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娟 胡星寶 李忠曉
1.山東省平度市農業農村局 山東 平度 266700
2.山東省平度市仁兆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山東 平度 266700
大葉黃芹菜,是中國芹菜(本芹)空心類型中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優良品種,是青島市著名地方特產,距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生產中經常出現心葉少或無心葉型芹菜植株,不利于高檔大葉黃芹菜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有效解決此問題,作者特在平度市李園街道辦事處芹菜園進行了不同栽培密度對大葉黃芹菜心葉數量影響的研究。
1.1 供試品種

處理 大葉黃芹菜原種不同栽培密度(株*行cm)10*10 10*15 15*15 15*20 20*20
大葉黃芹菜原種,系當地主栽品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安排在山東省平度市李園街道辦事處芹菜園,試驗田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田管一致。六月中旬育苗,苗齡50-60d,定植期為八月中下旬,定植后1—2d,再澆一次緩苗水,該期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緩苗。當植株心葉開始生長,新根發出后,細致劃鋤,松土保墑,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外葉徒長。緩苗期約需15—20d。試驗設5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13.44m2。
1.3 調查內容與方法 收獲期進行田間產量調查。調查小區芹菜毛菜產量、精菜產量,計算畝產量、精菜率。
由表1可得,以株行距均為10cm的高密度栽培產量最低,僅為4800kg左右,其次為株行距20*20cm,產量為5100kg左右,株行距15*15cm平均畝產量5500kg左右,株行距15*(15-20)cm畝產達到6000kg以上,大葉黃芹菜獲得較高產量的適宜種植密度為株距15cm左右,行距在15-20cm之間。
形成精品菜產量和精菜產出率分析,密度10*10cm精菜率為15%,畝產精菜720kg左右;密度為10*15cm精菜率為17.9%,畝產精菜1100kg左右;密度為20*20cm精菜率為24.7%,畝產精菜1500kg左右;密度為15*20cm精菜率為25%,畝產精菜1390kg左右;密度為15*15cm精菜率為25%,畝產精菜1300kg左右。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對大葉黃芹菜心葉數量的影響(株*行)單位:cm
大葉黃芹菜本身具有葉片大,葉片薄而平展的特點,因此在生產栽培中,其栽培密度相對其他品種相比,在同等密度條件下,大葉黃芹菜封行時間相對提前。在種植密度較高的條件下,芹菜個體間對光照和生長空間的競爭比較激烈,容易形成無心或少心現象。通過調整株行距及水分管理可有效提高大葉黃芹菜精菜產量。大葉黃芹菜獲得較高產量的適宜種植密度為株距15cm左右,行距在15-20cm之間,精菜率為25%,畝產精菜1300kg左右,精品菜產量提高7個百分點以上,經濟效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