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50部隊42分隊 遼寧 大連 116023
作為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信機房由于位置固定,環境較好,設施較為齊全,一直以來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其實即使是具有如此良好條件的通信機房也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對通信機房的維護管理給予足夠的關注。
1.1 通信機房的選址與布局 通信機房的選址需綜合考慮。首先考慮地理位置因素,遠離重大危險目標,遠離對機房產生不利影響的目標,遠離地震、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惡劣的地理位置,其次是配套條件要齊套。
通信機房總體布局要以需求為牽引,統籌考慮功能布局。
1.2 灰塵 在通信機房內灰塵超標對設備有如下幾方面的危害:
(1)灰塵超標,容易造成空調系統效率降低,設備散熱能力降低,機房內溫度升高,影響設備工作狀態。
(2)當灰塵超標時,電路板由于工作的熱效應和電磁效應會吸附很多浮塵,影響設備的散熱。灰塵超標,若同時濕度較大時,還會影響電路的絕緣性能。
1.3 溫濕度 溫濕度是機房內的重要因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溫濕度因素與其他影響機房工作因素關系緊密,如圖1所示為溫濕度與其他各因素的關系。
1.4 靜電 靜電是影響通信機房設備狀態的重要因素,對裝備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很多通信數據機房的案例都告訴我們,靜電對設備產生的影響大,而且問題不易定位。
1.5 電磁干擾
(1)電磁干擾可引起邏輯電路的誤動作,高敏元器件的擊穿損壞,設備無法工作或者徹底損毀,嚴重時會引起設備電器短路甚至引起火災。
(2)電磁干擾還會造成存儲器內部出現移位、存儲錯誤,從而產生死機、文件丟失、非法操作等隱性錯誤。
(3)設備系統內部的電磁外泄還能導致信息外泄,對安全使用造成危害,這方面的問題更應該重點考慮。
2.1 通信機房遠程環境監控系統總體設計 機房的遠程監控系統總體設計時考慮劃分三個層次,包括信息采集層、網絡承載層、應用服務層。信息采集層為基礎,主要是指傳感器等監測設備,執行對機房環境參數的實時信息進行采集;網絡承載層是信息采集層與應用服務層互聯的紐帶,通過網絡設備、存儲設備、計算設備的綜合構建,實現機房內部網絡與互聯網的連接;信息服務層是面向用戶,在前期信息采集、存儲和處理的前提下,通過數據挖掘、云平臺調度、智能分析,達成機房的遠程監控目標,為監管用戶提供智能化的服務保障。
2.2 通信機房遠程環境監控的主要內容
(1)機房用電監測。用電監測是最基本的機房環境監測要素,主要包括輸入電源的電壓、電流、頻率、電功率等數值采集,UPS設備運行及狀態參數的采集,通過監測軟件實時、直觀顯示,最終的目標是確保安全用電。
(2)溫度、濕度監測。傳感器的靈敏度是制約溫濕度信息采集精度的關鍵,由于溫濕度在通信機房環境因素中的地位較為突出。必須通新風空調調節溫濕度,確保機房設備的穩定工作。
(3)消防監測。主要采用溫度、煙霧傳感器進行機房環境監測,用于消防;在機房涉及用水的關鍵位置設置漏水傳感器,出現漏水問題則立即顯示漏水部位并報警。
(4)遠程控制。將機房內的各種環境調節設備通過計算機連接,通過各種監測信息的反饋,計算機中心處理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危險等級,并且能夠遠程控制通信機房內的設備采取相應的對策。
2.3 通信機房遠程環境監測系統結構框架設計 采用工控機與機房內空調新風系統、UPS系統以及各種環境監測傳感器組成控制網絡,然后通過網絡傳輸至監測控制中心。鑒于通信機房的特殊性,因此要采用專用網絡進行數據信息傳輸。
2.4 通信機房遠程監控系統軟件總體設計 軟件系統的總體設計原則要重點體現以下幾個方面:通用性原則,采用TCP/IP網絡協議保障網絡環境,接口便于連接;實時性限制,為了確保信息的有效采集和使用,必須考慮信息內容的優先級,控制類指令優于其他信息指令,圖像信息因速率最高列為最低;可操行保障,信息顯控圖表化,讓操管人員一目了然正握系統;擴展性預留,系統的設計冗余必須考慮未來擴展的需求,一般復雜系統的25%或者較為簡單系統的50%比例掌握;安全性底線,系統連接網絡,安全性就是系統的生命,確保非法用戶無法管控,干擾指令不會引起誤操作。
通信機房是通信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功能強大,管理使用方便是其特點。但是環境的影響缺是不可避免的,能夠及時的發現、歸納總結環境的因素并提出應對措施,是目前通信傳輸安全技術研究的一個重點方向。遠程環境監測和控制系統的提出,是一個能夠有效減少甚至部分克服環境影響因素的重要技術,是通信機房裝備管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