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校報《芳草地》舉辦征文活動,圍繞“開始”這一話題給出了兩個作文題目,請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
1.請以“從—————開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向“成長足跡”欄目投稿。
要求:①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③600字左右。
2.請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當你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不妨先把手頭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當你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不妨沉下心來想一想,多種途徑問一問,各種方法試一試。
這段話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向“生活哲思”欄目投稿。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②600字左右。
圍繞某一話題,給出兩道文題,一道命題作文(要求寫記敘文),一道材料作文(要求寫議論文),讓考生自由選擇。這種“二選一”的命題形式,有利于考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文體寫作,從而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此題為任務驅動型作文,即設計一定的情境,給出明確的寫作任務,要求緊扣這一任務,完成寫作。從題目引導語可知,這次寫作,是為了參加校報《芳草地》的征文活動,既然是征文,那就有一定的要求,這個要求可能很明確,也可能隱而不露,審題時需要深入分析,準確把握。比如,第一道題目中,“寫一篇記敘文”,一目了然,而“向‘成長足跡欄目投稿”看似一句閑話,實則通過“成長足跡”這一具體欄目,限制了寫作方向,必須記敘與成長有關的故事。再如第二道題目,“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等要求非常明確,但“向‘生活哲思欄目投稿”同樣隱藏限制,即寫作時要突出“哲思”,表達自己對生活獨特的思考,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
回到“開始”這個話題。何為“開始”?開始就是從頭做起,重新出發,馬上行動,步入新的階段。唯有開始,方可到達,一個人要想登陸彼岸,站上峰頂,取得成功,收獲友誼,得到人生啟示,就必須確定目標,馬上開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沒有開始的那一步,就不會有后面的一步又一步?!伴_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命題者選擇“開始”這個話題設計題目,引導考生回顧人生中各種開始,抒發對“開始”的獨特體驗和思考,可謂用心良苦。
那么,應該如何完成這兩道作文題呢?
一、寫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開始”
“從—————開始”是半命題作文。寫作前,先要圍繞“成長足跡”這個主題補題。補題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素材補題。比如曾經有一段從誤會開始,結識一位同齡人,最終成為知心朋友的經歷,就可把題目補為“從一次誤會開始”;另一種方法是根據立意補題。比如把作文的主題定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就可把題目補為“從失敗開始”。
如果采用第一種方法,補完題目,可回過頭來重新梳理素材,準確把握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然后再把故事繪聲繪色地講出來。如果采用第二種方法,補完題目,則要根據立意,反復挑選素材,最后再寫成記敘文。
考場作文想獲得高分,必須與眾不同。此題想出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精選寫作對象。面對此題,很多考生會不約而同地講各種自己的“開始”故事。其實,題目只是暗示了寫成長中的“開始”,并沒有限定寫作對象。所以,完全可以寫家人的“開始”,寫同學的“開始”,寫古今中外名人的“開始”,甚至可以寫寵物的“開始”,因為寵物也可能有著與眾不同的成長歷程。當然,也不能刻意求新,一定要反復比較后再確定寫誰的故事,誰的故事最能打動人,能讓人深受啟發,那就寫誰。如果自身的“開始”故事非常精彩,能引人入勝,就沒必要寫別人的“開始”。
2.避開常規立意。寫此題,多數人會習慣性寫與成功有關的故事,比如“從勤奮開始”“從努力開始”“從堅持開始”。這未嘗不可,不過,“成長”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像友誼、親情、感恩、誠信、善良、環保意識、民族尊嚴等都可作為文章主旨。比如,講述爺爺“從一次做小本生意開始”,就堅守“童叟無欺”的原則,最終生意越做越大的故事,告訴人們“誠信勝金”這一道理,這樣的作文,自然別具一格。再如,記敘自己在爸爸的帶領下,“從撿拾路邊的垃圾”開始,成長為一名環保志愿者的經歷,贊揚“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志愿精神,這樣的立意,肯定勝人一籌。
3.努力制造波瀾。文似看山不喜平,哪怕是普通的主題,尋常的故事,只要巧妙構思,在記敘過程中制造波瀾,讓故事曲折多變,引人入勝,就能得到不錯的分數。因此,可采用倒敘式結構、欲揚先抑、制造懸念、設計矛盾沖突、情節突變等方式,制造波瀾,以獲得尺水興波的效果。若再加上獨特的角度、不俗的立意、生動的描摹,那就能輕松成為一類文,甚至斬獲滿分。
當然,考場作文出新出彩的招數還有很多,可靈活運用,只要能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目的即可。
二、論述一個與“開始”有關的觀點
題目二是材料作文。寫作時,可按以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確定中心論點。所給材料雖然字面上未涉及“開始”二字,但實際上講了兩層意思:當你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不妨從手頭的事開始,從能做的事開始;當你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不妨從想一想開始,從問一問開始,從試一試開始。從中可以提取的觀點很多,比如“沒有開始,就沒有成功”“人生需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把手頭的事做好也是一種開始”“開始之前需要想一想、問一問”“開始不妨多嘗試”“把握現在非常重要”等??筛鶕约簩@一材料的理解,以及素材積累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觀點,作為中心論點。
第二步:設計論證思路。寫議論文,觀點新穎固然重要,但如果論證不到位,再好的觀點也無濟于事。因此,動筆之前,一定要圍繞既定的中心論點,認真設計論證思路,精心選取論據,最終達到論據充分、論證嚴密的效果。
以“沒有開始,就沒有成功”為例,可先亮出觀點“一個人,如果總是把理想、目標掛在嘴上,卻從不開始行動,就永遠與成功無緣。”隨后,可列舉某個人敢為人先,大膽嘗試,堅持不懈,終有收獲的故事,從正面論述觀點。接著,再列舉某個人雖有雄心壯心,卻總是畏首畏尾,不敢開始的事例,從反面論證觀點。接著,引用名人言論,進一步佐證觀點。最后總結全文,重申觀點,發出倡議。這樣的議論文,觀點鮮明,論證有力,結構緊湊,渾然一體,自然能獲得高分。
第三步:用心表達。這里的“用心”,一方面指在論述語言上,要改變“板著臉說理”的模式,在確保簡練的基礎上盡量活潑,甚至可以加點幽默,以形成與眾不同的風格。另一方面,在運用論據時,有故事情節的可以講得生動一點;沒有情節的,可以通過組合,形成排比之勢,增強說服力。此外,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