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一次爬山之旅,居然成了阿欣人生的轉折點。
阿欣攀爬的,是印度尼西亞高達3726米的林賈尼火山。
那年,她30歲,是而立之齡,任職于一家律師行,擔任辯護律師。讓她最感沮喪的是,有時,犯罪證據確鑿,但她得挖空心思為受控者脫罪;倘若輸了,有挫敗感;如果贏了,不但沒有成就感,還得遭受良心的譴責。
年復一年在旁人羨慕的眼光中享受著高薪厚祿的她,內心卻陷落于一張痛苦的大網中,每個網眼里,都是難以和他人言說的矛盾和掙扎。
她覺得自己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請了一個星期年假,只身飛往印度尼西亞的龍目島,找了個挑夫,以四天時間,攀爬風光壯麗的林賈尼火山。阿欣認為,許多時候,要治療一顆疲憊的心,綺麗的景致比任何心理醫生更有療效。
然而,令爬山高手阿欣難以意料的是,林賈尼火山竟然能媲美李白的《蜀道難》,讓她屢屢發出了“難于上青天”的慨嘆!
阿欣余悸猶存地憶述道:
“山勢陡峭,碎石路又多,攀爬到后來,簡直就是一步一頓了。元氣耗盡,全身每一個關節都好像有尖利的匕首在游走,疼得我直不起身子。抬頭仰望,山巔遙遙;低頭俯視,山路漫漫;我在中間,進退兩難。看著看著,眼淚就忍不住嘩啦嘩啦地流下來了。后來,立定心意,與其窩囊地后退,不如奮勇地前進。那天,攀爬了將近11個小時,才來到半山的扎營處,整個人虛弱得像強風中的蠟燭;雙腿,好似腌過了的蘿卜,一點力道也沒有。”
次日,歷盡艱辛,終于爬上了山巔。宛若仙境的美景,讓阿欣魂魄悠悠出竅。
接下來,長達兩天的下山路,阿欣又經歷了宛若地獄式的磨難。當阿欣晾曬這段記憶時,口吻里還殘留著痛楚:
“碰上了暴風雨襲擊,山泥崩瀉,我好多次差點像泥土一樣被沖下山去,感覺死了一次又一次,是平生少有的驚險和驚悸。”
來到山麓,阿欣像是一根爛了的蔥,軟塌塌的,渾身散發出渾濁的氣息,可是,阿欣清清楚楚地知道,和往昔相較,她已不再是同樣的一個人。
她的內心,住了一個強大的巨人。
她對我說道:“許多人想征服林賈尼火山,但都經不起折騰,半途而廢。對我來說,登上山頂,并不是最大的目標,在爬山的過程中,如何為自己源源地注入勇氣,克服想要放棄的念頭而堅持到底,才是重要的。”
回來后,阿欣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
她離開了律師行,加入了一個國際組織,遠赴非洲肯尼亞,為貧苦的百姓提供法律服務,為他們爭取在法律上應該享有的各種權益。
她最近回來度假,內心的豐盈使她整個人煥發出熠熠的光彩,她微笑著說道:“我現在是領隊,帶著他人攀爬人生無形的山峰,道途險峻、困難重重,可是,有了攀爬林賈尼火山的經驗,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我堅持,一定可以抵達最終的目標;而最重要的是,站在山巔,當我和他人分享險峰那氣吞山河的美好景致時,我自豪而無須自省,快樂得十分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