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翔 成都華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對出行時的方便、舒適、快捷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的路面施工質量要進行提高,施工企業要把控好公路路面施工的質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認真對待每個細節,做到最好的公路路面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保證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度,公路的質量得到保證,才能有最好的運輸作用,才能保證人們出行時的安全、舒適,符合現代的經濟水平要求,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
設計是建造的靈魂,是施工質量的保證,是施工企業應當把控的關鍵點,設計質量是最有可能決定公路質量的因素,我國的公路建設與發達國家對比,公路建設設計還在發展階段,還沒有建立起一定的規章制度,存在設計水平忽高忽低現象,沒辦法保證完善的設計條件,在公路路面排水、防水等方面存在設計過于簡單,沒有達到實際作用的問題,在公路路面的美化與保護方面沒有達到一定的設計水平。
合格的監理是公路路面施工質量的保證,但因部分監理單位的管理不夠規范,新的監理工程師缺乏監理經驗與監理履歷,沒辦法合理有效的使用自己監督的權利,導致監管不嚴格,還存在部分監理資質不符合相關的要求,越級承擔監理任務,嚴重影響工作質量;施工人員的素質是施工質量的保證,施工人員的技術對施工的質量存在著較強的影響,隨著當前施工的技術不斷發展,新的施工技術也應當逐漸應用到施工當中,但由于施工人員的知識水平問題,出現專業技術掌握人員較少,沒辦法實行新的施工技術,這些問題加重了公路路面施工的難度,影響了公路工程質量。
原材料是施工時質量的保證,良好的材料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公路建設時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都由施工單位進行自行采購,極有可能會存在以次充好現象,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施工進度快、材料使用快,原材料供應商較多,部分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不過關;或者因需要降低成本而降低用料的標準,導致原材料質量不符合原來的用料標準;材料的采購者與使用者脫節,也存在導致材料品質出現問題的現象;原材料管理不夠完善,材料被污染;材料供應商“以次充好”,導致不合格原材料的流出,這些都是導致原材料不過關的原因。大部分地方材料因沒有相應的嚴格的生產標準,沒辦法做到規范的使用,但因各種其他因素又不得不使用,使得施工質量出現問題[1]。
我國應該在總結公路路面建設的基礎經驗后,再進一步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思想理念、嚴格制度與組織手段,盡快完善相關規定,健全基礎建設的設計,通過全國范圍內的行業精英進行攻關,制定更為全面、系統的設計規范,提高基建基礎人員的知識儲備,加強對公路路面施工質量的把控,并制定完整的規章制度,要求施工設計人員在一定的規章制度的約束下,完成項目設計,保證項目質量,最終實現保障施工的工程質量、提高施工項目的設計水平。
在公路路面的建設中,為確保施工中的每個環節都能達到施工質量要求的標準,保證施工水平,使得施工質量得到統一,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理與施工的關系,規范管理措施,并且要對監理隊伍的能力與工作過程進行考核,形成一定的標準,促進優秀監理工作人員的產生,防止跨級工作,提高施工質量;在規范管理建設中,為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施工企業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崗位培訓,上崗前進行考試,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到持證上崗,并且施工人員需要責任到崗,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過關意識,科學的施工管理能夠有效地控制施工過程中施工問題的產生,使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指標都能夠達標[2]。
為確保精品工程的產生,需要堅持認真執行操作流程,實現制度性、規范性管理,堅持質量檢查制度,規范質量標準,把“質量第一”的觀點融入到每一次的施工當中,使施工人員了解工程質量問題不僅是工程的問題,同樣也是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加強質量安全防控力度,施工技術管理應從多個階段進行,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技術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施工技術質量問題,這其中在施工前應做到對施工方案進行一定的審批,對相應的施工設計進行審核,商討在施工中可能會遇到的技術問題,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以確保施工能夠得到順利進行,對施工前規劃的所需使用的施工技術進行技術鑒定,并進行一定的審核,以確保在施工期間所使用的技術完全符合國家或地方的施工要求;同時在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應先做好技術交流工作,根據現實情況對施工中所需要的技術問題進行提前溝通,及時商討解決辦法,以便施工的進行;在竣工時,要建立技術檢測組,對施工的成果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定各項水平高于施工要求水平,才可完成施工,申請進行使用。
總之,公路的建設是我國基礎建設中最主要的部分,而公路路面的建設更加是重中之重,公路的質量與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公路路面建設會直接把城市的精神面貌與經濟狀況以最真實的情況體現出來,良好的公路路面不僅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夠保障人們的健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