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體系當中,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成了各個國家關注的重點,其是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轉型發展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形勢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策略進行了分析。
當下我國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態勢之一就是向高端化方向發展,其主要是將發展結構從以往的低附加值、加工方式為傳統模式,轉換為高附加值、資源密集型制造的新模式,促進傳統制造業的升級轉型,促進新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在2003 年左右,我國的制造業領域固定資產的投資還主要落在化學制品的相關制造業、金屬冶煉的相關制造業,這些制造業的特點是勞動力較為密集,而從2017 年到現在,我國的制造業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的重心開始放在計算機和電子設備的加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質的制造業以及汽車制造業等等,這也表明了先進制造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正趨向于高端化方向發展。對比當下制造業各子行業的投資比例,高附加值的產業投資比例不斷上升,這表明其轉移發展趨勢明顯[1]。
我國先進制造業的自動化方向發展也成了必然態勢之一,其實從20 世紀的70年代開始,全球都在推進工業的自動化發展,重點是高度自動化和集成化的生產,但我國的制造業領域自動化發展卻是比較緩慢的,其自動化率仍舊未達到目標高度,而先進制造業作為當下制造業領域的核心,推動其自動化生產也是一項重要任務,判斷自動化水平的高低重點在于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密度,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推進工業機器人在市場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期盼能夠進一步提升工業機器人密度,提升先進制造業的生產線自動化水準,促進產業的升級,推進國家“制造強國”這一目標的實現[2]。
根據當前《中國制造2025》中的要求可知,目前制造業領域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智能化方向發展成為一項主攻方向,在該項文件當中,也對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給出了指導性的綱領,對于先進制造業來說,其智能化方向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必然,影響著強國目標的實現,也帶領著傳統制造業的產業升級,當前,我國的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許多制造生產的關鍵工序正在不斷實現數控化,生產設備的有效聯網也具有了一些保障,數字化生產加工正在逐步實現,先進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顯著得到提升。而其智能化方向的發展態勢也主要是為了滿足兩個方面的要求,其一是促進先進制造業產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先進制造業的生產需求正在不斷加劇,其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自然是必然要求,智能化生產較傳統生產方式相比,這方面的優勢明顯,因而投入相關研發的力度也在加強;其二是為了應對當前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的狀況,智能化在先進制造業中發揮了節約成本的重要作用,其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勞動力需求,從而提升利潤。
雙循環的主要目標是以當前國內的大循環為主體,以國內國際的雙循環為新的發展模式,進而依仗著循環體系來推進我國的經濟增長,因此,在這種戰略形勢下,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也應當以促進國內為重點,同時促進國內外市場共同的發展。
結合當前發達國家中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再深入探析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態勢及特征,確定當下我國先進制造業的內循環體系為,以工業作為強基、對運行進行優化、對結構進行調整、對模式進行創新以及促進產業的有效銜接,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交流性發展遵循著“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先是對當前的世界市場環境進行有效辨識,比方說其市場存在萎縮、經濟低迷以及保護主義上升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促進先進制造業產業核心技術的科學創新,以此來推動國內外循環,更好地運用兩個市場的兩部分資源,提升我國的競爭優勢。例如,先進制造業應當建立起完善的產品升級機制,加大對產品創新的研究投入,引進更加先進的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自身品質及其附加值;推進當前的制造業商業模式向全球價值鏈生態圈進行轉型,在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化轉型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制造業企業的工藝、技術以及供應鏈能力,改變以往靠低成本產品出口實現的對外貿易形式,升級為高附加值產品、精加工產品的出口對外貿易。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提升先進制造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建立起對應體系,準確把握當前行業體系的薄弱點,理清先進制造業的重構能力和抵抗能力,從而打開新的產業格局[3]。
結合當下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當前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提升我國先進制造業全球價值鏈的有效策略,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落實先進制造業的強基工程
強基工程簡單的說就是要打好先進制造業的基礎,把實現制造業強國當作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而這項工程的推進是長期任務。例如,對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做好統籌規劃,其重點是基礎專項規劃以及“四基”的發展規劃與指導落實,建設起完善的“四基”體系架構,同時推進“四基”企業與整機企業實現協同性發展,通過聯合性市場來推動新的發展模式,實現制造業企業基礎加工材料、零件的產業化發展。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推進制造業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信息技術作為當下先進技術之一,其將會成為先進制造業未來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生產機制構建,推進智能制造工程,做好智能產品的有效研發,并將智能化設備投入到生產制造當中,比方說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等等,不僅在產品實際制造生產過程中進行優化,還需要對制造業產品的設計環節、供應鏈運行環節等進行優化,推動其智能化發展,打造出先進制造業的新型制造模式。
2.對核心關鍵環節要加強扶持
當前的先進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還是在核心關鍵環節強化方面,核心關鍵環節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產品質量、產業結構效益等,對于制造業來說,其核心技術的目標主要是實現材料、生產工藝、核心技術以及設備的自主可控。例如,先進制作業應當對核心關鍵環節加大扶持力度,將中央以及各地方的發展資源統籌運用起來,積極鼓勵新型制造模式的應用與發展,比方說服務制造模式、生產制造模式以及共享制造模式等等,同時,采用“兩只手”方式來調控當前的先進制造經濟,解決許多核心關鍵環節強化卡斷的情況,引導先進制造業企業的自主核心技術成熟、促進產品的品質進一步提升,并加強企業各項基礎的研發,比方說積極引進科學的利潤分配模式,引進企業考核機制,提升我國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穩定性與長久性。另外,還需要加大先進制造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保證企業的研發創新者能夠具有合法權益,也能夠間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3.對當前的運營管理模式進行升級
對先進制造業來說,其運營管理工作也會影響到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在當前的戰略要求下,先進制造業的運營管理應當做到響應速度快、運營效果強、數字化程度高以及相較于同行具有較低成本,這樣的運用管理模式也是升級發展的目標。例如,在升級運營管理模式的過程中,要先讓企業所有員工樹立起先進的運營管理思維,比方說積極學習當前歐美發達國家先進制造業的運營管理理念,如TOM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精益生產理念、供應鏈管理以及約束理論等等;其次是提升數字化管理的水準,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實現智能管理與決策,同時,傳統的供應鏈結構為線性結構,在當前的運營管理模式下,可推進供應鏈結構向網狀發展,進而促進供應鏈利潤的有效提升。另外,對先進制造企業的核心環節進行保護性管控,防止國外商家對其造成破壞,降低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產業風險[4]。
4.推進商業模式的創新
“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還需要依靠創新商業模式來推動。對于先進制造業來說,其競爭力的提升不僅僅在于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還應當改變當前的商業模式,形成新的競爭范式。例如,從當前制造企業的價值定位出發,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比方說提升有形增值以及無形服務等,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從當前市場的規模情況出發,根據需求來組建客戶社群;從實際運營的角度出發,不能夠始終依賴于固定方法開展運營,杜絕唯方法論的思維,靈活開展低成本響應;從成本模式方面出發,進一步推動沉沒成本的降低,提升現金周轉速率。除此之外,在提升利潤率的模式創新方面,推進資產證券化模式的實施,并創新產融結合,降低制造業的投資風險、縮短其投資周期,促進利潤的提升。
5.推動建設產業鏈銜接載體
根據國外發達國家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在整個產業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第三方載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推動建設產業鏈銜接的載體。例如,當前在行業競爭也演變為產業鏈的競爭,在這種形勢下,應當進一步推動社會對應組織的建設、集成政府的建設以及科研院所的建設等,這樣才能夠促進產業鏈銜接,促進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建立起適用于先進制造業的內循環經營平臺體系,有效促進企業經營管理、工藝以及供應鏈等多個方面的溝通與發展,為了提升企業的價值鏈,還需要獲得多種第三方載體的支持,且同行業的不同的制造企業之間應當構建起良性競爭的關系,在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協同發展。
6.重視產業運營人才隊伍的建設
促進當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還需要重視起產業運營人才隊伍的建設。例如,對于制造業來說,其產業運營人才的標準就是要具備價值鏈增值發展的思維、具有全球化的發展視野、具有促進產業集成與銜接的能力、能夠有效管理產融結合資源,由此可見這類人才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而伴隨著當前新冠疫情對全球造成的影響,各項產業的全球化發展可以說也邁入了新的局勢,分析當前世界的主要經濟情況,最大的經濟體中,中美貿易開始逐步脫鉤,因此,專業的產業運營人才將會變得更為重要。應當積極進行挖掘人才,并對當前的人才培育體系進行升級,培養出一批在先進制造業企業中發揮才能的領軍隊伍,加快我國先進制造業向國際化發展的步伐,促進產業現代化的轉變。
綜上所述,在“雙循環”的戰略下,我國的先進制造業發展還與全球發達制造業之間仍舊存在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商業模式滯后等方面的不足。由本文分析可知,提升我國先進制造業的全球價值鏈策略包括:落實先進制造業的強基工程、對核心關鍵環節要加強扶持、對當前的運營管理模式進行升級、推進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建設產業鏈銜接載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