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涯云
一、活動準備:擇取優質教育資源,明確音樂活動目標
(一)教育資源準備
戲曲文化包羅萬象,且不說有三百余種劇種之多,單拎出某一個劇種其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就從戲曲的基本要素來選擇教育資源也是對一個碩大寶庫的探索。因此,幼兒園戲曲教育內容選擇的適宜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目前新生代的幼兒對中國戲曲的接觸極少,因此,教師在選擇教育資源時可以引導幼兒從認識臉譜入手,以絢麗多彩的臉譜文化吸引幼兒,以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說唱臉譜》為載體,讓“臉譜”音樂活動成為幼兒熱愛戲曲的良好開端。
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將戲曲中的伴奏樂器引入課堂,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戲曲中的伴奏樂器大致都由吹奏樂器、拉奏樂器、彈撥樂器及打擊樂器組成。鑒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尚不能學習較為復雜的樂器演奏方法,教師可在《說唱臉譜》的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嘗試體驗打擊樂器的簡單演奏,如木魚、鼓、鑼等(表一)。
戲曲是一門將說、唱、演、舞等融匯在一起的綜合藝術,為了豐富幼兒的戲曲學習體驗,教師還應當將戲曲表演中本身就蘊含的舞蹈動作簡化后為幼兒編排簡單的戲曲舞蹈,例如按掌、臺步、砍掌、端掌等,從而豐富幼兒的活動體驗。
(二)目標設計準備
在準備了充足教學資源之后,教師要設計具體的活動目標,在目標的引導下,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式,使幼兒在活動目標的隱性引導下,激發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
1.以培養幼兒民族情感為根本目標
戲曲“臉譜”文化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代代人相繼的傳承與創新,而這便要求我們從小就培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繼承人。因此,在戲曲“臉譜”文化教育中,最根本的目標即為培養幼兒的民族情感,在幼兒的心中播種下了一顆民族情感的種子,讓幼兒在文化崛起的大環境的滋潤下,在中華文化教育的感染下,成為具有文化自信的未來公民。
2.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宗旨
《幼兒園工作規程》總則的第三條明確指出幼兒園具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任務,因此,幼兒園戲曲“臉譜”文化教育應當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宗旨。
二、活動實施:拓寬戲曲臉譜文化教育形式
在《說唱臉譜》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戲曲游戲”——“戲曲工作坊”——“戲曲主題活動”三個環節,幫助幼兒實現由“戲曲表達”——“戲曲創作”——“戲曲表演”的經驗積累,這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具體實施計劃如下:
(一)在“戲曲游戲”中促進幼兒音樂表達
開展戲曲游戲的目的,在于增進幼兒的見識和思維,幫助幼兒更深刻汲取戲曲知識、豐富經驗、獲取心得。例如,在欣賞《說唱臉譜》前,教師給幼兒出示戲曲臉譜道具,幼兒初次見到藝術構彩如此新奇的面具,會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在幼兒興趣的引領下,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動畫對不同的臉譜進行簡單介紹,為歌詞教學做鋪墊。在播放唱段《說唱臉譜》時,教師可通過“連一連”的游戲方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把不同人物性格品行和相對應的臉譜連線。
在幼兒熟悉不同的臉譜的人物性格后,教師可為戲曲中不同的人物編創“演一演”小游戲。首先,在音樂開始的第一句“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教師教會幼兒亮相的動作,表示戲曲的開始。其次,跟隨者戲詞的內容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自由表達出歌詞中藍臉、紅臉、黃臉、白臉、黑臉等角色的人物性格,
(二)在“戲曲工作坊”中培養幼兒音樂創作力
戲曲工作坊是一種小組學習模式,指教師引導幼兒對原本的戲曲進行改編和再創造。經過戲曲游戲這一環節,幼兒對歌詞的內容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此時,教師可以開設“戲曲工作坊”環節,延伸戲曲音樂活動,從而進一步拓展幼兒知識面,培養幼兒音樂創造力。
(三)在“戲曲主題活動”中增加幼兒表演體驗
“戲曲主題活動”是在戲曲游戲、戲曲工作坊的基礎上進行的難度更高的表演活動,在幼兒初次接觸戲曲時,單一的帶領幼兒認識臉譜,并不能全面激發幼兒對戲曲的興趣,因此,有了“戲曲游戲”和“戲曲工作坊”的經驗鋪墊后,教師可以發起舞臺表演式的“戲曲主題活動”,讓幼兒置身于戲曲藝術世界。
1.搭建小小戲臺,創設豐富戲曲舞臺表演情境
首先,在開展戲曲舞臺表演時,教師可以通過戲臺搭建的方式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活動情境,使幼兒更主動的投入于戲曲教育活動中,激發幼兒的主動參與性,調動幼兒感官與身體的協調一致,以使幼兒獲得更加豐富的戲曲活動體驗。
2.規劃人物角色,給予充足物質材料支持
一場完整的戲曲應當有“演員”“角色”“舞臺”三要素,搭建了戲臺后,教師要對歌曲中的內容規劃表演時需要的角色,例如旁白兩名,不同顏色臉譜的扮演者四名,打擊樂伴奏者一名,觀眾數名,再和幼兒共同商議演出時的演員劃分。同時,教師應當給予幼兒充足的物質材料作為演出支持,例如空白的臉譜面具,幼兒可在面具上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顏色;可以做成鞭子的編繩和彩色穗子,還有制作扇子的硬卡紙、制作車旗的布料等等,幼兒在一邊動手中一邊受著傳統戲曲文化的渲染,進一步的體會到了戲曲文化的豐富趣味。
3.開展戲曲表演活動,突出幼兒主體地位
到了活動開始期間,教師可引導幼兒將“戲曲游戲”中所學的舞蹈動作和“戲曲工作坊”中所創作練習的打擊節奏運用的表演中,需要注意的是。戲曲表演活動期間教師要以幼兒為活動的中心和主體,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度,以獲得切身體驗。無論是戲曲表演的完整度還是幼兒的表現能力,戲曲教育的內涵是讓幼兒在戲曲活動中獲得發展,感受戲曲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不在于幼兒戲曲表演整體性是否精美、幼兒的表演是否到位,讓幼兒在參與戲曲活動中,發展身體和認知,豐富情感體驗。
三、總結
戲曲進校園一方面,可以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戲曲教育可融于健康、藝術、語言、社會等多個領域,可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此,鑒于戲曲教育的重要性,在本文筆者以戲曲中的初學課程“臉譜”文化為載體,探究戲曲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滲透策略,期望能對幼兒教師開展戲曲教育一點參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