人體制機制建設。
新時期企業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員工的不斷進步,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應滿足員工自身發展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開發。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時,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審視企業文化構建思路,加強對員工需要的調研和了解,避免將過多注意力放在企業發展需要方面。深化企業需要和員工需要的結合,切實加強對企業文化構建的系統性考慮。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的共同價值體系,內涵是企業在發展中所不斷發展形成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及精神風貌。現實中有些企業易忽視文化的內涵建設。簡單的認為在企業張貼各種宣傳畫和條幅,宣傳企業文化建設,這樣就可以推進加速企業文化的形成。還有一些企業過分重視物品形式、擺放位置等,單純將物品樣式看作企業文化,讓文化停留在物體表面。過多注重這些企業文化外在表現形式,缺少企業文化的靈魂的構建。
企業文化在實施和落實過程中,通常會采用開會集中學習這種方式,由企業高層領導或者人力資源專家講授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強化與會者參對企業文化的掌握和理解。認為這樣就能構建起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實則不然,這樣做必然會導致企業文化缺乏在實踐中的檢驗,正確性有效性得不到保證。
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文化十分重視各種身份的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能動作用,根據這個“人”的身份不同,其構建思路也會相應不同。另外,企業的發展實力和服務水平,也決定了學習型企業文化構建的程度和方式,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企業服務對象,為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應在充分調研用戶群市場情況的前提下,根據不同服務對象構建相對應的服務思路,比如,按照年紀區分服務群體,制定針對老年人的服務計劃,提升服務理念,簡化工作流程,優化服務路徑。二是企業員工,伴隨現代經濟快速發展,一些企業員工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思想狀態容易出現波動,由于對未來缺少規劃,容易出現混日子的傾向,構建學習型企業應重點從短板入手,即從關注那些思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員工入手,著重提升短板而不是揚長避短,筑牢思想信念教育,幫助和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筑牢以人為本構建學習型企業的根基。
以人為本學習型企業構建根據不同的服務水平,其具體構建思路也不相同,結合現代企業發展方向和服務領域新技術的應用情況,重點從智能化、人性化和便捷化三個方向分析。首先是智能化,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合理運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幅縮減服務時間、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用戶體驗,將學習型企業文化同智能化相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區別于過去面對面的現場辦公,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的服務體系,需要對企業員工及時培訓相應技術技能,需要將新的智能化服務理念及時宣傳給服務對象,為了保障智能化的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智能化硬件儲備和提升智能化軟實力建設。其次是人性化,以人為本學習型企業的構建,不管是規章制度,還是實施評價,都應謹遵以人為本這個第一因素,牢記服務無止境,時刻從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整體服務水平,真正讓學習型企業建設落實落地有效。最后是便捷化,作為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企業的便捷化既是對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變相考核,也是推進學習型企業建設的關鍵參考因素,構建以人為本學習型企業應盡量整合企業現有資源,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效率。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構建新時期學習型企業文化,需要在了解其內涵和特征的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綜合分析企業發展需要、員工需要等 多種因素,根據企業服務對象特點或者是企業員工基本情況,合理調動企業資源,以達到激發員工創造力,調動積極性,利用群組的力量,更好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就像騰訊的騰訊大學、華為的華為大學一樣,相信通過企業對自身準確定位,以人為本構建新時期學習型企業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