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四川省交通廳原副廳長鄭某訪因受賄人民幣621萬余元、美元10萬余元,尚有人民幣480萬余元、港幣4.5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曾被稱為“蜀中第一貪”。鄭一審、二審被判處死刑;其妻子、兒子因涉貪也獲刑。200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對鄭某訪案經審核改判為無期徒刑。此案雖被改判,但案件至今發人深省!
1941年出生的鄭某訪,重慶長壽縣人。1965年,鄭某訪從重慶交通學院畢業,曾在交通部某局做技術員。20世紀80年代,他成為技術骨干,并多次因為工程技術創新,善于節約工程造價而受到組織嘉獎。1993年,鄭某訪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人事部特批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國家級專家。1994年,鄭某訪主持修建的成渝高速公路重慶段受到各方好評和交通部的表彰。同年,鄭某訪從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的位置上破格提拔為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分管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同時,鄭某訪還兼任全省16條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公司的董事長、評標委員會主任等職。鄭某訪一時間成為四川省交通系統的“紅人”。
客觀地說,鄭某訪在國內外同行中早已是一個知名的人物了。作為設計我國當時最長的公路隧道——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的重要成員之一,鄭某訪對征服我國西南地區獨特而復雜的地況、地貌,建設高速公路做出重大貢獻。他在其長達28萬字的專著《公路隧道通風方式研究》一書中提出的隧道工程理論,具有重要的價值。鄭某訪曾獲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
遺憾的是,當上副廳長的鄭某訪變得“飄飄然”了。他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愛學習。鄭某訪經常不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活動﹔黨支部發展新黨員,要求每個黨員都必須參加投票,但他就是不屑一顧。本來黨性修養、政策理論水平就較差的鄭某訪,所處的地位同應有的思想政治素質之間差距越來越大。
鄭某訪不能正確對待連續的升遷以及技術上的權威地位,開始自以為是,聽不進意見,不接受批評和監督,黨員應有的黨性修養被他置于腦后。鄭在案發后坦陳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他認為自己“為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很多勞動”,但是每月的收入卻僅有1000多元。“因此,當我看到一些人將大把大把的鈔票揣進自己的腰包時,心態難免有一些不平衡。”
1994年9月,時任四川省交通廳廳長劉某山的兒子劉某找到鄭某訪,請他幫助某公司在廣鄰路D段工程中中標。他一口答應。事成之后,劉某將10萬元的所謂中介費交給鄭某訪的兒子鄭某,讓他轉交其父。這是鄭某訪的第一次大額受賄。
鄭某訪兼職多、權力大,而且大事小事都愛表態,愛拍板,愛簽字。換言之,就是愛用權。在由鄭某訪主持的大會上,他總是先表態拍板,這樣下屬還能說什么呢?在招投標制度不健全時,評標會上他先定調子,左右評標。在大宗材料和重要設備的采購、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和重大設計方案變更等方面,只要有錢可撈,鄭某訪便獨斷專行,甚至越權行政。評標制度健全后,個人權力受到制約,鄭某訪便利用工程分包方式,要求通過競爭中標的工程單位分一部分工程給他的關系戶。
1998年5月,四川某公司為感謝鄭某訪在九寨環線牛角埡隧道和廣鄰路老山梁子隧道招投標中給予的“幫助”,提出送90萬元人民幣給他。鄭某訪卻嫌90萬元人民幣“體積太大”,要求兌換成美元。公司只得兌換了10萬美元送給他。鄭某訪的所作所為,正中渴望暴富的其妻高某蘭、其子鄭某下懷。于是,一家三口協同配合,分工合作,肆意謀利斂財。
1996年,中鐵某局某工程處處長為了在隆納路、成雅路工程中中標,某天晚上他拿著一個裝有5000元現金的信封來到鄭家。此時的鄭某訪豈是5000元能夠打動的?這位處長無功而返。為了中標,幾天后他又去鄭家,這次鄭某訪不在,高某蘭讓他找兒子鄭某幫忙,并把鄭某的電話告訴了這位處長。處長第二天便找到鄭某,結果如愿以償。這一次,鄭某收到35萬元好處費。過了不久,高某蘭還關照鄭某“要把錢放好”。高的貪婪,比起其夫、其子,并不遜色。她鼓勵鄭某訪利用職權,為其妹、其侄分包工程,推銷建筑材料,事后她從中分得好處費135萬元。1998年,某局一個處長為使本單位在達渝路工程中中標,找到鄭某。酒酣耳熱后,該處長助理試探著問鄭某:“這次投標,兩次議標我們都排在第一,中標沒有問題吧?”鄭某笑道:“議標的前三名都可以中,不是你們認為合理就會中,而是要省交通廳認為合理的才會中。”言下之意,他父親認為合理的才合理。本來中標是情理之中的事,經鄭某一說,對方沒把握了,“嚇”出了125萬元來孝敬鄭某訪(至案發前兌現85萬元)。
錢來得容易,用起來便肆無忌憚。鄭某短短4年先后換過豐田、本田、寶馬、別克、奔馳等6輛高級轎車。一次,紀檢組的一位同志好心地提醒鄭某訪注意影響,鄭某訪把臉一沉,說:“我兒子就是喜歡車,這是他個人行為,我管不著。”“管不著”的結果,是“喜歡”開車的鄭某最終“開”進了監獄。多行不義必自斃。鄭某訪最后一次受賄是2000年4月13日,數額為10萬元。5天后,鄭被執行“雙規”。
2000年初,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接到群眾有關交通廳副廳長鄭某訪收受施工單位賄賂的舉報。翻開鄭的工作閱歷和任職情況:1994年至2000年4月間,他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先后擔任過成雅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成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長;廣鄰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108國道涼山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四川南方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川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達渝高速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川南高速公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并兼任達渝路、隆納路、成雅路、內宜路、廣北路、108國道、廣南路、遂回路評標委員會主任。檢察院分析,鄭某訪收受賄賂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省檢察院把群眾舉報鄭某訪有重大受賄行為的情況,向省委作了匯報。省委同意檢察院意見:對鄭某訪立即進行偵查。為了確保辦案快、狠、準,省檢察院與省紀委成立聯合辦案組,決定從市地州抽調一批富有經驗的反貪精英協助辦案。
2000年4月18日,剛從廣州回四川的鄭某訪立即被省紀委通知執行“雙規”。“我的問題不是在‘三講’中說清楚了嗎?”鄭某訪此時毫無思想準備。面對現狀,他表面上故作鎮定,內心卻驚慌失措。說,說什么?說那些工程隊給我送的每一筆行賄款?想到這里,鄭某訪不寒而栗。不說,又怎能過關?于是,他抱著僥幸心理,說起了這些年自己如何辛苦,如何為工程作貢獻。“要交代存在的經濟問題,不得繞圈子,功不抵過。”辦案組明確向鄭某訪指出。聞聽此言,鄭某訪開始使出第二招:避重就輕,棄大說小。
要讓鄭某訪如實交代自己的受賄問題,只能讓他在事實面前低頭認罪。省檢察院與紀委決定對鄭的住宅和辦公室進行突擊搜查。果然不出檢察官所料,鄭家的臥室里到處都存放著錢:梳妝臺上、抽屜中、公文包里,甚至衣架上,放于床上的衣服口袋里,伸手一摸都是錢。數目為幾百、幾千、幾萬不等。其中梳妝臺下搜出的一個信封里,10元面額共10萬元的現金已發霉!一個用黑色小包裝的10萬元現金還沒來得及打開。辦案人員發現存款單有十幾張,累計金額100萬余元。現場搜查到的現金、房產證、證券、金銀首飾及其他贓物足足堆滿了一床。當著鄭妻高某蘭及證人的面,偵查員們一一清點登記,讓高某蘭過目簽字,所搜贓物經打包整理,共有40箱。當時鄭某剛好去了一趟父母的家,被辦案組逮個正著,并將鄭某的贓款、贓物一并起獲。
搜查結果令辦案組大跌眼鏡。這次搜查共扣押、凍結了鄭某訪、高某蘭、鄭某的貨幣、房屋、債券、股票及其他貴重物品等財產折合人民幣1278萬余元,美元10萬余元、港幣4.5萬余元。面對贓款,鄭某訪知道大勢已去,再也無法隱瞞,于是,他如實交代了自己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的犯罪事實。審訊中,為了讓鄭某訪徹底交代所犯罪行,檢察官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鐵窗內鄭某訪后悔莫及。他說:“我犯下了巨額受賄罪,我在黨和人民面前是罪人,三十年功名毀于一旦。我愿意如實向人民低頭認罪。”
鄭某訪因涉嫌受賄犯罪被“雙開”后,鄭的妻子、兒子也因涉嫌收受賄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先后被逮捕。不久,該案由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00年9月12日上午,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四川省交通廳原副廳長鄭某訪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作出一審判決,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鄭某訪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此外,法院以受賄罪判處高某蘭有期徒刑15年,并處沒收財產;以受賄罪判處鄭某有期徒刑12年,并處沒收財產。
法院審理認定:1994年至2000年4月期間,鄭某訪利用其擔任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和兼任成雅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達渝高速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成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多個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長或副董事長,以及兼任達渝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公路評標委員會主任的職務之便,為請托單位或個人謀取利益,直接或通過其子鄭某、其妻高某蘭共19次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621萬余元、美元10萬余元;此外,尚有人民幣480萬余元、港幣4.5萬余元巨額財產不能說明來源。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鄭某訪在與鄭某、高某蘭共同受賄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共同受賄犯罪的主犯。此外,鄭某訪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其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本人不能說明合法來源,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還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鄭某、高某蘭在與鄭某訪構成的共同受賄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共同受賄犯罪的從犯。同時,鄭某在被采取強制措施前主動如實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實并檢舉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構成自首和重大立功,依法應當減輕處罰。法院據此對三被告人作出了上述判決。
鄭某訪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2000年11月16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鄭某訪不具有自首情節;其在二審期間檢舉李某玩忽職守和四川某公司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的犯罪線索,經查屬實,其檢舉他人集體私分國家財產的線索亦基本屬實,但均只是一般立功表現而非重大立功表現,依法尚不足以減輕其原判刑罰;鄭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高某蘭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鄭某訪一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鄭某訪案經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后,對辯護律師提出的鄭某訪的自首情節、立功情況進行了評判審核,對整個案件受賄過程中鄭與妻子、兒子涉案的相關細節及所承擔的責任予以再次核查,對全案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審定。200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改判鄭某訪為無期徒刑。
西南政法大學某教授指出,鄭某訪案盡管進行了改判,讓他保住了性命,但綜觀全案,其教訓十分深刻。鄭某訪精通業務為其同事所公認,可其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低亦為同事所唾棄。鄭某訪的墮落有一個過程,而其聚斂錢財上千萬元,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可見,如何把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如何完善內外監督制約機制,規范權力運作程序,都是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問題。此案警示人們兩點:一是權力不能過于集中,尤其對重要崗位、單位的用人用權既要慎重,又要看牢盯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二是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十分重要,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得住親屬。值得一提的是鄭某訪的母親,當她在電視中看到兒子一家三口因斂財千萬元而被判刑時,含恨而死。
(文中人名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