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00029
很多人知道,圓周率是3.1415926,那么,為什么圓周率一定是3.1415926這個數字?而不是別的其他數字?為什么是粒子總數是4的水分子平衡了地球微循環所在的環境?而水分子的原子數又是圓形的三角鏈接?這些問題引出了一個思考,我們所在的世界,圓的存在為什么是圓?
作者引申三維曲面空間計算中關于圓周率的公式過程,以論證曲面空間計算的意義。假設物質在一個曲空間上靜止,則曲面引力應該是一個旋轉的圓圖,該圖上的物質距離需要經過一個圓形平面,以下如圖。
計算實例中,A為維度長,圓周率п的常數3.1415926;假設物體所在的空間中只有原子物質,物質原子平均粒子數為1;相鄰空間中也有同樣的原子物質,且物質原子平均粒子數也為1。值得注意的是,維度長A實際總是大于圓周率п的常數3.1415926,以上得到的衰減數0.004為三維空間綜合維度衰減,代表空間運動阻力。
(一)龍卷風的現象解釋:物體在三維曲面空間中用龍卷風的形成及黑洞的現象加以理解。其中圖一表示龍卷風的形成現象,三層空間分別表示臭氧層、空氣、海面,臭氧層的成分為臭氧O3,空氣的成分為以氧氣O2為主的混合氣體,水的成分為以水分子H2O為主的混合液體,以此模擬三層空間中的物質旋轉流動。可以能夠得到三層物質空間的原子粒子數平均值為2、1.776198、1.3333,因此,在龍卷風所形成的空間中,層與層之間的原子粒子數平均值都在減少,臭氧層的氧元素通過龍卷風流動到海洋中,呈現了螺旋運動的形態;在每一個層空間的氣體流動中,周圍物體的流速大于中心物體的流速,物體在邊緣時加速運動和旋轉,龍卷風的物理中心位置由于臭氧層和海水層釋放的壓力而維度下降處于漂浮狀態。
(二)黑洞空間的現象解釋:根據圖二,得到宇宙中的曲面空間狀態,與龍卷風中的物體運動規律相同,但不同的是,黑洞對周圍物質加大的能量壓力大到使得光速能量線扭曲。在層與層之間,在黑洞中心的加速下,黑洞周圍的物質密度在增加,同時,越靠近底部中心的層面物質體積越小;在每一個壓力層中,黑洞加速吸收周圍的物質,而減速吸收中心的物質,每一層都是中心物質體積小于周圍的物質,呈現螺旋狀的吸附。目前發布的黑洞照片可以看到,物體流動規律剛好與龍卷風相近,周圍是大物質、中心是小物質,而中心的小物質一部分懸浮和不動的狀態。
(三)其他自然現象的觀測
除了以上自然現象的佐證,還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其他的活動來證明,如龍卷風現象為臭氧層釋放氧原子的過程,火山噴發則是底殼釋放氫元素的過程,也會形成椎形氣體上升。因公式使用圓周率π作為比照物,可以再聯想到古代的磨盤、水車和西方的發明物品手表和擺鐘。以下舉例磨盤運動:
在磨盤工作中,要使磨盤轉動,應給予磨盤一個平行與地面的力,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做力學分解,則圓盤一點要運動,必須給與一個向前的力和一個向外的力,前力和外力的比應是3:2,圓形在二維平面的長和寬一致,有一方的力卻增加了,這證實了維度可以在二維中降解增加的現象。相近的例子還有衡擺鐘和手工手表。
(四)公式原理:在龍卷風現象中看到了物體失重,得到空壓力可以使物質降維的可能推論。這一推論在黑洞的觀察中得到印證,這證實了作者公式中物體在靜止不動時存在維度減少所使用的,1表示一個維度的減少化為了空間中的能量。
通過以上現象看到了降維確實可以將物質壓縮為能量,也推出了維度并沒有消失的推論。得到前述該引問的答案——維度一致造就了圓之所以為圓。
通過以上對于圓周率的解答,從曲面空間現象中可以看到曲面受力空間可以為中心物質加壓,在維度減少的情況下,中心物體將在較小的前進受力下出現極速運動的現象。以海洋龍卷風現象為例,在中間層的空氣空間中,物體在龍卷風中處于中間加壓狀態,而在近海底部,則被以極大的速度吸入到海底深處。
由此,作者作出對空間加壓運動的假設設計,以下如圖:
由上圖解釋曲面空間加速運動原理:首先是在軌道方向上,物體受到來自曲面空間的螺旋加速力,中心物體因此在二維平面上受到擠壓。其次,在擠壓達成后,物體在前進方向上只需要較小的力,就能夠以極大的速度向前運動。最后,為了減少曲面空間前進阻力,中心物體的頭部應有旋轉向后的鉆體,物體機身外應有緩慢旋轉的旋體或者旋轉線機身設計。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時間速度原理,該曲面空間因擠壓了兩維平面,曲面空間內的時間流速將較慢,隨著擠壓程度的加大,時間的流速將越來越慢。
另外,作者認為,曲面加速設計對解釋了自然現象中的許多問題:一是解釋了北美地區“百慕大群島死亡三角”的離奇墜機和沉船事件的原因,即物體進入了類似“加速隧道”,高空螺旋運動和空氣極速旋渦導致了該地區墜機和沉船事件高企。二是解釋了在重力較小的天體上時間流速較慢,在重力較大的天體上時間流速較快,這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結論,即時間也是一種維度,時間也代表了一種能量流動的速度。但以上現象是否確實與曲面受力有關,還需后來科學予以驗證。
對以上黑洞的現象解析,看到了曲面空間對物質的加速作用,作者認為,當黑洞中物質的維度壓力極大時,黑洞的一段將會射出能量線。以下為作者假設推導:
(1)作者推理,根據三維空間計算原理,能量線的原始射出速度應為*的維度代表,則物質轉化為能量線的初始速度為3*108米/秒。使用光與物體質能換算,則黑洞所射出的能量線初始速度應至少使用N*N*10(N*N+10N)予以計算,即為9*10130米/秒。
(2)作者推理,根據圓周運動可以回到原點的理論,黑洞射出的能量線可以轉化為物質,那么能量線轉化回物質的初始速度是可以計算的。根據作者推導,以理想圓的圓周率+為理論基礎,黑洞能量線能夠化回物質的初始速度應至少為9.4387941*10130米/秒。
(3)根據以上黑洞射出的能量線運動初始速度和運動靜止速度的比較,作者認為,黑洞能量化回物質需要消耗的能量折算為維度速度為0.4387941*10130米/秒的能量。
(4)通過以上推導,作者模擬了黑洞和白洞的物體運動形態,如下圖:
作者認為,黑洞和白洞的存在,是空間中的兩個能量對稱點,黑洞吸納物質,白洞吐出物質,兩者間的傳輸則代表宇宙中的能量線,應是一個直線的能量場,當能量線速度衰減后,將出現彎曲。以上現象形成了宇宙的彎曲磁場,磁場的存在應與黑洞射出的能量線有關,黑洞和白洞周圍的磁場線應是及其高速的,且磁場線之間稀疏以使得相互不干擾。以上假想的正確與否,有待更多的現代天體觀測予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