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軍 新疆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對太陽能發電這種新型能源項目的大力支持,光伏電站受到許多能源企業的重視,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但是光伏電站項目的前期工作繁重、政策性強,對整個光伏電站項目的建成和順利運轉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光伏電站項目開展前期要提高工作效率、深度分析項目的可行性,以便項目順利實施。
土地是光伏電站的載體,項目選址是否合理,會對后期建設和運行帶來長久影響,所以選址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從行政審批角度確定土地是否合法合規,在土地性質方面,要積極征求當地自然資源局意見。從項目規劃選址、用地性質、用草情況、用林情況、壓覆礦產情況及地質災害情況等多方面落實選址是否合理。對于地質災害、規劃選址、用草申請和用林申請等內容需編制專項報告,在進行土地審核期間需要對相關的各個流程進行評估處理,出具評估報告,確保項目選址符合開工建設及后期運營管理要求。
在開發光伏發電項目之前首先從項目咨詢開始,進行項目咨詢的主要目的是確認該項目的可行性,在確定開發光伏發電項目后收集到相關的基本信息,進行收益率測算,查看計算收益率能不能符合公司要求,如果不能則立即終止,不必開發,也可以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項目進行可行性經濟分析論證,具體包括:經濟評價測算、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備案申請報告編制、指標情況或者列規情況。重點工作要到當地所屬電力公司落實項目送出和消納條件,只有滿足消納空間的光伏項目才被允許并入電網。
目前,國內新能源項目均采用競價或者競爭優選方式確定項目開發業主,相應招標工作由省級發改委或者能源主管部門具體負責,項目開發需先落實開發指標和完成項目備案。同時,光伏電站建設項目前期的工作內容比較煩瑣,需做好項目涉及的相關部門的評估批復文件工作,在前期工作期間,需要項目規劃選址、土地審核、環境影響、地質災害、安全評價、水土保持、接入系統批復、文物審核、軍事審查、壓覆礦產查詢、社會穩定分析等專題評估報告或批復,涉及的相關部門較多,需要的審批時間會相對延長。
自2020 年起,全國新能源項目均采用競價或者競爭優選方式確定項目開發業主,相應招標工作由省級發改委或者能源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各地根據當地發展需要,對競價或者競爭優選文件設置專項要求,對參與競爭優選的新能源企業均提出了不同程度的附加條款,主要包括要求企業或者自帶負荷,或者配套產業,或者扶貧援建,或者開展產業鏈延伸,新能源項目開發需與附加條件不同程度捆綁,解決政府訴求,對于傳統經營范圍單一,主要為新能源投資主體的國有或者專項投資企業而言,項目開發門檻不斷提高,優質資源獲取難度逐漸增加。
對于電價水平較低的光伏項目開發區域,在最大限度壓縮項目造價且不發生棄光的前提下,可實現合理收益的新能源區域已相對較少,平價上網推行后,新能源項目開發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設備選型、項目選址和方案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相關行業的技術更新。同時,隨著電力市場加快推進,新能源參與市場成為新能源消納的主要方向,交易電價的取值直接影響新能源項目收益,項目選址和決策難度增加。在電力市場改革不斷深化推進的過程中,新能源企業不僅面臨電價整體下降和平價上網的形勢,還需要應對補貼嚴重滯后的困境,可謂掙扎在“溫飽線”。
光伏電站的可行性研究專業性很強且涉及不同的專業,在建設初期要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所以要求參與人員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法律法規、政策相關的知識儲備,更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強烈的責任心,這樣才能減少工作中的失誤。由于進行深度研究涉及多個專業,所以需要一個成熟,完整的團隊來合作完成,對項目建設周圍的地理環境、交通、水電價格、勞動力價格,電網結構和接入系統條件以及當地電網的政策條件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以便更深度的進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否則會造成資料數據不準確,細節問題考慮的太片面,收益率分析不準確,方案挑選等工作失誤而嚴重影響后續工作的展開,從而造成巨大損失[1]。
近幾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很多有關電站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大力推進光伏項目開發的同時,使得光伏電站建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和嚴格,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傳統光伏電站前期工作的方式,使得光伏電站前期建設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需加大學習力度,提高前期工作效率。因為光伏電站的項目建設需要經過當地政府的同意和省級相關部門備案,就會使得在光伏電站項目開始建設之前對其環境污染問題、地質災害問題、土地審核等問題進行審核評估,總的來說國家和政府對光伏電站的資格審查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具有明確投產時間的光伏項目需要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做好提前準備工作。
光伏電站建設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環保工程項目,在前期的建設中具備專業性強、程序復雜,受政策影響大等特點,所以在前期的工作建設中要打好基礎,在完善工作流程,協調多部門共同合作、做好可行性深度研究則顯得非常重要。在項目前期可以要求各部門相互合作,集思廣益共同制定電站實施方案,落實各部門的責任與義務,細化每一步工作流程,提前制定好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不同階段不同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進度。通過制定科學的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的,積極建設現代化的光伏電站,保證電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電站的運行效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可以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性,積極大膽的開展電站建設工作。同時在光伏電站的發展規劃中要根據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做好相對的管理措施,引進先進的電力設備,從布局和規劃上保證電站建設的先進性。發現問題時積極溝通解決,加快光伏電站的建設速度,最重要的是光伏電站的建設需要挑選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團隊來完成。可行性研究也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保各類數據的準確性,不能按照之前的工作經驗生搬硬套,要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涉及建設環境、收益率等重要環節時要進行深度的研究,與當地電網積極交流,取得電網公司的支持,從而確定項目計劃的優異性,避免因為決策不當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
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人民群眾法制意識的不斷提高,相關審批程序也越來越嚴格,土地拆遷、線路選擇這種前期協調比較困難的問題非常影響電站前期工作的開展,所以光伏電站在省級政府部門完成備案之后,要把各個建設流程落實到實處,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辦理土地審核、環境測評、地質災害等相關支持性評估工作,對一些評估時間長、審核要求嚴苛的手續要進行重點梳理和優化,也可以組建專業的評估小組,同時進行不同項目的文件審核和評估工作,比如同時委托多家單位做地質災害評估、項目壓覆重要礦產資源有關文件、介入系統批復文件、環境影響評價批復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等支持性文件的審批辦理,對可以同時或者交叉進行的前期審批文件可以同步辦理,對必須有先后順序的審批文件辦理要加強辦事效率和過程管理,確保審批評估的高速辦理。對于項目工作前期需要協調的項目,要盡早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并且在光伏電站的日常管理中堅持依法辦事的工作原則,尊重電站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評估和審核工作,重視電站建設中對當地環境和其他自然資源的保護,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當地人民群眾對光伏電站的支持,促進電站建設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4]。
在光伏電站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可以邀請政府部門參與到建設管理中來,制定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工作原則,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推動電站建設工作的順利展開,加強電站建設項目與城鄉發展相結合的規劃,明確光伏電站的建設目的。制定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以為人民服務為主要出發點,樹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發展方向,從而爭取到當地政府的投資和政策偏斜,促使城鄉地區主動參與到光伏電站的建設項目規劃和前期管理中,從而使電站建設項目覆蓋面更廣,不僅能提高電站的經濟效益還可以促進大量就業使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另外提高人民群眾和相關政府部門對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正確認識、理解和支持,創造互惠共贏的合作氛圍,積極爭取政府出臺的支持光伏電站項目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指導意見,了解政府不同部門的不同職責,爭取把電站項目建設放到政府重點支持建設項目計劃中,在建設初期遇到的土地拆遷、線路變更等問題給予的幫助,盡早解決相關矛盾糾紛,切實有效的完成初期電站建設的相關工作。
管理人員是光伏電站前期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參與者和建設者,管理理念的高低對日常管理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電站建設前期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斷加強對管理人員新的管理知識和思想的培訓。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過程中積極聽取廣大人民群眾和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使得光伏電站的建設實施方案更符合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更好的讓電站為人民服務,從而不斷促進電站的發展創新和日常運轉,其次,電站應該響應國家和政府提出的“節能環保”“科學發展觀”先進發展理念,所以管理者也應該堅持環保、節能的科學管理理念,在光伏電站建設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提高資源利用率,確立科學有效的電站建設項目管理工作方案,便于光伏電站前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光伏電站的建設工作中,項目的前期準備是后期平穩進行的基石,所以要高度重視項目前期各項工作的開展,制定科學、完善的發展方案,統籌前期審核評估等手續的辦理,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與政府部門的交流與合作,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才能從容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問題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