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蘭 如皋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企業在改革進程中更加注重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用工需求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調查企業的用工需求,不但可以探知社會現階段的就業環境,也能厘清企業用工與人才就業復雜的供求關系?;诖?,我們開展了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并在調查結果中提煉出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提出了解決用工問題的策略,以期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我們就對調查結果展開簡單研討。
本次調查主要以國內重點企業為樣本,調查了企業的用工需求情況,透過調查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的用工需求不斷擴大,用工總量也呈上升趨勢。這種趨勢的形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以及國家對企業發展頒發各種優惠政策,民營企業和外來企業獲得了較好的運行環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投資信心和消費水平自然也得到增長,這對企業的用工需求起到了刺激作用。第二,我國企業經營已經步入新經濟常態,為了適應市場環境,各企業都將轉型升級提上日程,隨之而來的就是現代化技術和復合型人才的引進,這些因素都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用工需求[1]。
通過對企業用工需求進行調查,我們發現企業的用工成本持續增長,各行業、各崗位的薪酬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還有一些企業為了吸納高素質人才,設置了高薪職位,這是目前企業用工需求變化的重要表現。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在縮減,新生代勞動者的物質報酬需求在提高,低薪酬的勞動力不再無限供應,企業想要以優質人力資源促進發展,相應的用工成本必然增加。第二,是社會經濟大環境方面的原因,物價、房價等生存成本都在連年遞增,低廉的薪酬很難滿足勞動者的物質生活需求,與此同時,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國民經濟同步提升,那么企業的用工成本增長也是大勢所趨的[2]。
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企業的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服務、銷售、業務、普工以及技工崗位上,尤其是成熟的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用工需求的主要缺口,這反映出企業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的“招工難”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用工需求與人才市場的結構失衡,求職者的意愿更傾向于文員、管理類等相對輕松的工作崗位,同時也不具備與技術崗位相關的技能素養,從而致使企業用工和人才求職陷入“兩頭難”的尷尬局面,進一步加重了勞動市場供求緊張的情況[3]。
在傳統的企業經管體系中,大部分企業由于占據供職優勢,所以一直把握著用工的主導權,在用工需求和思路上缺乏人性化成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與勞動市場格局的不斷變遷,這種用工思路體現出諸多不適應性,導致企業的用工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基于此,企業必須秉承開拓創新的精神,順應市場變化趨勢,摒棄陳舊的用工思路,積極更新用工觀念,在招聘和用人過程中加強對人才內在需求的關注,優化招聘和用工政策,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一份與新時期生活成本相稱的薪資報酬,從而使企業能夠吸納人才、留住人才,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用工需求問題。
在上述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分析中,我們了解到企業的用工成本逐年攀升,這雖然是一種必然趨勢,但企業也應該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適度控制用工成本,從而確保企業綜合效益穩步增長。比如,企業可以在求職者綜合素質滿足基本用工標準的條件下把員工招聘進來,然后與新進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為他們提供更多參與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一方面可以營造和諧的人才成長環境,另一方面也能使新進員工的綜合能力得到實質性的強化、更加符合企業的用工標準,從而有效控制用工成本,實現企業最優化的人力資源開發目標。
針對企業用工需求調查中反映出的技能型人才稀缺的問題,不僅企業自身要重視現有人力資源的優化,政府方面也肩負著重大職責?;诖?,各地政府應該關注區域內企業的用工需求,加強職業培訓,為企業用工提供充沛的人才支持。比如,政府可以發揮職能和組織優勢,建立教育部門、勞動部門與經發部門于一體的聯動機制以及用工信息共享平臺,根據企業用工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聯合辦學方案以及用工培訓內容,平衡企業用工與求職者之間的供求結構,彌補企業在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的缺口,從而保障勞動市場中技能型人才資源的充足供應。
總而言之,通過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查,我們較為全面的了解到企業用工需求要點,并掌握了目前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市場之間存在的矛盾因素?;诖?,企業應該順應市場的變化趨勢,積極更新陳舊的用工觀念,營造和諧的人才成長環境,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現階段的用工需求問題,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政府也應該發揮職能和組織優勢,針對企業用工需求缺口落實聯合辦學和用工培訓,從而全方位解決用工矛盾,助推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