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玉
一、問題的背景和意義
(一)幼兒園普遍開展晨間戶外運動價值
晨間活動是幼兒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身心并重”的幼兒健康觀,健康就排在五大領域中的首位。而晨間戶外活動的有效組織實施,是促進孩子身心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孩子健康的成長的添加劑。幼兒在晨間活動的40分鐘里,教師應合理、科學的、有效的進行組織活動,從而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增強幼兒體質。
《學前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環境的組織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晨間綜合運動區域就是針對傳統晨間體育活動而開展的新的嘗試。它不僅可以發揮教師、幼兒的創造力,也讓孩子們對晨間運動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平時會覺得枯燥的運動變得有樂趣起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自由組合,還可以自己創造一些新奇的玩法,會感到孜孜不倦,玩的不亦樂乎。同時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各種材料的使用率。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從幼兒的個體差異出發,對發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兒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對所有的幼兒提出一種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就會感到吃不飽,提不起興趣,但能力較弱的幼兒則不敢吃,喪失了信心。這都將影響幼兒的發展,不能讓幼兒在晨間活動的“質”與“量”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因此要改變刻板的晨間戶外活動形式,以為綜合運動區域為突破口,力求通過實踐探索,使晨間戶外鍛煉的目標組織、內容組織、活動形式、活動評價科學合理化,以此推動幼兒園課程實施區域游戲化的進程,推進晨間活動科學化組織的總體水平。
(二)幼兒園開展晨間戶外運動現存的狀況
1.觀念未更新,認識不足
很多教師有把晨間鍛煉看成是游戲活動的補充或接待家長幼兒的途徑,在活動過程中僅提供充足的材料和一物多玩的游戲,能針對本班的幼兒體能情況結合器械開展的活動并不普遍,因此晨間活動常常由此幼兒園戶外晨間鍛煉活動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計劃上,同樣的活動、同種的器械即使開展了也缺乏關注開展鍛煉活動的密度與強度關系等等。
2.重復練習、缺乏創新
很多時候活動內容是教師選定,教師規定在一定的場地,并按教師示范的要求反復練習,對一些堅持性較差的幼兒而言,重復的活動往往使他們玩到一半就放棄了,強迫這些幼兒繼續活動只能使他們對體育活動感到厭倦。沒有在晨間體育活動真正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參與性。
3.隨意性大,效能不夠
偏重有形的、使用運動器械的活動,形式上熱熱鬧鬧,但隨意性大,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指導,晨練質量不高。如每一種玩具都有不同的玩法,孩子們又都喜歡一些沒有固定玩法的材料,隨心所欲,經常會有孩子在互相追逐打鬧或看別人鍛煉,有的則較不斷地更換活動材料,滿足自己的需求。
那么如何根據晨煉的特點,做到既不放任自流,又讓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活動中達到鍛煉的目的呢,探討研究晨間活動的效能性是迫在眉睫。
二、晨間活動的效能性
一是通過開展晨間戶外活動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行為,培養創新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是通過研究探索幼兒晨間戶外活動資源的整合,充分發揮綜合區域運動在幼兒晨間活動中的作用,提高活動的質量。
三是通過晨間活動區域化,消除晨間鍛煉機械重復練習的學習模式,實現生活化、游戲化,充分發揮戶外活動的整體功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四是使幼兒在晨間活動中學會生活、合作,促進幼兒團結、友愛、和諧、調合等社會性的發展,從而使幼兒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師在晨間綜合區域活動中的指導策略
1.組織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課題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觀念的轉變,改變過往一味投入器材的盲點,懂得適時運用器械的不同特性進行有效運用,可通過教研主題學習、觀點討論、自學等途徑進行。
2.巧用器械,增強趣味游戲
結合新《綱要》的精神,巧用器械結合游戲,給以往的單一枯燥的晨間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如平衡木,內容比較單一,幼兒玩起來興趣不高。設置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故事情景性的場景。
3.設置場地,戶外活動區域化
教師通過前期的晨間活動的探討,對各類器械根據年級段重新進行設置,摒棄以往單調乏味的機械練習,把枯燥的動作練習變成有趣的戶外區域化活動,角色、情節、競賽賦予其中,使之新穎生動,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活動。
4.積極探索,優化指導策略
啟發式指導:針對每個孩子的對器材的使用程度,教師在活動中以啟發的方式進行個別指導。
參與式指導:通過教師的角色扮演,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及時進行指導。
示范式指導:對于新的器械活動或者孩子還不熟悉的器械,教師可在游戲之前進行基本動作示范,并針對孩子的動作技能掌握程度進行有效指導。
四、遵循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在選擇器械市時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器械運用過程體現合理性,使幼兒對晨間活動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玩的欲望。
(二)安全性原則
戶外活動強度大,孩子在活動中容易興奮,在器材選擇上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避免過重過尖過硬的器材,本著安全意識,及時進行清洗、消毒。
(三)多樣性原則
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來展開活動,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幼兒開展晨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體驗的趣味性和隨機性。
(四)全面發展原則
在開展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發揮民間游戲在促進幼兒認知、情感和態度,社會性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功效,實現幼兒的全面和諧的發展。例如在開展民間游戲中發展幼兒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熱愛集體等良好的社會情感和態度,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經濟參加身體鍛煉活動的逆行能夠區和習慣;養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等等。
(五)教育性原則
晨間活動注重輕松愉快地玩樂,但需寓教于樂,它是發展孩子走、跑、跳、平衡、攀登等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徑,是作為健康教育活動的補充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