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營,張蘭羽,徐 鵬
(山東臨沂水利工程總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
近年來,各類建筑行業的裝配式建筑應用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濟寧市引汶補源水系連通工程,引四干渠與S246 省道交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荷載等級為公路I 級,設計流量為8.87 m3/s,交叉處采用下穿公路涵方式,寬度為5.2 m,原設計采用2 孔2.0 m×2.0 m 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涵。
在項目施工中,本工程需要采用邊通車邊施工的交通管制,車輛通行采取雙通形式。該穿越工程位置位于S246 省道K39+860 處,涵洞與S246 省道的交叉角度為52°。現狀S246 省道為一級公路,項目穿越段區域路面寬12.0 m、雙向兩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與四分干渠為平交道口;在下穿位置以西側約20.0 m 處有濟北旅游大道交叉成角約52°,該處交叉道路為進入兗州和汶上之間的主要道路,行駛車輛主要包括大中小型貨車、客車、轎車及其他特種車輛等,行車類別復雜,車流量大。
根據四分干渠其他過路涵的施工經驗,從開挖到最后回填完成,施工周期需要50 d 左右。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周期長、風險大,且不能滿足公路、交通部門等相關部門的要求。在與設計單位溝通后,提出變更建議:穿路涵由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變更為預制后吊裝。在確認設計方案后,項目部根據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編制了預制箱涵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道路交通保障方案等相關方案。
交付廠家生產箱涵,在預制箱涵澆筑完成,持續養護20 d 后,開始實施既定道路交通保障方案。破除施工區域內的路面,開挖基礎,澆筑墊層,并且對頂層的平整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墊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抹面,并對墊層進行養護。在預制箱涵吊裝前在墊層上放樣,嚴格控制箱涵的縱、橫兩方向的角度。標劃出每節預制箱涵的位置。合理留出箱涵之間的縫隙。在一切準備工作完場之后,開始吊裝箱涵。
吊裝過程中按照標線位置精準安放每節箱涵。在第二節及以后的每節箱涵安裝之后都要對箱涵內部進行檢查。如有錯節、錯縫尺寸超過規定范圍的應及時調整。
待箱涵全部吊裝完成后,清理干凈箱涵之間的施工縫。縫內塞滿塞實瀝青麻絮,箱涵外側施工縫做SBS 防水卷材,內側(臨水側)設3 cm深的雙組份聚硫密封膠。施工縫處理完成后,回填及路面恢復均按照一級公路恢復規定進行。
預制鋼筋混凝土箱涵與其他裝配式混凝土構件一樣,采用工廠化施工,減小了現場施工的工作量,使工程施工進度更可控,提高了勞動力生產效率;工廠化施工對澆筑方量控制更精準,減少混凝土廢料,對模板的養護到位,增加模板的可周轉次數,減少了材料的浪費;提高了施工質量和安全水平。工廠化施工減小了外部環境對混凝土澆筑的影響,無論是夏季高溫,還是冬季嚴寒,工廠內可以保證溫度的均衡,增加混凝土養護周期,混凝土構件強度不會出現很大差距,減少了污染。混凝土養護用水可以循環利用,施工現場無澆筑噪聲,廠內鋼筋加工可以更方便地對焊接煙塵進行收集處理,滿足現狀大環境的環保需求,降低了工程環保壓力。裝配式構件的施工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室外施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
裝配式構件成本相對于傳統現澆混凝土結構成本要高,預制構件增加了運輸及吊裝費用;大型預制件因體積大、重量高受運輸道路條件影響限制因素較多;作業場地對后期吊裝作業影響較大;相對于現澆結構,箱涵等預制構件增加了伸縮縫的數量,對施工縫的處理有更高的要求,容易影響工程質量,需要提高現場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