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玉 仙桃職業學院
傳統教學主要從教材出發,通過教學設計,進行教案相關教學資源的制作,課堂進行相應的練習鞏固教學重難點,最后只是一份期末試卷來檢測整個學期的教學效果。課前教學資料準備煩瑣,有些甚至直接網上下載教學資源,知識點陳舊老套,教學內容與實際崗位相脫節,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教學效果差,學生沒有真正掌握知識點,而且期末批改試卷,成績統計增加教師的工作量。
目前,雖然目前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對于技能大賽中的比賽內容都有所涉獵,但在具體教學內容的安排如課時設置、難易程度選擇等方面并不能完全滿足比賽對于專業知識的需求,具體情況如下:
1.審核會計項目對應的會計核算技能、初級會計實務、納稅實務、財經法規這幾門課程,雖然已經涵蓋了比賽所需的大部分專業知識,但是缺乏對比較深入的財務知識的理解和財務報表分析方面深入了解與練習。
2.成本會計項目對應的成本會計課程,雖然已經涵蓋了比賽所需的所有專業知識,但學生對成本掌握情況不盡理想。
3.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項目對應的納稅實務、經濟法課程,缺少實訓實操部分,在對應的理論學習上平時課堂上接觸的稅主要也都是大稅種,在法條理論上為了應試更多的也只是去記憶。技能大賽更多是實務操作,開具發票、網上申報、匯算清繳這些在課堂上幾乎沒有接觸。
4.管理會計項目所涉及的管理會計課程未有開設,而且財務管理課程上課停留在片面化教學。
根據高等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的賽項規程,在會計專業的建設方案中將會計技能競賽項目融入課程體系,將競賽及考證所要求的內容納入到相應課程的內容當中,以發揮技能競賽對專業課程的引領作用,將技能競賽的機制引入到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課堂當中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構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賽融合”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以往各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修改課程體系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問卷,專業調研的準確度并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這時將大賽的比賽規程和參加大賽的同學的意見納入其中則會更加全面。從大賽的角度出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應做相應變化:于第四學期增設管理會計課程;在納稅實務課程中增加實訓操作課時比例;初級會計實務教授過程中適當進行拓展內容;增加財務報表分析選擇修課程,拓展知識面;增加實訓軟件課程的操作課時;出納課程提高要求,要求票據填寫、小鍵盤以及點鈔訓練加強到位。
首先要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采用從分層教學,將大賽知識點分解融入日常教學。在進行專業課程的建設中,將理論課程內容和實踐課程內容相融合,對課程的內涵進行重構,課程組團隊集體商議修訂課程標準,結合會計比賽大綱,將比賽知識點以及評分標準根據課程情況融入課程標準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比如:在平時上課能演示技比賽操作軟件步驟的時候,開啟錄屏軟件,邊操作邊錄屏,然后將視頻上傳至學習通課程平臺,既能方便學生課后學習,還可以作為教學資料保存。課程組團隊自己制作練習試題,將比賽類似試題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時檢測學生學習情況,查看教學效果。
同時,設定“三級競賽體系”,鼓勵學生參加校賽、省賽、國賽,層層選拔,學生通過不同級別的競賽,了解自身的優勢、劣勢。也為企業縮短了新員工的培訓周期,在某些企業領域,高職技能競賽獲獎的選手,在應聘時擁有了加分項目。
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師,“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賽融合“正是迎合了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訴求,往往總是那么一兩個教師大學生參加比賽,容易產生斷層現象。鼓勵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領一位年輕教師參與指導比賽,形成梯隊建設,既能緩解帶隊教師壓力,又能讓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大賽,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同時通過指導學生參與技能大賽,能夠反思日常教學活動,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重難點以及課時安排方面是否能夠滿足相關會計崗位能力需求等,從而做到有的放矢,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整合教學資源,凝聚教師團隊的力量,提升資源效益。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賽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有效的調動的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比賽與專業學習進行有效融合,專業競賽體系的構建能夠重新激發學生的人生追求,明確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圍繞著這個目標去采取有效的方法來進行認真學習。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并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圍繞著大賽而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專業的學習中獲得了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方面的進步,從而提升全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我院會計專業在全省職業院校的技能競賽會計賽項中屢獲佳績,專業技能強手不斷涌現,2016-2018年連續3年獲得團體一等獎,特別是在2018年,抽測組選手獲得二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是技能競賽融入課堂教學的效果的極大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