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東,劉祥軍,邢慶如
(1.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250100;2.山東水安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000)
在影響勞動生產的諸多因素當中,人是最活躍、最有效、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實踐發現,人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根據統計數據,在導致事故發生的諸多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占到事故原因的90%。
在施工領域,導致不安全行為的原因有:施工現場操作失控;建筑工人情緒不穩定、賭氣等行為;缺乏安全知識導致不安全行為;企業、項目部及班組的干擾導致不安全行為;避免危險施工機械干擾導致不安全行為;不利的施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干擾導致不安全行為[1]。本文便從水利水電施工領域一線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暴露的問題出發,希望采用安全經驗分享這種形式改善安全教育培訓效果。
水利水電施工作業大都在戶外,并且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工作強度大,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好的體力和耐力,農民工應運而生成為了最符合條件的群體。農民工除了缺乏施工技術外,也缺少安全防范意識及相關知識。另外,由于農民工和水利水電施工企業之間是短暫的雇傭關系,而不是具有法律意義的長期合同關系,農民工流動性大的特點導致企業的培訓成本得不到相應的收益,也就不愿在農民工身上投入過多的教育培訓成本。
王廷運在其題為《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創新建筑安全培訓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新的培訓模式建議:
1)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指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在外部參加的專業培訓。
2)模擬體驗教育。主要是組織進行現場體驗及觀摩活動直接觸動感官神經,使教育入心,入行,在很長時間內對安全心生敬畏。
3)多途徑媒體教育。組合各種媒體教育形式把教育培訓內容變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利于大家接受的內容。
4)網絡與微信。在業主、監理、施工單位所在的項目微信群中,定期推送安全知識共享學習。建立微信課堂,利用微課堂定期推發安全知識。微信課堂管理由辦公室統一管理,安全部門負責提供素材。
5)模塊化培訓。安全部門根據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專項活動編制不同的學習教育培訓內容,然后分別組織不同的人員學習,避免一鍋燴。
6)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化。通過實名制與勞務用工及農民工工資支付結合起來,建立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化系統,建立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檔案,把人員流動情況和教育培訓情況及時掌握形成報表數據,便于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2]。
雖然王廷運在教育培訓形式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但是聯系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及大多數項目的特點,尤其是考慮到各種客觀現實,并不能很好地應用到實際教育培訓工作中。其中,在提供的建議中并未提及安全經驗分享會或者安全經驗交流會這樣的教育培訓形式。
在水利水電施工領域,一線作業人員非常重視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因為這能幫助他更好地工作,獲得更多的回報,尤其是對于特種工來說更是如此,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使他們擁有一技之長,能更好地在工作中獲得經濟和體現自我價值的回報。
但是對于專業安全知識的學習,管理者沒有使一線作業人員真正意識到、更沒有使其切身體會到安全知識的價值,一線作業人員只是以對事故傷害的敬畏作為學習安全知識的驅動力,當事故傷害的沖擊沒有那么強烈的時候,學習的驅動力則明顯不足,導致一線作業人員對待安全教育培訓的態度非常消極。
除此之外,缺乏正面的學習安全知識的驅動力,對安全知識的價值認識不足,甚至管理者自身對專業安全知識的價值認識不足,掌握不夠,很難使一線作業人員明白其中的價值。
為了彌補水利水電施工領域一線作業人員、包括管理者對安全知識正面價值認識的不足,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做法,嘗試采用安全經驗分享交流的方式,引導一線作業人員暴露對安全知識正面價值認識不足的問題,并分享由此問題導致因安全意識不強及安全知識掌握不足引起的個人受傷經歷,使之充分認識到安全知識以及安全經驗分享交流會的價值。
分享交流會一定要與一線作業人員自身專業技能知識相結合,因為工作的內容是全部安全注意事項的載體,因此撇開工作內容談安全是不科學的。通過這種方式期望水利水電施工領域的安全教育培訓進入正軌。
1)一線作業人員分享受傷經歷。采用安全經驗分享交流的方式,一線作業人員分享在以往工作中造成傷害的經歷,包括很小的輕微傷,比如手指劃破,目的是了解其在操作時的具體做法是否違反了操作規程,糾正其錯誤,告知其正確做法,避免再次因為同樣的錯誤受到傷害。
2)使一線作業人員獲得價值感。安全經驗分享交流會不僅僅是為了暴露一線作業人員的問題,糾正其錯誤,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其分享個人的工作經歷,找到值得借鑒的做法并推廣,給予相應的獎勵,使其獲得價值感。使這種做法在一線作業人員中獲得認可。
3)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權威性。通過安全經驗分享交流會,除了暴露一線作業人員在安全意識、安全知識上的不足,發現其在實際工作中值得借鑒的做法外,這也是一個體現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贏得一線作業人員的尊重的寶貴機會,提升其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權威性,使之更好地開展安全監督和管理工作。
本文通過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事故的關系,在前人的基礎上力求尋找一種有效的教育培訓方式應用到水利水電施工領域,為水利水電施工單位、監理、項目法人提供一種思路,期望能否使水利水電施工現場的教育培訓工作步入正軌,減少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