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遼寧省文物局)、中共朝陽市委員會、朝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牛河梁遺址發(fā)現(xiàn)4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首屆紅山文化牛河梁論壇”在朝陽牛河梁遺址博物館舉行。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郝春榮,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孫成杰,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克宇,以及來自國內(nèi)考古研究機構(gòu)、高等院校文博考古專業(yè)的專家學者60余人出席會議。
郝春榮指出,“十四五”期間,遼寧省委、省政府繼續(xù)把考古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yè)、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來抓,繼續(xù)把紅山文化作為考古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推進牛河梁遺址的挖掘、整理、闡釋、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作出遼寧貢獻。
顧玉才在致辭中表示,牛河梁遺址的發(fā)現(xiàn)點燃了學術界對紅山文化研究的熱情,促成了中華文明起源三部曲的形成,牛河梁考古、紅山文化研究成為中國考古學理論架構(gòu)的重要一環(huán)。經(jīng)過長期工作,牛河梁遺址在研究、保護、利用等方面均取得巨大進步,已成為遼寧省最靚麗的文化名片。希望廣大考古工作者不忘初心使命、秉承莫高精神、攜手并肩、砥礪前行、奮發(fā)勇為,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研討會上,考古工作負責人就牛河梁紅山文化近年來的最新發(fā)現(xiàn)做了專題匯報,與會學者圍繞紅山時代地域文明的發(fā)展、碰撞與交流,中華文明基因中的紅山因素,多學科視角下的紅山文化研究3個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來源:國家文物局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