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勃 遼寧省昌圖縣財政金融服務中心
目前,我國財政部門實施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在取消預算單位過渡賬戶的基礎上,將所有財政資金全部納入到財政部門國庫實施統一的管理,當預算單位申請財政資金支付時,由財政部門與人民銀行或代理銀行共同審核后,以授權支付或直接支付的形式撥付供應商或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這種支付制度的改革最大的優勢在于財政部門可以統一使用國庫資金,避免了各預算單位沉淀財政資金、超標準支出財政資金及挪用、侵占財政資金的風險,能夠更好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但這種模式仍存在以下的風險。
1.電子數據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大數據與互聯網是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改革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礎,它為這兩個改革提供了軟件支持與運行平臺,它在給財政、預算部門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在數據信息安全方面帶來了一定的隱患。首先,網絡終端存儲了全國各個財政部門的重要數據,一旦它被黑客、病毒所攻擊,將使一些非法人員可以獲取大量的財政數據甚至是國家安全數據,更會使得支付環境不安全,這體現在網絡軟件或者硬件一出現問題時數據就容易被竊取、篡改等,加上財政支付中大平臺的功能模塊、流程管理和數據處理等功能還不夠完善,給國庫資金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2.機構之間對賬時間滯后。各級財政部門在與人民銀行(代理商業銀行)對賬過程中,由于票據數量與種類繁多,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使一些賬目無法同步入賬,將使國庫財政資金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例如,在未實施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改革前,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預算編制系統、現金核算系統無法實現對賬,財務人員及國庫工作人員只能在若干個系統中進行人工核對,這樣將降低賬上核對出現差錯的概率,降低了國庫財政資金防范風險的能力。
3.國庫集中支付監管力度有待加強。首先,在財政部門審核過程中,由于審核方式在內部牽制、人員分工及工作人員態度方面的限制,使財政資金支付審核面臨一定的風險;其次,在人民銀行(代理銀行)審核過程中,由于均為事后的審核,使代理銀行對財政資金支付的合理性與正確性無法起到應有的監管作用。此外,監管體系還處于不完善的階段,業務人員運用科學技術防腐和監督的意識還不強,系統內部監管機制或者監管崗位的設立不是很充分,這些問題使得整個監管體系的效能不能發揮,抵抗風險的能力無法增強,因此風險系數也在提高。
4.財政局國庫資金管理人員業務能力應進一步提升。目前,一些地方省級、市級財政部門成立了專門的國庫處(科),并為其配備了一定數量且具有專業經驗的工作人員,但一些基層財政部門由于人員編制、專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由一個工作人員既從事國庫管理業務,還要從事預算管理業務,這樣的管理模式將無法發揮內部控制的牽制作用,使財政資金面臨一定的安全風險。
5.授權支付與直接支付自身存在風險。一是財政直接支付的風險。一些財政部門國庫工作人員,由于在相關行業專業性方面的限制,只能對預算單位提供的相關憑證從形式上進行審核,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將極易使財政資金被惡意侵占。二是財政授權支付的風險。財政授權支付即付款單位可以直接動用的資金,付款單位在授權額度內資金的使用由預算單位直接掌管,比國庫集中支付少了一步審核的過程,這個支付過程國庫是無法進行監管的,這就造成了政策上的死角。
1.在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實施過程上,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資金的支付方式、賬戶的管理機制以及財務的清算方面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也要跟上進程,尤其是需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方面的法律體系。各級財政部門應在《預算法》《政府會計準則》基礎上,并結合即將實施的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改革建立與修訂當地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從風險的角度對財政資金支付加以控制。
2.建立健全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首先,財政部門國庫工作人員應及時梳理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漏洞,并結合一體化改革對漏洞進行彌補,并通過一體化系統對財政資金支付進行強化審核。其次,各地方財政部門應通過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財政部門對財政資金支付的控制,同時,預算單位在向財政部門提出資金支付申請后,財政部門可通過統一的系統對采購合同、發票、驗收手續等資料進行線上審核,大大地簡化財政資金支付流程。此外,財政核心一體化與國庫集中支付結合后,可以加快上級財政部門撥付下級財政部門、預算單位專項資金時間,避免了上級占用專項財政資金的發生,真正實現財政部門對國庫財政資金的統籌、高效使用,使國家財政資金真正發揮公益效益。
3.強化對財政資金的監管。財政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與一體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及內部控制建設相結合,通過內部控制制度與一體化系統對財政資金進行有效的監控:首先,國庫工作人員自身建設方面,財政部門應組織國庫工作人員積極地參加上級財政部門組織的有關《新預算法》《政府會計準則》及財政核心一體化改革方案學習,并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進行強化教育。其次,在一體化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日常管理方面,應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安排工作崗位,使財政部門內部形成有效的牽制與制約,降低財政資金風險;同時,組織信息中心或軟件公司對系統數據進行日常維護,降低財政電子數據安全風險。再次,在內部各部門協調、溝通方面,財政預算部門在匯總、指導各預算單位編制預算過程中,應強化對預算編制科學性的審核,及時發現預算編制中存在的問題。以上這些都需要加強內部控制能力,需要完善相關控制機制的建設。各個部門,主要是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代理銀行及中央銀行等,這些部門之間需要加強對國庫資金運行、財政清算等方面的監管,以防止弄虛作假的行為發生,降低運行風險。
4.不斷細化政府預算。做出細致的部門預算,并且嚴格地按照部門預算有計劃地執行,從資金的源頭上進行控制。國庫集中支付是在部門預算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要求對部門預算進行嚴格的審核,預算的細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與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改革的成效。
綜上所述,為了近期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改革,各級財政部門應抓住改革的契機,及時地發現國庫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統一使用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財政部門對國庫資金的有效監管。此外,財政部門還應通過制度完善、人才培訓、細化預算、數據安全等措施,降低國庫財政資金風險,確保財政資金高效、安全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