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強 呂洪勛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企業建立物資設備采購租賃管理新模式,不僅能夠為后續的施工應用提供可靠的質量保證,同時還能節約成本,確保各流程在合理的預算控制范圍之內。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求采購單位能夠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對各類價格變動有預先的判斷,做好成本管理等相應的工作。同時租賃設備的時候也需要進行預先的考察,使各項功能可以在正常使用的范圍之內,確保后續的施工應用。
首先能夠大幅降低企業成本。與以往相對分散的采購模式相比,施工企業制定完善的材料采購計劃和設備租賃計劃,能夠把各類需求集中起來,一方面提升了施工企業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優化采購效率。因為集中采購模式可以幫助施工企業更有與供應商談條件的機會,獲得價格優勢,降低采購成本。而且依托集中采購還可以防止原有分散采購過程中漏采的情況,優化了資源配置的能力,為施工企業的各項決策提供保障[1]。
其次,有利于提高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效能。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和設備租賃的時候,經常會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一旦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機制,勢必會使企業陷入一定的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基于此,設置完善且有效的物資設備采購和租賃模式。可以對相應的物資進行集中且統一的支付和管理。一方面能夠為施工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受外界市場價格變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各類資金規模可以在可控的情況下小范圍浮動。
最后,能夠提高物資設備采購租賃的管理效率。構建施工企業物資設備采購租賃管理的新模式,要求相關單位能夠在具體行動之前,先制定采購和租賃計劃,無論是物資的數量、規模,還是設備的類型、使用效能等都需要在計劃內體現出來。在后續采購任務的時候,按部就班且循序漸進地采用集中或分層采購的模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強管理效率,一旦發現問題可以集中到個人或部門頭上,另一方面也能夠優化企業的管理。為經營者的決策提供保障。
當前,依照施工企業物資設備管理效率低、松散等相應的問題,需要制定相對完善的集中采購管理規劃,并遵循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發展原則,建立統一的采購和租賃鏈條,一方面要求企業成立各部門均有參與的采購領導小組,對所需要采購的物資和需要租賃的設備進行系統的數量計算和規格審批等,并與內部財務、審計監察部門進行有效的相互監督,作出科學決策。另一方面,采購行為需要得到全面的監察,使各層的采購環節都能夠在接受監控的情況下來進行。無論是招標采購還是采購計劃管理都需要在合理可控的范圍內來有效的執行,以確保物資質量的穩定性和租賃成效的科學性等。
一般情況下,施工企業的生產技術需求差異大,跨度也相對較大,采取大規模集中采購和集中租賃的形式,必須要系統排查到底需要多少種類型的物資,并對其型號、技術、規格、品類等進行一致的商討,制定嚴格有效的采購和租賃體系。例如采購目錄要及時的更新,梳理規格、型號等,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則,對同批次需要應用的設備和物資進行集中的采購和租賃。而針對一些金額小、數量少的物資,本身對工程成本影響較小,可以進行分批次采購,以便于實現有效的精簡管理。而針對已經采購到的物資和設備則需要進行必要的編碼處理,各類物資和各項設備要有相應的技術和質量負責人,以便于發現問題能夠集中的進行追責處理。
施工企業所建立的采購管理信息平臺是確保整個采購租賃體系平穩運行的載體,要求企業的各級管理層和項目采購部門能夠聯合起來,依托專業的互聯網優勢來建立統一且高效的信息化平臺,使材料信息規格和種類,能夠集中展示在平臺之上,供各部門的監管和處理等。除此之外,還需要企業與供應商采取長期合作的關系,建立統一的供應商網絡,一方面使信息實現全面的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對供應商的信用進行有效的考核,每筆采購合同都需要公開明細,以便于施工后續材料的穩定輸出。
施工企業必須要嚴把質量關,無論是需求計劃的設計還是招標采購合同的制定,都需要實現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并建立相對有效的閉環管理機制。一方面需要對采購計劃進行統籌的監管,與供應商在確定資金大概數目的基礎之上,對相應的設備和物資實現集中供應,防止重復采購行為的出現。其次還需要對采購結果進行閉環的管理,在定標結束過后,需要施工企業依照合同文本將各類采購的計劃公示到企業信息化平臺當中接受監督,以便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施工企業在經營和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要擴張規模、提高經營效益之外,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物資設備采購租賃管理新模式,一方面要制定嚴格的采購計劃,與供應商采取長期合作的關系,確保后續物資和設備的穩定;另一方面還需要建立長期的管理機制,對采購流程、物資的規模、規格以及設備的性能進行集中有效的監管,防止由于質量不合格或監理不到位所引發的施工問題,從而為確保施工企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