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 山東金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伴隨著公路建設的發(fā)展,施工質量逐步成為施工企業(yè)最為關注的問題。公路是交通運輸系統中基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各個地區(qū)之間的重要紐帶,所以必須滿足交通事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需求,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huán)境。在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路面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平衡車輛反復作用下在路面結構層產生過量應力而引起的路面破壞。混凝土路面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承受大量的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為了不至于瀝青混凝土路面過早地產生疲勞破壞,混凝土路面必須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混凝土路面應具有良好的高溫穩(wěn)定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夏季高溫時,在車輛的重復作用下,在輪跡處逐漸形成變形下凹、兩側鼓起的所謂“車轍”,這是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瀝青混合料是一種典型的流變性材料,它的強度和勁度模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瀝青混凝土路面應具有良好的低溫抗裂性,路面應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路面的抗滑性能直接影響到行車的安全。為了保證路面的抗滑性,配料時應特別注意粗集料的耐磨光性,應選硬質有棱角的集料,應根據當地的氣候選擇合適的瀝青。在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每個施工階段的技術水平都可能會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
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路面的不平整問題經常出現,如果得不到處理就投入使用,車輛行駛在路面上,就會出現顛簸現象,久而久之嚴重損壞車輛。同時,對于荷載較大、速度過快的車輛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通過分析發(fā)現,造成路面平整度不夠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施工過程沒有按照相關施工規(guī)范進行,或者沒有遵照工序的先后順序。第二,工程質量監(jiān)管人員對路面平整度進行檢測時,工作態(tài)度不認真,間接致使平整性達不到相關標準。
相關新聞報道中,經常見到公路投入使用后,在使用年限內就出現了路面的損傷現象,導致道路無法暢通運行。通過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施工所使用的材料配比量不均勻,導致材料出現大量收縮的現象,進而致使路面承受能力不均勻,出現路面的損傷。并且,材料如果質量不達標,自身也會出現病害,從而導致裂縫現象的出現。第二,公路在建成后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惡劣天氣原因會在路面存有積水,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時處理,或者排水系統施工不到位,積水就會進入路基,從而降低路基的穩(wěn)定性,以至產生不均勻沉降。第三,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同時各種用途的客貨車也在劇增。道路長期面對超負荷運行,就會出現大量細紋。時間長了道路結構就會產生變化,致使公路壽命明顯下降,給安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攪拌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工程施工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混凝土攪拌是一項專業(yè)性強的工作,對于攪拌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同時,攪拌質量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路面使用情況和路面平整度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混凝土攪拌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攪拌材料,然后根據工程規(guī)模和材料情況選擇合適的攪拌機。在攪拌前,還要對攪拌機械進行清理,保持干凈。水泥、沙子和混合料的比例是影響混凝土性質和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控制好三者的比例。同時,根據現場溫度情況將混凝土攪拌時間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混凝土運輸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攪拌材料的運輸,一是指攪拌好的混凝土的運輸。攪拌的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性質上的變化,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就會影響混凝土使用情況和施工質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首先要合理搬運,其次,是要盡量縮短運輸時間,避免因混凝土質量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攤鋪是混凝土路面前期施工中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攤鋪質量必須要由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指揮,提高攤鋪和振搗精確度。
振搗工作方法有三種,一是插入式,這種方法的應用范圍較小。二是振動板方式,這種方式對震動時間有著較高的要求。三是震動梁振搗,這種方式能夠保證路面的平整性。混凝土路面攤鋪和振搗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振搗質量,避免出現缺漏,如果出現缺漏應該及時填補,不能用其它材料填補。
護養(yǎng)環(huán)節(jié)是混凝土路面施工完畢后最重要一項任務,如果未進行及時的護養(yǎng)那么混凝土路面很容易發(fā)生裂縫、起殼等病害現象。灑水是目前運用最為廣泛的護養(yǎng)方式,這種灑水方式比較常見,主要是由于灑水方式操作簡答、成本較低。灑水能夠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濕潤,避免蒸發(fā),防止病害發(fā)生。在實際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環(huán)境的不同,在那些水資源并不充足的地區(qū)就不能采用灑水的方式進行護養(yǎng),但也可以采用其他護養(yǎng)方式。
綜上所述,在公路路面的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對路面地質情況進行分析,然后詳細了解施工要求和工藝設計,在施工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操作,并且把握技術要點。針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及時處理,從而不斷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促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