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紅
(湖南省郴州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桂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桂陽地處南嶺山脈中段北緣,北枕塔山、大義山、南嶺騎田嶺北麓,中間為廣闊的丘陵崗地,形成南北高、中間低的馬鞍型。全縣以山丘、崗地為主。境內山地面積1131.59km2,分南部中低山區和北部中低山區兩大片。南部中低山區有金仙寨、龍渡嶺,海拔分別為1277m和1106m,山坡陡峭、山頂似崗狀山原的山地,占全縣山地面積20.48%。桂陽的地質構造自元古代震旦系以來,歷經武陵、雪峰、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次構造運動,主要形成徑向構造和新華夏構造。徑向構造在桂陽境內處于耒陽至臨武南北向構造帶中段,根據構造形態,具有明顯控制的有向斜和背斜構造。新華夏構造在境內由走向北東20°左右壓性斷裂和褶皺組成,特別在黃沙坪礦區表現最明顯。
桂陽縣總面積2958.29km2,水土流失面積1014.03km2,占總面積的34.28%,水土流失強度以中度為主,侵蝕模數3098t/km2·a。桂陽縣水土流失現狀詳見表1:

表1 桂陽縣水土流失現狀表
水土保持監測以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加強管理為方針,把事后治理轉變為事前預防,把建設擾動轉變為建設保護,從工程建設的工藝流程和施工組織上避免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從源頭上控制或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堅持預防與保護相結合,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促進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強坡耕地綜合治理。
該規劃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全面防治,重點開展好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礦山及石漠化治理,各項目具體規劃情況見表2。

表2 湖南省桂陽縣水土保持規劃工程表
桂陽縣水土保持規劃預期效益內容主要包括作物、造林等增產以及蓄水保土效益兩個方面。
1)增產效益。主要包括豆類、薯類、玉米、小麥等作物種植和經濟林、喬木林等造林兩個方面:分析計算各類作物在梯田及壩地的增產效益;計算經濟林與喬木林增產活立木蓄積量和果品增產效益。
2)蓄水保土效益。主要包括各項措施直接攔保泥土的效益,但不包括各項措施實施后因固溝防蝕和減少滑坡而帶來的減沙效益。其中梯田和林地的蓄水保土量根據不同措施蓄水減沙指標及具體實施數量進行量化計算;骨干壩蓄水攔泥保土效益則根據控制面積、庫容、徑流模數、侵蝕模數及治理程度等進行淤積年限和蓄水保土量的確定。
以湖南省桂陽縣2016-2019年的水土保持年報數據為依據,以2016年以來桂陽縣水土保持措施與效益研究等成果為參照,以桂陽縣首次水利普查資料為控制要點,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方法》(GB/T15774-2008)進行桂陽縣水土保持經濟效益的量化[1]計算,并以2019年為價格年,進行水保綜合治理措施實施后研究區經濟效益的分析。
3.2.1 直接經濟效益
1)措施產品增加量
通過比較治理措施與對照措施單位面積產出量,求出單位面積措施下產品增加量,以其與該措施數量的乘積表示該措施產品增加量,公式如下:
△p=pa-pb
(1)
△Q=△p·S
(2)
式中:△p為治理措施單位產品增加量,kg/hm2;pa為治理措施單位產量,kg/hm2;pb為對照措施單位產量,kg/hm2;△Q為治理措施產品增加總量,kg/hm2;S為治理措施數量(hm2)。
2)措施產品增加值
通過比較治理措施和對照措施單位面積毛產值計算出單位面積措施產品的增加值,并以其與措施數量之乘積表示措施產品增加值,公式如下:
M=(pa-pb)·j
(3)
△Z=M·S
(4)
式中:M為治理措施單位產品增加值,元/hm2;j為產品單價,元/kg;△Z為措施產品總增加值,元,其余參數含義同前。
3)凈增產值
按照治理措施和對照措施單位凈產值的比較,可以得出單位面積凈增產值,并以其與措施數量之乘積表示該措施凈增產值,公式如下:
L=(pa·j-Ca)-(pb·j-Cb)
(5)
△N=L·S
(6)
式中:L為治理措施單位凈增產值,元/hm2;Ca為治理措施實施后單位面積生產運行費用,元/hm2;Cb為對照措施實施后單位面積生產運行費用,元/hm2;△N為凈增產值,元,其余參數含義同前。
4)產投比與投資回收年限
K=L/d
(7)
H=m+d/L=m+1/K
(8)
式中:K為面積產投比;d為單項措施單位面積基建投資額,元/hm2;H為面積基建投資回收年限,a;m為治理措施生效年限,a;其余參數含義同前。
3.2.2 間接經濟效益
主要指基本農田和梯田的間接經濟效益,具體包括節約的土地面積和節約的勞工兩個方面,公式如下:
△F=Fb-Fa=V/Pa-V/Pb
(9)
△E=Ea-Eb=Fbeb-Faea
(10)
式中:△F為所節約的土地面積,hm2;Fa為基本農田面積,hm2;Fb為坡耕地面積,hm2;V為糧食總產量,kg;Pa為基本農田糧食單產,kg/hm2;Pb為坡耕地糧食單產,kg/hm2;△E為所節約的勞工,工日;Ea為基本農田所需勞工,工日;Eb為坡耕地所需勞工,工日;ea為基本農田單位面積勞工需要量,工·日/hm2;eb為坡耕地單位面積勞工需要量,工·日/hm2。
2016-2020年桂陽縣湘南高山深谷區域共建設梯田44.67萬hm2,累計糧食增加量1800萬t,根據表3中所列湖南省桂陽縣農產品及農業消耗產品價格參考值折合人民幣704.8億元,凈增產值53.8億元,累計凈效益36.6億元。單位梯田產投比達0.41,基建投資回收年限5.4a;累計節約土地面積40.5 hm2,節約勞工數量1878.5萬個。截止2019年底,湘南高山深谷區經濟林累計建設5.41萬hm2,水果累計增產398.5萬t,毛產值增加95.4億元,凈產值增加15.4億元。累計實現凈收益5.8億元。單位面積的產投比達到0.42,基建投資回收年限平均為7.6a。

表3 湖南省桂陽縣農產品及農業消耗產品價格參考值
截止2019年底,丘陵盆地區累計建設梯田2.74萬hm2,梯田直接經濟效益為累計糧食產量增加值65.74萬t,折合人民幣16.98萬元;單位面積梯田的產投比為0.31,基建投資回收年限平均為4.8年。梯田的間接經濟效益為截止2019年共累計節約土體資源12.8萬hm2,節約勞工數1098萬個,桂陽縣丘陵盆地地區建成水保林1.34萬hm2,累計生產木材60.9萬m3,柴薪增產140萬t,折合11.4億元凈增產值,累計經濟效益5.8億元;單位面積產投比達0.51,基建回收年限為10.4年;經濟林建設規模超0.40萬hm2,水果產量增加70.9萬t,毛產值增加18.7億元,凈增產值0.58億。
通過湖南省桂陽縣水土保持規劃項目的建設實施,完整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措施體系逐步建立,水土流失將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區域內土地利用結構也從治理前的3.5:1.7:1.8:2.5調整為1.4:3.5:2.1:2.4,土地利用率從治理前的72.3%提升至治理后的85.18%,單一的農業種植模式也逐漸向現代農業集約化方向改革和發展,經濟林果為主的生態經濟體系業已形成。此外,桂陽縣水土保持規劃的實施也為地方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裕的物質資料,人口環境容量和人口密度達到相對穩定狀態,區域生產力發展水平持續提高,人、資、環持續協調發展。湖南省桂陽縣水土保持實施的實踐證明,水土保持屬于公益性很強的區域發展事業,水土保持規劃的制定與推進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并與項目區主導產業相結合,持續推進產業化、集約化進程,以促進項目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形成。