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山東大學審計處
近年來,中辦國辦、審計署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做出明確要求,2020年3月教育部頒布《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第五章對高校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做出明確要求,為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提供了制度依據,但實際中,審計結果運用還存在不足,本文從多角度為加強審計結果運用提供了解決思路。
本文所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是指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根據經濟責任審計有關規定,實施審計后形成的結論性審計文書,如審計報告、管理建議書、審計決定等所反映的內容。審計結果運用,是指在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的領導、協調下,審計部門、被審計單位、紀檢監察、督查巡察、組織、人事、財務、資產等有關部門實施的充分使用審計結果的管理活動,包括審計結果公開、審計整改落實、責任追究以及干部管理等。
1.審計時效性不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與組織人事制度結合不夠緊密,先離后審的原則得不到有效貫徹。組織部門大多每年向審計部門批量下達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委托書,其中部分領導人員已調任,有些甚至已調離數年。經濟責任審計的滯后,無法體現經濟責任審計對權力運行應有的制約和監督作用,也不利于違規行為的及時糾正和后續整改。
2.審計期間覆蓋有限。部分領導人員在任期內未接受過經濟責任審計,而由于任期較長,審計部門受時間、審計力量、審計資源各方面影響,大多將最后一個任期也就是近四年設為審計期間,對此之前年度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只做必要的審計追溯。由于審計期間覆蓋有限,審計發現問題很可能不夠全面和深入,影響了審計結果的客觀準確。
3.審計結果質量有待提高。由于組織部門的批量委托,審計部門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審計質量和效率,審計工作難免流于表面,沒有時間和精力深挖問題形成的原因,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等。再者由于審計人員大多是出身財經專業,對于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制度體系的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風險的防范等方面的判斷可能不夠準確和深入,對于審計結果的運用提供的可參考價值不高,在輔助決策,提高治理水平方面發揮的用途有限。
4.審計整改落實不到位。重審計輕整改的現象仍舊普遍存在,部分被審計單位對審計部門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管理建議避重就輕,整改流于形式,特別是對歷史遺留問題屢審屢提,屢查屢犯。分析原因,一方面是被審計單位重視程度不夠,整改力度不強;另一方面審計部門對審計整改的跟蹤不到位,沒有實現對賬銷號、閉環管理,審計結果的運用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1.增強審計時效,建立經濟責任審計長效機制。審計部門要與組織人事部門協調配合,及時確定本年度被審計領導人員名單,列入本年度審計計劃,堅持以任中審計為主,合理補充任前和離任審計。通過審計端口前移、利用社會審計資源等方式,緩解內部審計人員工作強度;通過事前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實現邊審邊改,既可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也可避免領導人員“帶病提拔。”其次堅持黨政同審,同一單位黨政兩位領導人員,任何一方接受離任審計,另一方同時接受任中審計,以實現審計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擴大審計覆蓋面,確保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一是對任期較長的領導人員,雖然以最近一個任期審計為主,但以前任期發生的有重大影響的經濟活動也應納入審計關注范圍,特別是對審計發現問題的尋源追溯;二是推行嵌入式、“1+N”等多種審計項目組織方式,將績效審計、預算執行審計等同經濟責任審計融合,減少重復審計。三是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提升大數據審計分析能力,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問題、分析判斷,減少審計盲區,擴大經濟責任審計覆蓋范圍。
3.提升審計結果質量,促進成果運用轉化。內部審計人員首先要學習、掌握國家和學校的方針政策與決策部署,準確把握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和實施過程;其次要轉變思維,審計思路不局限于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和追究責任,要從單位治理的角度出發,深挖問題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找出管理缺陷;審計人員要換位思考,提出的切實可行,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審計整改建議。對于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結果,內部審計部門要及時跟蹤復核,確保審計質量。
4.提高審計整改實效。一是要壓實整改責任,明確被審計單位現任黨政主要負責人為審計整改工作第一責任人,將落實審計整改工作納入被審計單位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范疇。二是開展審計整改跟蹤檢查,將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一一對接,對賬銷號,對整改不到位的,督促被審計單位采取措施整改落地直至銷號。三是加強審計結果公開,對于審計結果和整改落實情況,被審計單位要在本單位黨政聯席會、教代會上將向教職工公開;學校以召開聯席會議、專題會議等形式進行通報,以起到警示作用。四是充分發揮經濟責任聯席會議的職能。審計、紀檢監察、督查巡察、組織、人事、財務、資產等成員單位要加強溝通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結果共用、整改問責共同落實的工作機制。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對審計揭示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和其他疑難問題進行會商,研究解決措施,提出意見建議,對拒絕、阻礙、不配合審計工作,不整改落實審計結論等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只有得到充分有效運用,才能真正體現經濟責任審計的價值所在,從而推動高校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