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醫院會計和財務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有效的整合內部各種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醫院的經營活動,實現醫院的持續發展。就目前而言,隨著醫療籌資結構和支付方式的變革,人本思想的日益凸顯,醫院在改善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要注重預算和成本管理對醫院利益的影響,通過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來保持醫院長期的可持續核心能力。
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應用較為廣泛的管理方法,能夠對醫院財務及其他部門資源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對于完成醫院營運目標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做好醫院的預算編制和管理,嚴格醫院預算評估,不僅有利于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還是保障醫院公益性,維持醫院良性運轉的必要條件。由此可以看出,加強醫院財務預算理論學習,提升醫院會計人員預算編制水平是醫院財務管理較為重要的內容。
成本控制是高效率利用資源、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管理行為,醫院成本的降低從患者角度來說,能夠讓患者享受到價值的增加,從醫院的角度來說,能夠提升醫院經營能力和競爭優勢。因此現在醫院應不斷加強財務成本控制,完善成本控制方式,實現醫院價值最大化。
概括來說,醫院預算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預算制定缺乏嚴謹性。醫院財務預算編制既要結合醫院經營發展需求,又有依據國家相關政策,保障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目前部分醫院財務部門在思想上對預算的重視度不足,在實踐中也忽略了預算與實際相結合,導致預算功能無法發揮。
(2)預算執行力不足。醫院財務預算應貫穿中整個工作執行始終的全過程,沒有較強的執行力,執行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預算管理的效果也不顯著。
(3)預算管理意識不足。部分醫院對預算管理的重視度不足,主要表現為預算編制脫離醫院戰略規劃、缺乏預算監督機制、沒有落實預算執行情況等,由此導致預算管理職能的作用難以發揮,財務預算工作流于表面[1]。
成本的科學控制能有效的提高醫院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但就目前而言,一方面部分醫院按照傳統方法分攤成本時,核算的結果與真實成本之間存在差別,容易導致信息失真,從而無法為醫院管理者制定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目前醫院成本核算體系不完善,沒有統一的統計口徑和標準,不利于醫院進行成本控制。同時醫院收支內容的不完整也影響著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不利于醫院全面成本核算。因此新醫改背景下,需要醫院對成本費用控制制度進行重新編制和制定。
1.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既要在內容上保障全面性,如日常業務支出預算、醫院運營預算、未來發展預算等;又要加強編制人員的全面性,鼓勵各科室、各部門多方參與,才能有效的提升預算編制水平,因此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應堅持全面控制、權威控制、重要性控制、過程控制能原則。此外,醫院還要提高預算的執行性,只有將預算落到實處,才能充分發揮預算功能,保障醫院經營管理的經濟性和科學行[2]。
需要注意的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制定需要同時具備剛性和柔性。剛性是指要保障一定的資源配置,以實現預算目標;柔性則是指當預算條件發生變動時,預算也應隨著變動,確保預算對醫院業務的指導性。
2.加強財務預算執行審計制度
預算執行審計制度是保證預算落實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概括來說審計的內容主要有:預算編制是否健全;預算指標是否分解;是否制定了預算實施方法等。通過確定目標,突出重點,超前控制,加強監督,確保醫院預算方案執行過程中不會出現大的偏差。由此可以看出預算執行審計制度的重要性。這就要求醫院一方面應完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嚴格預算的動態考評機制,從而確保預算執行落到實處。
3.規范預算編制行為
預算編制的優化不僅要按照項目明確、內容完整、程序規范等原則進行,又要嚴格按照預算法的相關規定標準編制。通過規范預算編制,來實現預算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為了更好的規范醫院預算管理的活動,還應健全預算監督機制,做到全過程預算檢查,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醫院也應與時俱進,改變以往“重形式、輕技術”“重控制、輕溝通”的思想,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實現預算編制的充分性和及時性。
1.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
全過程成本控制要求醫院從經營活動的每項具體業務入手,減少非必要的活動,以降低和節約項目全過程成本。具體來說一是要求醫院應對其內部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和合理配置,避免因資源管理不當而造成的成本提高;二是醫院應對經營活動消耗進行合理控制,通過加大對核心競爭力資源的投入,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三是對于成本結算時,應明確項目的結算方式和結算時間,以減少間接費用的支持。
全過程成本控制在應用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過程中,醫院在全過程中都需要開展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并且鼓勵全員參與,通過對全過程活動成本確定和控制責任的劃分,提升醫院整體成本控制水平。
2.提升思想重視
思想高度重視是做好醫院成本控制的基礎,對于醫院管理者來說,首先應成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組,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從而促進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其次管理者應結合醫院實際,從日常開始入手,建立起各項工作成本控制制度,并落實到每項具體工作,以制度形式推進成本控制工作的進程。
此外醫院還應做好成本控制的宣傳工作,以便于在醫院內部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節能的良好氛圍,如利用訪談會,向員工征詢成本控制建議,對于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應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激勵員工的參與熱情。
3.關注細節
保障醫院正常運營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這是降成本控制落到實處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醫院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如結合醫院經營發展的需求,對于非必要的改建或擴建應不予以批準;對于醫院的設備采購計劃,應通過財務指標對比分析,減少效益低的采購計劃等。
(2)實現資源共享。對于醫院的醫療儀器、衛生材料等資源,應盡量減少重復設置,實現醫院內部的資源共享,以此來降低醫院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分攤,降低成本支出。
(3)推行節能措施。如對醫院空調、照明等設施進行系統化的節能改造,積極推行新能源利用,能有效的節約日常費用支持,促進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進行。
總的來說,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已成為一項融合了戰略管理、組織行為、財務控制等諸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的綜合管理機制,并在戰略推進、資源配置、管理控制、等各個方面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醫院應深化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改革,不斷提高醫院競爭力,降低病人費用負擔,有利于實現醫院社會公益性職能的回歸。同時醫院實行成本控制,有利于通過對醫院和醫療服務成本的核算與管理,更新醫院經濟管理的觀念,提高醫院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減少浪費,從而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