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濟仿,劉艾虹,楊 玉
(1.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水利站,山東 肥城271600;2.肥城市水資源保護中心,山東 肥城271600;3.肥城市桃園鎮水利站,山東 肥城271600)
肥城市境內有大小河流43條,多數為山洪河道。現有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77座,塘壩319座。這些水利工程在發揮其水利功能的同時,也為水利風景區的發展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修復與生態建設,始終堅持“既要經濟崛起,又要藍天碧水”的發展理念,確立并實施“生態建市”發展戰略,以“生態惠民”為引領,以水利風景區為依托,深入開展河道綜合整治,極大提升了當地老百姓幸福指數,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逐漸鋪展開來。
康王河、龍山河是肥城市城區防洪、泄洪的主要通道。為努力打造宜人的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肥城市立足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工程建設中,圍繞“桃鄉風情、生態印象”為主題,融入水景、文化特色,實現園林特征與濕地生態、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2008年,康王河公園榮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稱號。為持續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和內涵品位,加快建設“人文、生態、精致、宜居”城市,肥城市結合“引汶調水”工程,投資5.56億元,開工建設了龍山河“十里畫廊”項目工程,使昔日滿目瘡痍的龍山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0年,龍山河公園榮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稱號。丘明湖濕地公園位于石橫鎮煤田塌陷區。借助豐富的礦坑水,通過高水平打造,成為肥城市礦區群眾休閑娛樂的旅游勝地,2010年5月,丘明湖公園被授予山東省水利風景區稱號。
多年來,肥城城區居民生活廢水、沿線企業生產廢水、下游煤礦礦坑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康匯河,每年經康匯河出境排入東平湖的水多達4 000萬m3,這些水雖能達到一級A標準,但距離地表水Ⅳ類標準仍有一定差距。東平湖作為國家南水北調樞紐,其水質的優劣事關重大,為確保出境斷面和東平湖水質穩定達標,還康匯河一片藍天碧水,肥城市借力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打響康匯河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攻堅戰。工程總投資3.62億元,涉及康匯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以及再生水廠建設工程,以康匯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為基礎,巧妙融入桃鄉文化元素,肥城市將精心打造具有肥城地方特色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屆時,隨著水環境的日益改善以及生態系統的逐步恢復,這里將成為全市人民休閑娛樂的新選擇。
伴隨著水生態文明的強勁春風,國家和省市對水利風景區的創建工作越來越重視,但從相關政策來講,沒有相應的扶持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創建水利風景區的積極性,使水利風景區建設工作先天不足。丘明湖公園在榮獲山東省水利風景區之后,石橫鎮曾積極爭取打造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但由于鎮級財政有限,無力對水利風景區進行升級改造;肥城市唯一中型水庫尚莊爐水庫,地處望魯山腳下,水利資源與歷史文化可謂相得益彰,但由于資金不足,長期以來,水利風景區建設處于停滯狀態。另外,受傳統治水思路的影響,有關部門對水利風景區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總認為水利風景區建設投資大,經濟效益不能立竿見影,在實際工作中,沒有長遠發展思路和精細打算,有些水庫、塘壩只停留在發揮抗旱防汛作用上。
水利風景區創建涉及部門較多,需要一個政令暢通、務實高效的管理機構,但目前情況不夠理想。丘明湖水利風景區雖然成立了石橫鎮景區管理辦公室,但由于種種原因,全面履行管理職責的難度較大。肥城市康王河公園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規劃建設(市水利部門進行防洪規劃),公園建成后,由市園林綠化中心進行管理,形成了水利風景區水利部門唱“配角”的尷尬局面,特別是在景區的安全管理、科學利用水利資源等方面,無法統一行動和協調,不利于未來水利風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爭創國家級、省級水利風景區工作中,肥城市多措并舉,狠抓落實,體現了爭創工作的積極性,但當水利風景區授牌之后,景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標準隨之降低,由于后期沒有相應的扶持資金,加之地方資金財政比較緊張,很難再進行一些大規模的建設,一些基礎設施逐步老化,水利風景區創建時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在安全管理方面,由于缺乏日常的監管,景區有些地段的安全標示由于老化而模糊不清。另外,景區某些景點對外承包,由于承租者追求高額經濟效益,安全意識淡薄,造成安全生產執行標準大打折扣,面對這一系列的安全隱患,管理部門缺乏強有力的監管措施。
要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導向作用,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社會參與”的水利風景區建設投入機制。一是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水利風景區建設工作,將項目建設資金納入全市財政公共預算,并逐年加大財政投入,景區建設實行統一規劃,分年度實施,漸進式發展的模式,優先建設一些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之后再精心雕琢一些特色景點。二是多措并舉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及時到位。按照共下“一盤棋”的建設理念,積極整合各類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統一規劃,科學施工,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投入,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優惠,形成民生工程建設社會共同參與的良性發展之路。在肥城市康匯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中,面臨日益加劇的水危機,肥城市水務集團貸款2億多元進行建設,充分顯示了一個企業的社會擔當,康匯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為肥城經濟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要把水利風景區建設好管理好,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在主干道路兩側設立固定宣傳牌,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常年設立宣傳專欄,讓水利風景區逐步走入老百姓的心中。同時,市委、市政府要在水利風景區經常舉辦旅游觀光節,讓水利風景區的這一品牌逐步在社會廣泛傳播開來。結合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在康王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水資源展覽館,讓全市人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隨時隨地接受節水知識教育,逐步增強節水、愛水、護水意識,讓水利風景區真正成為水生態文明的靚麗名片。
目前,在水利系統以及園林部門懂旅游、會管理經營的人才很少,為進一步促進水利風景區建設工作,應逐步引進一批水利風景區方面的專業人才,另外,到水利風景區建設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通過學習,積極借鑒先進地區建設理念和成熟管理經驗,在擴大視野,積極儲備人才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水利風景區未來發展后勁。
近年來,肥城市積極探索“河長制”工作新機制,通過河道整治,管養分離、以河養河等方式,昔日破敗不堪的河道、水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管護方面,積極探索試行物業化托管,全市河道、水庫日常管護委托至專業物業公司,通過向資質單位統一購買服務,逐步實現了水庫管理由松散式業余化向聚合式專業化轉變,相繼打造了大汶河、龍山河、漕濁河、百尺河、尚莊爐水庫等一批亮點工程,為水利風景區申報提供了高標準的后備資源。特別是作為省級水利風景區的石橫鎮丘明湖公園,借力河長制,計劃引入黃河水,在擴大水面面積的同時,進一步美化周邊環境,為下一步申報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今后工作中,肥城市可將水利風景區建設與河長制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河長制工作推進過程中,將水利風景區標準要求納入其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助推水利風景區建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