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
如果站在經濟學角度分析的話,經濟共享過程就是去中介化與再中介化的過程。這里所說的去中介化指的是供需雙方必須徹底打破傳統依附于P2P商貸組織、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傳統資金調配模式,而是應該充分發揮供需雙方直接對接方式的優勢,完成經濟行為的一種策略。比如,滴滴打車幫助乘客與司機在不經過出租車公司等商業組織的情況下,實現了雙方之間的精準對接,確保了乘客消費活動的順利完成。這些都說明共享經濟去中介化的過程,推動了各個行業的發展。而在中介化則指的是供需雙方在共享經濟背景下,尋找或依附于新的媒介完成雙方之間的精準匹配,為雙方之間的消費和服務提供全方位支持。比如,乘客在出行時需要借助相應的APP尋找服務者,而服務者則應該通過打車APP了解和掌握乘客提出的服務需求,并以此為基礎完成供需雙方之間的精準匹配,在這一過程中以打車APP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平臺,就起到了共享經濟背景下的中介作用。由于共享經濟并不是簡單的杯托中介,而是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消費者需求,徹底摒棄傳統中介構建新型中介的過程。所以,共享經濟的迅速發展與人們的認可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就目前來說,我國共享經濟的特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以現代傳媒為核心構建的信息平臺是共享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來臨,現代傳媒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而互聯網、無線網絡、移動通信等技術的全面發展,體現出了現代傳媒作為信息集散中心的特點,所以現代傳媒與傳統媒介相比具有受眾群體更加廣泛的特點。其次,短時性轉移社會閑置資源的使用權是共享經濟行為的核心內容之一。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消費者也逐漸意識到,消費的最終目標并不是為了獲得私人物品,而是寄希望于消費獲取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服務或使用權。正是因為共享經濟運轉體系與消費者消費理念緊密融合在一起,所以,共享經濟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最后,物品利用與服務重復交易特點顯著。(1)以互聯網信息共享平臺為主體的共享經濟,具備了在接近零邊際成本的前提下,完成物品使用權的轉移或共享,降低了閑置物品運作的成本,提高了物品的利用率。(2)共享經濟通過對閑置社會資源使用權與所有權的合理分離,為物品所有權個人或企業有償短期轉讓使用權以及私人物品的重復多次利用提供了便利,促進了閑置物品使用價值的大幅度提升。
經濟共享時代的來臨對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由于大多數企業對于共享經濟變化的認識和了解相對較少,再加上人們對于共享經濟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分析、探索的階段,所以我國尚未形成與共享經濟相關的理論依據。共享經濟并不只是實體經濟,而是應該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將社會剩余資產與閑置資源融合在一起,用于企業的發展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站在社會經濟發展角度分析的話,共享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全新的經濟運行模式,所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也必須順應共享經濟發展的要求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創新現有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結構,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要求。
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共享經濟,不僅促進了社會閑置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而且實現了轉變傳統行業經濟基礎的目的,對傳統企業雇傭關系的建立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隨著共享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與員工之間關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這種變化與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由于現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實現經濟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控制內部各個崗位員工的數量,按照員工績效考核的數據支付薪酬工資。這種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模式的應用,不僅發掘出了企業員工的潛能,避免了因為員工招聘或裁員操作的資源浪費,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人們對共享理念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企業人力資源考核方式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企業人力資源在開展共享經濟背景下的績效評價工作時,應該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雇員市場化的結算工作,該結算方式與傳統結算方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共享經濟是以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支付相應的薪資報酬。而傳統的計算方式則主要是由企業財務部門負責人工薪酬的結算工作。現代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借助互聯網平臺支付員工薪資,主要是將企業與員工緊密結合在一起,由財務人員根據系統中錄入的員工出勤情況與基本工資,即可自動完成員工工資的結算工作,無須再次進行人工考核,發揮出了互聯網的共享性優勢,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避免了因為人工計算失誤,導致員工薪資支付出現誤差,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總之,共享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服務共享體系,徹底改變了人們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推動了人力資源共享模式的全面發展。現代企業必須在深入分析共享經濟特征與內涵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共享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共享模式的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特點,實施標準化、程序化的育人和選人機制,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