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增浩 華北理工大學經濟學院 唐琦 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
利率市場化指的是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的利率水平,這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市場化主要包含四部分內容,主要為利率決定、傳導、結構以及管理。所謂利率市場化,就是由金融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動向,以及自身資金情況等因素調節利率,以形成圍繞央行利率展開的,將貨幣當作重量衡量標準的利率機制。一直以來,我國實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體系,對市場利率化進行改革,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目標。
利率與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有較大的關系,將利率市場化的這個過程,本質上也是金融脫媒的改革歷程。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社會投資模式以及渠道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充盈,這就使得資金在市場上流通、轉換的速度越來越快。市場上金融產品、數量的擴增,使得企業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對于企業來說,可以觸摸到的直接融資無疑為首選的融資模式,因此,利率市場化使得銀行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為此,銀行就需要迎合市場的需求,不斷對金融產品進行改革,如此,銀行的競爭力才能提升。未來金融企業的發展模式,必然是與銀行進行合作,因此,未來主營金融產品,應該更加成熟、快速。
在利率的制定,不依靠于市場之前,銀行想要對不同企業的進行評估,并據此制定利率是較為困難的,因此,銀行難以有效進行風險管控,實現盈利。因此,對于可能存在風險的小微企業,哪怕是融資利率較高,銀行也不愿意放款。這對于銀行的發展,以及小微企業的發展無疑都是極為不利的。而在利率市場化下,銀行就可以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等進行全面評估,以此為小微企業選擇合適的利率,提供貸款。這無疑有利于市場的良性循環,可以促進銀行與小微企業的發展。
銀行當前處于降息周期,所以從宏觀來看,社會融資的成本在下降。然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其融資成本不僅沒有下降,還有了上升的趨勢。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間的增加,余額寶等金融項目興起,這無疑使嚴重吸收存款的壓力增大。為此,銀行就不得不提高理財產品的利率,這就使得銀行的息差減少,為此,銀行就將貸款利率進行了上調。
利率市場化使得融資工具得到了有效豐富,而在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市場融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此,企業資金管理人員就需要具有長遠的發展目光、創新的投資思維,不能僅局限于當前投資成本,而是應該分析更為長遠的資本市場。首先資金管理員需要多關注國家資金的動態,并據此尋找突破口,解決公司的融資困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其次,資金管理員也需要從股權融資工具、混合所有制等各方面進行改革,如此,方能有效提升資本運作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對資源的管理中,融資資源也是企業資源的一部分,并在其中占據中重要地位。因此,想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資金管理員就需要整合多方位信息,充分挖掘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可以抵押的資產,并加強對其管理,使其在融資中發揮出重要價值。此外,市場利率化也使得資源融合成為必然發展趨勢,為此,小微企業就需要加強對企業資源的整合。首先,企業需要將金融工具與融資資源進行整合,以使二者能夠緊密合作,創造最大的價值。其次,企業也需要將自身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構建融資平臺,以為企業創造融資條件,促進企業發展。
加強對企業的負債管理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其一,調整企業的負債結構,企業的負債包括無息負債、有息負債、短期負債、長期負債等,企業需要根據不同負債的類型,對每種負債結構都進行調整。如此,方可以提高企業的償還能力以及融資能力。其二,企業需要對企業的資金加強管控,這就要求企業明確資金的占用情況,并詳細分析不同項目占資金比例以及風險性,并著重挑選收益高,風險低的項目,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其三,企業需要控制好企業的負債額度,保障負債在可償還的范圍內。這就要求企業建立相應的負債管理機制,加強對債務的管控。
綜上所述,小微企業想要提升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下去,就需要分析利率市場化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并著重從積極擴展融資渠道、挖掘整合融資資源,以及加強企業負債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如此,小微企業才能提升資金的使用率,為企業謀求更大的利益,從而提升在市場上所占份額,不斷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