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琴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閱讀是人們汲取文化、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傳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閱讀中可以體會眾多樂趣,獲得感知,習得道理,但在應試教育面前,很多人將閱讀僅作為自身謀取工作、完成學業的途徑,閱讀也帶有較強的目的性,而對中華經典的閱讀卻大為減少,尤其是新媒體時代下,各種網絡小說參差不齊,因此閱讀立法不僅能夠肅清閱讀市場,給予傳統閱讀法律上的保護,經過全民努力,逐漸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3年,為了進一步提升全面閱讀量,數百位政協委員聯名呼吁閱讀立法帶動全民閱讀,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和機構也在積極促進立法工作得進行,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帶領和推動之下,我國閱讀立法進程取得新的進步,頒布了《全民教育促進條例》,并被列入我國立法工作計劃中去,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對全民閱讀進程的關注和重視,也反映出國人當前的閱讀現狀岌岌可危。陜西省作為我國紅色革命根據地,和其他地區相比,紅色文化更為濃厚,相應的紅色閱讀本應如日中天,但由于全媒體時代下,各類閱讀魚龍混雜,為人們的閱讀選擇造成極大干擾。
閱讀是個人行為,但全民閱讀確實代表了國家意愿和形象,體現出國民素質。雖然在政協委員和各部門、機構的呼吁下,《全民閱讀條例》納入到國家立法計劃中去,但遲遲未見行動,閱讀市場各類閱讀書籍和閱讀渠道的增加,更是為全民閱讀質量亟待提升,因此制定和實施全面閱讀立法,強制性推進全面閱讀,建設成學習型國家,打造“書香中國”。
目前,我國設定的有“全國讀書月”,各地也舉辦各種閱讀活動,陜西省作為我國紅色文化的發源地,充斥著紅色書籍、紅色精神,相關部門也會開展一系列讀書論壇、主題征文等常規活動,但這些活動大都浮于表面,吸引的讀者有限,且大都是為了面子工程,都在各大讀書活動舉辦前后進行,有些活動的確能夠吸引人們注意力,鼓勵人們參與,但是存在舉辦時間不定、間隔時間長、缺乏全面閱讀的長效機制等問題。
陜西省位于我國西部地區,是一個資源型城市,在全媒體時代下陜西省閱讀市場逐漸擴大,閱讀受眾也逐漸增加,但出于偏遠地區的人們閱讀量卻增加較少,而處于較為發達的地區由于全民閱讀活動多、氛圍好,全民閱讀進程也較快,因此產生嚴重的地區差異,因此陜西省應當注重偏遠地區的閱讀,發揮各地區間聯動機制,帶動偏遠地區閱讀進程。
全媒體時代下,很多人的閱讀都停留在快閱讀上,“閱讀快餐化”“閱讀娛樂化”是大多數人閱讀的追求,閱讀言情小說、玄幻小說等的人數逐年攀升,而傳統閱讀如四大名著、著作等的閱讀卻有所下降。目前我國圖書出版的種類和數量位于世界第一,但人均閱讀量卻較低。
閱讀是一個長期發生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預示著全民閱讀的推廣極為困難和復雜,但因為全民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豐富全民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徑,因此國家應當將全民閱讀提升到與文化建設相同的地位,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促進全面化閱讀進程。
公共圖書館和書店是人們進行閱讀的重要場所和途徑,國家也建立了眾多圖書館和書店促進全民閱讀,但由于各地區間經濟、文化、政策等的差異,地區間公共服務供給和需求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偏遠地區很難開展全面閱讀活動,而發達地區全面閱讀活動開展較為順利且頻繁,這和全民閱讀的初衷有所偏差。因此政府應當加大對貧困地區政策扶持力度,增加閱讀資源投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進程。
當前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更加方便和快捷,傳統閱讀也逐漸迎來了閱讀方式的革命。根據第十五次全民閱讀調查結果可知,目前手機和互聯網稱為成年人接觸媒介的主要路徑,平均接觸手機和互聯網時長高達141分鐘,較以往增幅明顯,很多人也逐漸適應了碎片化閱讀、快餐式閱讀等,但毫無疑問這些方式的閱讀也存在較大弊端,以網絡小說、短篇小說為主的推文或網頁閱讀逐漸擠占傳統閱讀,因此傳統閱讀需要把握好新媒體的優勢,將優勢圖書以手機和互聯網等方式呈現,提高全民閱讀質量。
全民閱讀是由政府提出并實施的,也應當由政府擔任更多責任,首先,堅持政府為主導,各專門機構為輔助,支持全民閱讀;其次制定專門的全面閱讀制度保障全民閱讀工作得落實;再次,設立專門的機構或規章制度監督政府在全民閱讀中的職責,保障相關部門調動公共資源推動全面閱讀進程的推進。但全面閱讀工作的推進還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將全民閱讀作為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成果,增加個人和集體的代入感,為促進全民閱讀貢獻力量,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陜西省作為紅色文化的發源地,更應當注重全面閱讀的質量,建立以紅色文化為主的閱讀體系,鼓勵和推薦大家閱讀,樹立全民閱讀理念,讓紅色文化根植陜西乃至全面人們血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